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显,是一位流落张掖市甘州区乌江镇平原村三社的红军,他的祖籍在四川达县。1982年12月,王安显永远的离开了他所眷恋的这片热土,享年67岁。
一提起王安显,他的儿孙们和平原村的老人们总会给你如数家珍般的讲述关于他的故事。王安显,生于1915年,中共党员,原四川达县张家人民公社七大队七生产队〔后改为石桥人民公社〕人,1933年参加中国中农红军,1934年编入红四方面军三十军88师265团3营,当传令兵。他参加了川陕革命根据地反三路围攻和仪南、营渠、宣达3次进攻战役及反六路围攻的艰苦转战。1935年2月,红军强度嘉陵江后,他随红四方面军长征。1936年10月抵达甘肃会宁,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后,他又参加了凉州四十里铺、永昌七坝、八坝、张掖西洞堡、临泽倪家营、三道柳沟苦战。1937年2月他被调往三十军军部当传令兵,3月12日随军首长从梨园口进入祁连山。康隆寺战斗失利后,王安显被俘,在押往张掖行走到甘浚堡途中,他趁敌人不注意偷偷逃脱。之后,他单身一人经过甘浚堡、西洞堡,来到肃南红山湾,被一户好心人家掩护收容,白天他躲藏在地窖里,晚上出来给人家干活,每天,主人家都给他送进一顿米汤充饥,就这样整整躲藏了3个月。后来,他以讨饭为生,来到了乌江镇平原村大湖滩,遇到了平原村的张克义老人,他向张克义表明了自己的身份,张克义是个好心人,一听他是流落红军,就悄悄把他收留了下来,在一个远离村庄的名叫柳墩湾的避静地方,用草皮垡子垒修了一间简陋的小房子。白天,王安显在这里避难,夜间张克义把王安显领回自家后院的草房里御寒。在张克义的掩护下,王安显一次又一次地躲过了马家队及民团的“清乡”劫难,幸存了下来,张克义把王安显当作亲生儿子看待。为了维持生计,在张克义的引荐下,王安显去当地地主张积德家打了几年长工。到1942年,经张克义做媒,王安显与平原十社张旭和的姐姐结成眷属。解放后,中央寻找失散的红军,这时的王安显已经是5口之家了,他不愿意给组织上增添负担,对组织的安排婉言谢绝了。土改时,王安显分到了当地地主张积德的三间房屋,一家人过着清贫舒适的日子。
王安显也曾想回老家。当时,虽然由政府每月发给王安显5元钱的生活补助。但由于子女多,王安显一家生活十分拮据。1962年,他想回自己的老家四川达县,兴许能养家糊口。于是,就独自一人回到老家找到了当地政府和民政部门,达县张家公社七大队给他出具了一张证明,其内容是:
证 明
兹有达县张家公社七大队七生产队社员王安显,1933年参加红军未归家,现在甘肃省张掖县居住,现因20多年未回过家了,又因是老家,所以他本人申请回老家居住,希公社准予为荷。
此致 张家公社七大队冯开柱〔签章〕 1962年12月17日
达县张家人民公社也在这张证明信上签注了意见:“同意迁居我公社,并请将该红军手续一并转回。”他立刻回到张掖,正准备办理迁户手续,但是,子女们说啥也不愿意回到老家去,王安显也只好打消了回老家的念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