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锤百炼建功勋
1938年4月初,四支队在流波镇胜利完成集结整训后,士气高涨、军威大振,经中共中央长江局批准,高敬亭因病去立煌县的双河区休息养病,部队由政治部主任戴季英和参谋长林维先率领离开流波镇,由皖西继续东进至皖中的舒城、桐城、庐江、巢县、无为等地区,实施战略展开。5月12日,在巢县(今巢湖)东南蒋家河口伏击日军的战斗中首战告捷,这也是四支队流波镇集结整训后在华中抗日前线率先打响的第一枪,九团侦察队及二营四连全歼下乡骚扰之日军20余人,缴获步枪9支,手枪2支,敌旗1面,我方无一伤亡。5月16日,蒋介石致电新四军领导人叶挺、项英:“贵军四支队蒋家河口出奇挫敌。殊堪嘉慰。”。继而连续取得大小关、范家岗、棋盘岭等战役的重大胜利。10月,发起庐江、无为战斗,打开了庐无地区的抗战局面,有效地支援了正面战场作战。同时,协同中共皖中工委建立党组织和抗日武装,在皖中、皖东以游击战的形式频繁打击和重创日军,打开了皖中、皖东敌后的抗战新局面,建立了稳固的皖中、皖东抗日根据地。仅1938年5月至10月底,四支队就在皖中地区先后进行了28次战斗,共毙伤日军940多人,俘日军8名,同时,还消灭土匪武装1000余众。不仅配合了武汉会战的正面战场,而且牵制了日军的西犯行动。
1939年5月,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成立,四支队归其指挥并进行整编,司令员由江北指挥部副指挥徐海东兼任,政治委员戴季英,副司令员林维先,继续开创以定远东南藕塘为中心的津浦路西抗日根据地。同时期,以四支队第八团为基础,组建第五支队。12月,四支队挫败日伪军2000余人对周家岗、古河等地的扫荡。期间,政治委员戴季英陪同从皖南(泾县)抵达江北的新四军参谋长张云逸赴立煌,与国民党第二十一集团军总司令兼安徽省政府主席廖磊就新四军江北部队作战区域、军队给养等问题进行谈判,并成达协议。双方商定四支队在皖东津浦路南段两侧活动,一部留无为地区后继续东进皖东地区。
1940年1月,四支队改属中共中央中原局领导。3月,四支队与五支队协同作战,在新四军苏皖支队和挺进纵队的支援下反击国民党顽军的进攻,取得定远战斗大捷,旋又取得来安半塔集保卫战的胜利。8月,四支队一部协同五支队开辟了江苏的淮安和宝应新区,打通了与南下八路军第五纵队的联系。
1941年2月,四支队番号取消,改编为新四军第二师第四旅,徐海东任司令,戴季英任政委,张树才任政治部主任。五支队改编为新四军第二师第五旅,罗炳辉任司令,郭述申任政委。至此,四支队走过了一段艰难而辉煌的战斗历程,这一段历程不论在抗日战争历史上还是在新四军军史上都有着及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尤其是流波疃的集结整训更是一个闪光的亮点。
回顾四支队流波镇的集结整训,首先,增加了的凝聚力。来自于鄂东北、鄂豫皖边、鄂豫边、豫南的红军游击队会师在流波疃,于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他们忍辱负重、顾全大局、凝心聚力、共赴国难,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更加团结、更加坚强。其次,提高了向心力。通过思想教育和组织整顿,明确了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向心力提高,从而有了更崇高的理想和更充沛的精力,为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新中国而战的坚强决心和责任担当更加强烈。再次,加强了战斗力。通过研判红军时期克敌制胜的战略战术和总结三年游击战争的丰富军事经验,对于四支队的战斗力加强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达到了建制完整、序列规范、兵员充足、军容威武的目标。
这一切,都为这支雄壮之师今后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阅资料:
1、《新四军军史》 2、《新四军抗战史料》 3、《新四军第四支队简史》 4、《金寨县志》 5、《百度词条》 6、1984年、1991年访问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