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以革命文化为主题的历史遗址。历史遗址主要涵盖故居、纪念碑、革命标语(漫画)、战场遗址、革命旧址、革命建筑等。大冶:红三军团旧址,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大冶兵暴旧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冶兵暴”旧址(现大冶外国语学校院内)。中共大冶中心县委公祠旧址。阳新:龙港革命旧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阳新)群,有70多处革命旧址,其中保留有近百幅当年的标语、壁画,被业界、党史界称之为“天然的革命历史博物馆”和“苏区文化艺术宝库”。彭德怀招兵站遗址(阳新)。彭德怀故居(阳新)鄂东南特委机关彭扬学校等40多处革命旧址(阳新),其中36处已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万载:中共湘鄂赣省委旧址、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旧址都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都被国务院核定并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共湘鄂赣省委红旗报社旧址被国务院核定并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第五分校被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被国务院核定并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毛泽东同志旧居、湘鄂赣省委《红旗》报社、湘鄂赣省军区、株木大战遗址、仙源工农红军革命烈士纪念塔、湘鄂赣革命纪念馆等20余处。天井两旁的照枋上还保存着当年书写的标语“列宁之路”、“马克思路”。 万载县现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处、大型战场遗址10多处、纪念设施 3处、馆藏文物3000多件,形成了保存完整的革命历史建筑群。修水:上衫现在这里仍保留有大量革命时期的遗迹,留下了很多当年的革命标语,诸如:“欢迎白军士兵和下级官长来当红军”、“实现工农专政”、“打倒屠杀工农的改组派,打倒勾结帝国主义的国民党,消灭反革命的AB团——红16军7师1团11支部宣”等等。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师部旧址,团部旧址(修水),上衫新屋的中共湘鄂赣省委、省苏维埃政府旧址(修水)等修水上衫旧址群。东港台庄湘鄂赣边特委会议旧址(修水),渣清镇万寿宫秋收暴动旧址(修水)。修水县现有革命旧址遗址、遗迹60多处,其中重点20多处。 铜鼓:秋收起义纪念地已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铜鼓秋收起义纪念地。浏阳:任弼时故居、刘少奇故居,黄公略故居;湖南苏维埃政府复迁至浏阳东门锦绶堂。如今在锦绶堂墙壁上隐约可见当年的“纪念‘三一八’告白军士兵书”等红色标语。浏阳市文物局文物库房内,现保存有揭取于李家大屋的红军标语,内容有“打倒帝国主义”、“活捉何键”、“工农专政”、“红军不乱烧、不乱杀”、“欢迎白军士兵”、“土地革命”等,以及红军所画的军阀蒋介石、何键的漫画像。被中宣部定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浏阳市东部永和镇的红一方面军会师成立旧址,(浏阳)平江起义旧址——天岳书院。文家市:2001年6月,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纪念馆被列为全国重点保护单位。
5 以革命文化为引领的革命人物。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湘鄂赣苏区涌现了一大批功勋卓著的革命人物。从这片红色土地上走出一大批我党我军著名将领,彭德怀、杨尚昆、滕代远、何长工、彭雪枫、肖劲光、张爱萍、张震、杨勇、伍修权、程子华、邓萍、李灿、傅秋涛等,湘鄂赣领导人徐彦刚等。还诞生了共和国元帅罗荣恒和王平、贺俊侦、彭方复,梅盛伟、杜平、王宗槐、张翼翔等80多位共和国将军,其中平江县就有60位将军,是中国四大将军县。素有“将军之乡”称号。
上述以大量的区域党史、红色苏维埃运动及苏区史、军史、革命史史料,记载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湘鄂赣苏区党组织及其诞生的人民军队和领导人民群众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艰辛探索和伟大实践过程和经验教训,同时伴随着一场旷日持久的大(红色)文化运动,在湘鄂赣边区大地上轰轰烈烈地开展,孕育出独特的红色文化和苏区精神,再造了幕埠山区域的“红色文化植被”和掀起了人民大众的“红色头脑风暴”,这些都是鲜活地域党史、红色苏维埃运动及苏区史、军史、革命史的教科书,是具有着极其重要的历史借鉴和思想教育作用的宝贵财富和精神遗产。
三、湘鄂赣苏区红色资源深度整合、开发与利用的对策建议
为了加快从红色革命政治版图到红色文化旅游产业版图战略性跨越,让红色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必须从战略上谋划,从多维举措上入手,切实解决好制约中部崛起的区域性发展“瓶颈”问题——湘鄂赣边区协调发展问题。当下要抓好湘鄂赣苏区资源整合、开发与利用,笔者认为,主要抓好如下方面:
1、加大湘鄂赣苏区社会各界研究力度。江西省为社会科学院设立了研究“中国苏区史与区域社会史”的重点学科。江西省(中央级)井冈山干部学院(中央苏区),湖北省红安干部教育学院(鄂豫皖苏区),建议湖南省社科学院设立“湘鄂赣苏区”(问题研究中心)重点学科,也可依托湖南省委党校在平江干部教育学院(湘鄂赣苏区),也可依托大学设立湘鄂赣苏区研究中心,整体提升中部红色苏区史研究实力和先期开发和利用的红色资源水平,提供智力库和助推器支撑。
