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的孟庆山。(中红网红色图库)
1960年,孟庆山将军(右)在家中与原冀中省委副书记张君合影。(中红网红色图库)
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我在河北省高阳龙化高级中学担任语文教师兼班主任。在众多学生当中,有一个学生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这个学生面容清秀,两只清澈的大眼睛透露着聪慧的光芒。更让人喜欢的是,他爱好广泛,博览群书,知识渊博,谈吐机智,颇受全校师生的注目。粉碎“四人帮”后,他参加了第一次全国统一高考,被华北石油学校录取。不久,又参加了华北石油的教师招考,也被录取了。经过短暂的培训,他同我一样,当了一名人民教师。期间,他先后攻读并拿下了大学专科和本科文凭。在长达三十七年的教学生涯里,他勤勉敬业,立德树人,笔耕不辍,成绩突出,先后数十次获得不同层级的奖项证书。在教书育人之余,他创作了大量的诗歌、散文、小说、传记等文学作品,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他创作的长篇传记文学《冀中抗日名将孟庆山》。他,就是全国优秀语文教师、全国优秀校报主编、内蒙古自治区优秀文学辅导员、华北石油首批优秀骨干教师、呼和浩特市第十七中学教师王春和。
对于冀中抗日根据地的主要创始人、开国少将、原河北省军区第一副司令员孟庆山将军,从我上学的时候就知道他。因为孟将军的家乡是河北省蠡县,与我们高阳县是邻县;孟将军只身一人从延安来到冀中开辟抗日根据地、组建抗日武装队伍、举起“河北游击军”大旗就在我们高阳县;我的叔叔尹哲(原河北省委书记、省政协主席,五十年代曾与毛泽东主席有过一次交谈后,从此改姓为尹)就是在孟庆山司令的麾下打鬼子杀汉奸,从此走上领导岗位的。所以,孟庆山这个名字,在我的心目中就是一个大英雄。对于在我们这片红色的热土之上走出去的功勋卓著的大英雄,我们怎么能忘怀呢?
十年前,春和在新浪博客上发表了《共产党发动民众抗日寇,孟庆山组建十万游击军》,从此,他一发不可收,一头钻进了研究撰写孟庆山将军事迹的海洋里,先后到安新、高阳、任丘、保定、石家庄、天津、北京等地访问知情者,搜集资料,以备创作。十年磨一剑。经过近十年的精心准备,春和呕心沥血,辛勤耕耘,一边上班工作,一边抽暇写作,终于在庆祝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纪念日到来之前,完成了长篇传记文学《冀中抗日名将孟庆山》一书。传记先是在著名的《中国将军政要网》和《中红网》上连载,然后由中国文化出版社编辑出版。
该书在网络上连载时,我就仔细阅读了,对此感触颇深。70年前的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与日本侵略者进行的一场正义与邪恶、光明与黑暗、进步与反动的生死较量。今天重温那段血与火的悲壮历史,不能不感慨万千,虽然现在国际形势和世界战略格局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日趋明显,但是,抗日战争留给我们的历史启迪仍然弥足珍贵,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在那强敌入侵,山河沦丧的重要时刻,中国共产党率先提出武装抗日的爱国主义主张和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思想,并依靠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和自己的模范行动,指引广大军民英勇抗战,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冀中抗日名将孟庆山》的每章每节都体现了党的领导的重要性,特别是《受命于毛泽东前往冀中,途经潼关城内遭遇险情》、《偶遇周副主席和彭总,聆听谆谆教导到保定》、《新安镇召开特委会,北冯村举办游训班》等章节,生动地描述了孟庆山等革命先驱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深入敌后开辟抗日根据地,发动人民群众,组建抗日队伍的经过。党的组织和人民抗战力量不断发展壮大的光辉历程,用铁一般的事实证明了,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没有充分发动各界群众参加抗战,要取得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是不可能的。
孟庆山是一员虎将。在红军时期,他英勇顽强,身经百战,多次负伤。但是,他意志坚如铁,果敢如猛虎。在山河破碎、家乡沦陷的危险时刻,他挺身而出,深入虎穴,只身一人前往即将被日寇占领的冀中,找到党组织,开办游击训练班,培养抗日游击干部,举起抗日大旗,充分表现出了孟庆山将军拳拳的爱国心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顽强精神。在冀中党组织和孟庆山将军的苦心经营下,冀中抗日的中流砥柱——河北游击军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不到半年的时间,就发展成了近十万人的铁流,不仅显示了孟庆山将军高超的组织能力,也展现了一代名将的人格魅力。丝毫不夸张地说,孟庆山将军对冀中抗日根据地的创立,对冀中人民抗日热情的唤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因此,我们说孟庆山将军功勋卓著,业绩非凡,一点都不假。
令人无比痛惜的是,孟庆山将军在1969年他刚63岁的时候就离开了人世。由于孟将军离世较早,加上国家宣传力度不够,许多年轻人并不知道孟将军的英勇事迹和卓著功勋。我的学生和同行朋友王春和老师及时创作了长篇传记文学《冀中抗日名将孟庆山》,弥补了这一缺憾,着实令我高兴和钦佩。孟庆山将军虽然去世了,但他建立的丰功伟绩将会与天地同在、日月同辉,孟将军的风范长存、英名永在。
借此机会,我还想唠叨几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已经过去七十多年了,但亲身经历过那残酷战争的人们,至今仍无法平抑心头那巨大的伤痛;而生活在和平环境下的后来者,对中华民族那段血与火的历史必须记取。现在,日本右翼势力妄图复活军国主义,篡改历史教科书,参拜靖国神社为战犯招魂,美化侵略战争,修改和平宪法,制定具有战争行为的安保指针。这一切,时刻提醒着我们要铭记历史,勿忘国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