(右一)160师师长张志信在越北指挥战斗
李政委在交待任务(右为师宣传科韦绍行干事)
(谨以此文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
八十年代初,李存葆的小说《高山下的花环》,成功塑造了“雷军长”这一军队高级指挥员的光辉形象,他在战争动员会上对“走后门”等不正之风怒发冲冠和听到独生子“小北京”牺牲时那种悲痛欲绝的情景,曾经深深地打动着无数国人的心灵,然而“雷军长”的生活原型却极少有人知晓。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九十周年到来之际,隆隆的枪炮声又在我耳边响起,眼前燃烧的是纷飞的战火,我思路万千,彻夜难眠,独自站在自家的阳台上,注视着祖国南方边境那曾经发生过硝烟战场的方向,仿佛又回到三十八年前那悲壮的自卫还击战场,人生中亲身经历的生死枪炮声离我如此之近,那位《高山下的花环》主人翁雷军长的生活原型---济南军区原某野战师师长、我最崇敬的直接首长张志信,正在下达攻打扣林山008号高地的总攻命令……
张志信,1927年出生于山东省威海市。1945年8月参加东北民主联军,1947年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立过多次战功并参加抗美援朝,从一名战士成长为野战拳头师师长。1979年2月中旬,祖国南方边境自卫还击战打响后,张志信奉命率领全师奔赴作战前线。战斗打响后的第8天下午,他正在作战图前研究攻打008号高地的火力部署,机要参谋朱林突然收到主攻团发来的一封加急加密电报。朱林一看大吃一惊:张师长的独生儿子张立,在西侧丛林某地侦察中英勇牺牲。原来,自进入战场以来,张立一直在战地最前沿执行侦察任务,立了两次战功,并且火线入了党。那天他负重伤地处深山丛林,地型险要、林草密集、医务人员无法实施有效抢救,只能做应急处理就缓慢往回移送。一个小时后,他知道自己不行了,就对身边的战友说,我牺牲后请转告爸爸,儿子没有给他丢脸,劝爸爸不要悲伤,一定要照顾好妈妈……”说完他就牺牲了。后来作家采集各参战部队的英雄人物为蓝本而创作的小说《高山下的花环》,便将张师长和张立分别作为"雷军长"和"小北京"的原型出现在小说中,张立牺牲前说的那几句话也就地记述入书。
张力英勇牺牲的消息,像一块大石头压着前线指挥所每个人的心。大家深知,张立是张师长30岁那年才盼来的宝贝疙瘩,师里有名的训练标兵,主攻团侦察班长。张师长的老搭档师政委李兆贵看过电文后,把前线指挥所知情人员召集到一起,严肃地说:“战斗正在往纵深发展,必须确保师长的冷静指挥,万一他情绪波动,后果不堪设想。”接着,李政委宣布一条纪律,谁向张师长泄漏这条消息,军法重处。可是,身经百战的张师长很快觉察到气氛不对头,他预感到前线发生了大事,便吼了起来:“我是一师之长,无论发生了什么事都要告诉我,快告诉我!”李政委见瞒不住了,才如实地说出张立牺牲的噩耗。听到噩耗,一向镇定的张师长,身子陡然晃动起来,约过了3分钟,他才从莫大的痛苦中回过神来,极力控制着情绪,缓缓地说:"有战争就会有牺牲,那么多人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安宁抛尸疆场,我儿子死得其所。”
当时我是师前线指挥所政工人员,主要担负师首长下达战时政治工作命令发出前的电报内容拟写任务。张力的牺牲使我心情异常沉重。我想,“射人先射马”这是古今战争双方贯于使用的手段之一,指挥所是敌方炮火攻击和夜晚偷袭的主要目标,张师长是前线指挥所的核心和全师指战员的精神寄抚,只要张师长和师首长在,无论战争如何残酷、环境如何险恶,张师长和师首长都会指挥部队夺取战斗胜利。为此我向李政委建议说,虽然指挥所有警卫连外线警护,但指挥所的战斗员是指挥员的左右手,时刻形影不离在师首长身边,他们既要完成好指挥员交办的任务,更要义不容辞地保护好师首长的安全。李政委采纳了建议,立即向指挥所全体工作人员提出严格要求:无论战场发生什么情况,就是牺牲自己也要确保张师长和其他师首长不能有任何闪失。并作了明确分工,每个人都立下“人在首长在”的军令状。我调师部前是侦察排长,有较好的军事素养和突发应变能力,李政委让我和两位参谋负责协助做好张师长的安全保卫。从那天起,我和那两位参谋形影不离地跟随张师长,时刻对周围的风吹草动保持着高度的警觉。由于指挥所人员和警卫连紧密配合,安全保卫防微杜渐,敌方“特工队”几次对指挥所进行偷袭都以其失败为告终。而张师长则把儿子的牺牲埋在心里,每天都全神贯注地研究敌情和指挥作战,全师先后进行的30多次较大的战斗,每次都取得了满意战绩。战后,张师长得到东部战区通报表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