2、加大党史部门“湘鄂赣苏区”研发力度。中共同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鄂豫皖史编辑部对鄂豫皖苏区史十分重视,利用《地方革命斗争史》杂志刊物,转化学术界、党史界关于鄂豫皖苏区最新研究的成果。笔者建议,湖南省党史部门,主办相应的“湘鄂赣苏区或湘鄂赣根据地斗争史研究”杂志刊物。建议三省党史部门设立湘鄂赣研究部室(或与负责新民主主义党史研究工作处室挂牌合署办公)负责指导市、县湘鄂赣苏区研究、整理、开发工作,与此同时,相关的六个地级市(包括长沙市)和相关县市党史部门,成立湘鄂赣苏区研究会,全面提高湘鄂赣苏区科研水平。
3、加大湘鄂赣红色资源战略实施力度。大别山(苏)老区试验区正由省级发展战略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已提升为国家建设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湖北省委省政府加快幕阜山省级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工作的战略决策,幕阜山片区与武陵山、大别山、秦巴山等三个国家标准确定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同属湖北省新一轮扶贫攻坚主战场,享受同等政策、同等标准、同等投入,并成立领导机构,正在编制发展规划。《湖北省经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湖北省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0——2020年)》明确了湖北省“十二五”时期的扶贫开发总体战略, 幕阜山片区该片区包括阳新、通山、通城、崇阳四县;湖北省第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412号建议,《关于请求建立幕阜山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的建议》,《湖北省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条例》;《湖北省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条例》、《湖北省促进革命老区发展条例》、国务院扶贫办与湖北省政府签署合作备忘录,支持湖北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等等政策和法规措施,连连出招,全面提速幕阜山区发展步子。同时,清醒地看到新一轮中央加大扶贫力度和湘鄂赣一体化联合开发大势,从中央来看,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0——2020年)》,随着武广高铁营运,武吉高速通车、杭南长高铁的开通,以武汉、长沙、南昌为轴心的“三小时经济圈”出现在中国中部经济版图上。充分利用建设长江中游城市集群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国家试点示范区计划,湘、鄂、赣、皖四省交通运输部门在武汉签订《共同推进设立国家长江中游城市群综合交通运输示范区合作意向书》,疏通四省交通运输体系,构筑“祖国立交桥”的契机,,为发展红色旅游产业开辟绿色大通道。从湘鄂赣来讲,2012年初,在武汉举行的长江中游城市集群三省会商会议上签署了“加快构建长江中游城市集群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其中提出了旅游业一体化发展的原则,还制定了《‘中三角’旅游合作发展2012年行动计划》;7月,在武汉,三省政府签署了《湖南江西湖北三省文化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湘鄂赣三省公共图书馆联盟协议》,并向外界公布了《湖南江西湖北三省文化合作2012——2013年行动计划》,会议通过了《湖南、湖北、江西三省公共图书馆联盟倡议书》等五个文件。湘鄂赣三省商务部门举行会议,会议通过了《长江中游城市集群商务发展武汉宣言》,同时签署了《湘鄂赣三省加快长江中游城市集群产业一体化战略合作协议》和《加快构建长江中游城市集群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等等。2013年博鱉论坛,三省举办长江中游城市集群新闻发布会,对外招商推介。对此,湘鄂赣苏区的各市县和省级相关部门,要抓好湘鄂赣三省携手打造旅游经济圈发展机遇,积极参与落实《加快构建长江中游城市集群合作战略框架协议》,借鉴各地成功作法和经验,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建议湘鄂赣三省编制《湘鄂赣三边地区红色文化旅游产业开发与发展战略总体规划》,尽快着手签署《湘鄂赣三边地区红色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和充分利用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全国百个红色旅游景区等品牌优势集群和全国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青少年教育基地,全国或全省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被列入国家文物保护规划的政策优势集群,建议向国家有关部门争取将阳新、修水、平江三县列为全国红色旅游试验区,当务之急地实现湘鄂赣苏区与中央苏区和鄂豫皖苏区和其他苏区一体红色景(带、区)游,与此同时将湘鄂赣区域内散落的红色资源整合起来,开发成红色景点,并与各地绿色、古色景点有序串连起来,编成一条条壮美的旅游线路,吸引外地游客,打造区域新的红色旅游产品和产业链。首先建议三省政府要争取将湘鄂赣边革命老区纳入到《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的重点红色旅游重点景区尽快纳入到《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重点开发项目中,能使这一地区重点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享受到国家的倾斜支持和优惠政策扶持。