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物收藏家邓云宝
红色文物收藏家邓云宝
红色文物收藏家邓云宝
红色文物收藏家邓云宝
红色文物收藏家邓云宝
红色文物收藏家邓云宝
红色文物收藏家邓云宝
胶东在线网10月23日讯(记者 魏琪)在烟台南郊有四间不起眼的小屋,小屋旁边搭建了一个棚子,这就是收藏家邓云宝的“藏宝室”。不要小看这小小的窝棚,里面曾展览过上万件我军在各个历史时期留下的珍贵文物。邓云宝用免费义展的形式,带着这些珍贵的红色文物走进机关、社区、村庄、学校、军营,把每一件文物背后的故事说给大家。
窝棚里藏着“革命军事博物馆”
18日上午,记者见到了邓云宝老人。说话声音洪亮,走路,一点也不像是63岁的老人。在邓云宝的带领下,穿过一片平房,记者走进了他的“藏宝室”。
军衔、帽徽、军帽、腰带、水壶、挎包、干粮袋、冲锋号、枪套,以及文件、奖状、地图、书籍……狭小的空间里,塞满了各种藏品。不足20平的小屋里面堆积着数不清的文物,有些因为没地方摆放,一箱一箱地摞起来。他怎么会有这么多珍贵的文物?这个人又会有怎样的故事呢?
面对满是疑惑的记者,邓云宝笑眯眯地说:“这里之前有一万五千多件中国革命军事文物,其中有一万多件送到了招远欧家夼的红色文物收藏展馆。现在还有五千多件,我打算再办一个展览馆。”
提起这些文物,邓云宝如数家珍地向记者介绍:这是1932年川陕省苏维埃政府工农银行发行的布钱,这是1935年10月的苏区征粮券,这是胶东地下党组织秘密发展党员的党旗,这是解放战争时民工支前用过的水瓢……虽然已经搬走了一万多件藏品,但他的四间小房子仍旧可以和任何一个革命军事博物馆媲美。
半个世纪收集了上万件红色文物
1950年,邓云宝出生于一个革命家庭。他的父亲临终前把珍藏的一面党旗和一张战功证交给了邓云宝,嘱咐他一定要把这些军史见证品收藏好,教育后代不忘我党无数革命儿女为民族的解放和富强洒热血、抛头颅的革命历史。那一刻,邓云宝萌发了长大后收藏军史文物的想法。
1969年,高中毕业的邓云宝穿上了绿军装,他发现许多部队老首长都珍藏着过去战争年代的书信、奖章、奖状和一些军用品。每当看到这些熟悉的军史文物,他久藏心中的那个“红色收藏”梦就被唤醒了。于是,邓云宝向老首长们坦诚地道出自己收藏军史文物、将来举办军史文物展览的心愿。老首长们把很多极具珍藏价值的军史文物,赠送给了邓云宝。
为了收集更多的文物,邓云宝利用一切机会四处“觅宝”。而最让邓云宝难忘的是去海阳“觅宝”的经历。那一年,邓云宝还在部队,有一次去青岛出差,因为离家比较近,领导特批了7天探亲假。
“7天时间啊,能找多少宝贝。这把我高兴地不得了,但是我又不能说我不回家了,我去找文物。于是就买了乳山的车票,半道在海阳下了车,我就直奔地雷战的三个村去了。”邓云宝告诉记者,自己花了6天时间,从当地搜集了一大包有关地雷战的文物,这中间有好几晚上,他都是露宿在野地里。最后一天,他背着大包小包心满意足的回到老家,饭也没吃就踏上了返程的汽车。
1987年11月,邓云宝调回烟台任石油集团公司保卫处处长。他没有停下收藏的脚步。为筹措资金和有充足的时间收集,他向单位申请内退,10万块钱买断了工龄。当时,很多人不理解,甚至还有说风凉话的,大家都劝邓云宝,用这些钱做投资或者买房产,甚至还有人建议他好好地享受享受,不要再为这些“破烂”花钱了。邓云宝丝毫不为所动,毅然带着钱踏上了“掘宝”之路。
邓云宝先后到临沂、莱芜等13个革命老区寻访老党员、老军人、老民兵,搜集红色文物。在外面的日子,邓云宝说他饿了就啃几口干粮,渴了喝几口凉水,夜宿最便宜的旅店。许多老军人被邓云宝的精神感动,主动向他提供线索,无偿地把自己珍藏的军史文物赠送给他。还有一位青岛人,也是被他的一片赤诚之心所感动,将一面抗日战争时期授予海阳赵疃村的“特等模范爆炸村”的锦旗无偿地赠送给了邓云宝,只希望能教育更多的后人,不要忘记日本侵略中国的历史。
用展览讲述那段血与火的历史
谈起自己的藏品,邓云宝说,每件收藏品背后都有一段故事。他随手拿起一个破了的水瓢,“这是解放战争时民工支前用过的水瓢,当时民工们吃饭喝水都用它,而且还为解放军伤员接过屎尿”。当年邓云宝从老乡手里接过它的时候,他说他都被感动的流泪了,后来每次展览讲到这里,好多年轻人都哭了。
“这副担架是国民党军官用的,当时解放军的担架很简陋,而且不分官兵。国民党的担架就不一样,还设计了打吊瓶、方便的地方。”邓云宝说,这副担架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成了解放军的战利品后,抢救了无数战士的生命。
“这是两双小脚鞋,白色的是护士鞋,黑色的是担架队中一位老太太穿过的。你能想象到吗?胶东妇女就是穿着这样的小脚鞋,跟随大部队一路跨过长江、打进南京府,解放全中国。”在他的小屋里面,随手拿起一件物件,都能讲出一段故事,他把这些东西看的比命都重要。
这些年,除了四处“觅宝”,邓云宝还要整理研究这些淘来的宝贝。当别的老人研究琴棋书画时,他却在通宵达旦研究革命历史典籍。而且,一有重大活动和节庆,他都要带着他的宝贝到各地去义展,每场展览他都要逐一讲解。慢慢地,他从这些文物中发现了众多的秘密。
“这份《抗日‘夺金’风云——招远玲珑金矿争夺战始末》,是我通过研究一些文物,参阅大量材料,整理出来的材料。”邓云宝说。
四十多年来,邓云宝的足迹遍布黄土高原、塞上北国、江南水乡,为了收藏,他荡尽家财,甚至卖掉了儿子结婚的新房。知名学者张景芬教授在参观了他的收藏后,曾评价道:洋洋万件红色文物,形成了一条系统明晰的历史脉线,是一部中国革命的“百科全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