建议争取国家相关部门支持,设立湘鄂赣秋收起义红色旅游开发试验区。建议尽快建立起政府旅游局长联席会议制度——办公室主任协调制度——旅游行业各部门终端反馈制度的三级快速传导机制的政府旅游协调机构,有所作为勇于担当。建议向上延伸或融入“井冈山—永新—茶陵—株州线”重点红色旅游线横跨赣湘,争取延伸或融入“赣湘红色文化旅游精品线路‘南昌或井冈山—萍乡—韶山—长沙’”,争取延伸或融入“赣鄂红色文化旅游精品线路‘武汉—黄冈—九江(庐山)—共青城—南昌—井冈山’” 。建议要紧紧地依托各级党史部门谋划,争取各级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视察和进行专题议案和提案,积极筹划和谋略湘鄂赣试验区,使其上升为省级(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建议相关部门抓好编撰《湘鄂赣苏区红色资源名录》,做好红色资源开发与保护产业园区创建和申报工作,与旅游部门抓好以重要革命活动地名街名路(线)名景区创建工作,促进红色旅游景区升级。与此同时,充分利用“湘鄂赣论坛”,邀请中央、省委党史研究室、发改局、扶贫办、文博部门、旅游部门、广播新闻影视部门、社科院、大学(红色文化(旅游)专业的学院、系、研究中心),邀请中央主流媒体驻省记者站、中央红色旅游网站,中央扶贫网等现代媒体,参加论坛,并向本省委和政府和中央级相关部门,运用论坛宣言和呼吁书,争取中央、省政策支持和关注。让红色文化论坛走向关注经济社会发展智力论道平台;还要引导广播新闻影视界走进苏区,大力推广江西修水运用电视纪录片《秋收起义》,走进央视,宣传革命(苏区)文化。建议争取央视、八一电影厂在三省某地建设红色影视拍摄基地,有条件地方,举办中国红色旅游文化节。与新闻媒体或教育部门或干部教育培训部门举办“湘鄂赣苏区红色文化采风”、“湘鄂赣苏区红色教育行”、“湘鄂赣秋收起义红色教育行”、“湘鄂赣苏区红色情景体验式培训基地”。与央视文化或文艺频道和农业频道、军事频道、地理频道和凤凰卫视相关频道,联合举办“走进湘鄂赣苏区”大型文艺或春节七天乐和凤凰卫视走进湘鄂赣老区等富有各自特色文化及文艺和历史事件采风活动。
4、加大湘鄂赣苏区论坛联席机构运作力度。建立湘鄂赣苏区论坛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和协商重大问题。建议省、市、县三级的成员单位,应由分管党务工作的副书记为领导,下属设有党史部门、旅游部门等部门一把手组成。建议六个地级市中只设立一家“湘鄂赣苏区论坛”协作联络常设机构,负责日常协调工作。目前,湘鄂赣苏区要做的工作很多,如编写或依托原主办出版的《湘鄂赣苏区史》单位,重新组织编写,修改再版工作。《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斗争史》、《湘鄂赣苏革命根据地历史》、《湘鄂赣苏区大事记》、《湘鄂赣苏区革命遗址保护名录》,《湘鄂赣苏区革命歌(谣)曲》、《红色湘鄂赣苏区画册》(革命篇、建设篇、人物篇)、《湘鄂赣苏区红色旅游指南》等,不断增强综合协调权威性和提高服务质效。
【参考文献】
(1)《湘鄂赣苏区史稿》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 武汉师范学院历史系 宜春地区史料征集办 湖南人民出版社, 2010年4月 (2)《从中共五大到八七会议》(纪念中共五大和八七会议召开8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国家文物局、中共湖北省委、中共武汉市委,2007年11月 (3)《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第一卷(上册)中共党史出版社(在线阅读) (4)湘鄂赣苏区的历史地位与苏区精神,石仲泉 苏区论坛——修水县委县政府门户网站 (5)《历史的丰碑》阳新县党史丛书(一)中共阳新县委党史办公室 1987年10月 (6) 湖北中共党史学界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 湖北省中共党史学会 2006年6月 (7) 湖北中共党史学界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 湖北省中共党史学会 湖北省党史人物研究会 2011年6月 (8)《中国共产党长沙历史》(第一卷)中共长沙市委党史研究室 中共党史出版社2007年9月 (9)《中国共产党鄂南历史》中共咸宁市委党史研究室 中央党史出版社结集出版,1999年2月 (10)《中国共产党阳新历史》(第一卷)(1919——1949)中共阳新县委组织部、中共阳新县委党史办公室联合编篡 2011年3月 (11)《中共浏阳地方党史》(1921——1949)中共浏阳市委党史联络组工作中共浏阳市委党史办公室编 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 2004年1月 (12)《中国共产党江西铜鼓县组织史资料》(1921——2003)中共铜鼓县委组织部 2011年3月 (13)《红色万载》(1932——1934)。中共万载县委宣传部 (14)《中国共产党万载县党史大事记》(1919--1994)中共万载县委党史办公室2012年1月 (15)《中国共产党江西简史》: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 编写..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2011年5 月 (16)《江西党史集萃》, 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 编 江西人民出版社2011年5 月 (17)《中国共产党湖南历史》(1920-1949)中共湖南省委党史研究室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6月 (18)《中国共产党湖南简史》中共湖南省委党史研究室 著 湖南人民出版社2011年3月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