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国刚(左)在家中向段昌富(右)讲段广高、杨刚夫妇的革命战斗故事
巍巍大别山绵延千里,雄踞安徽、河南、湖北三省交界处。层峦叠嶂,钟灵毓秀,北挽淮河,南滨长江,是华东绿色屏障,皖西天赐瑰宝。自古以来地灵人杰,英雄辈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大别山是中国红军第四方面军诞生的摇篮,无数热血男儿走上了不屈的抗争道路。从鄂豫皖这片大别山里走出了共和国的无数党的领导人、将军、革命先烈和爱国人士。
佛子岭,据清光绪《霍山县志》记载,原名佛寺岭,因“寺”和“子”音难分清楚,而“子”是男子的美称,古代有孔子、孟子、庄子、韩非子,都称“子”,故”佛寺岭“统一为“佛子岭”。佛子岭位于皖西,是大别山的一部分,层峦叠嶂岩石嶙峋,连接绵绵崇山峻岭。在土地革命时期,我的亲人杨刚一直在这片红色土地上不屈地战斗着。
杨刚,霍邱县人。1914年2月出生在大别山区佛子岭下杨家岭村子的一户雇农家庭,一贫如洗的父母给她起的名字叫“子荣”,大概是期望能改变家庭境况吧。10岁时,妹妹又出世了。家里日子更是无法维持,被地主逼债,子荣无奈做了地主家呆儿子的童养媳。其实就是给地主打长工。吃不饱,穿不暖,还要受气挨骂遭毒打。
子荣在磨难中慢慢长成大姑娘了。她听说自己有个表哥,在山里扯旗做了山大王,就盘算着要入伙,为穷人打抱不平,于是偷偷逃走去投奔表哥杨克勤。那一年是民国22年,公元1933年,是个刚刚从军阀混战的年代走过来,民众穷困潦倒度日艰难的时代。
领导佛子岭地区的农民在山沟里闹革命的李锡峰、杨克勤2人都是1929年入党的共产党员。李锡峰,是中共霍邱县县委委员、程家冲农会主席、赤卫队党代表。杨克勤,是程家冲农民赤卫队的队长,又是苏维埃的负责人。佛子岭是皖西大别山区的一片不大不小的深山区,周围散落着几个村庄,1927年的北伐战争使村民们知道了打倒列强,工农当家作主人等一些新鲜事物。后来国民党掌了权,要消灭共产党,共产党又闹暴动、闹革命,大别山区有了共产党领导的军队,红四方面军。从1931年到1932年,红四方面军在大别山区闹得红红火火,发展到了3个军6个师共3万余人,并在广大地区建立了共产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在相当多的村庄建立了苏维埃政权,把国民党的县长、镇长赶走的赶走,杀掉的杀掉,建立了农会政权。
红四方面军的胜利和蓬勃发展引起了国民党蒋介石的极大恐慌。从1932年7月起,蒋介石纠集了30万人的兵力,对鄂豫皖根据地即大别山区发起“围剿”。在这种情况下,为避免遭受损失,1932年10月,徐向前等人率方面军主力向川北、陕南方向前进,寻找新的根据地,终于于12月转移到四川、陕西边界的通江县,在通江县建立了川陕革命根据地。而留在大别山区的部队编成的红28军,以及下面一些游击队、赤卫队,都在坚持着对国民党军队的游击战。
子荣几个月后就担任了村妇救会主席,一年多后,又担任了县妇救会宣传部长。她懂得的道理更多了,知道共产党是为穷人、为工农大众谋利益的,只有跟着共产党走,才能有好日子过。
有一次杨克勤召集党员开会,她也要参加,被拦住了,对共产党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和感知。她暗下决心一定要争取入党。自那以后,杨克勤经常找她谈话,跟她耐心地宣传党的知识并告诉她作为一个党员随时随地都要准备为党、为劳苦大众的解放献出自己的生命,也经常交给她各种任务,意在锻炼和培养她的党员素质和工作能力。
子荣第一次接受任务是送情报,完成后和一名赤卫队员在回来的路上路过一个乡村小酒店,看见两个财主的乡丁在喝酒。一个矮个子坐在桌边,手拿酒杯在训斥站在身边、手上拿着酒壶的大个子。子荣的眼睛,盯住了矮个子腰间的匣子枪,便举手给赤卫队员做了个手势。
子荣走进小酒店,赤卫队员隐蔽在门外。子荣猛地一下子就窜到了小个子身边,把大个子搁在桌旁的“汉阳造”步枪,一脚踢到了墙边。
大个子懵了。小个子还没来得及反应,子荣的匕首就顶在了他的腰间。“别怕!姑奶奶要枪不要命,老实点!” “是,是,好说,好说。好汉只要不杀我,什么都好说。”
赤卫队员迅速跑到墙边拿起“汉阳造”。子荣麻利地把矮个子的匣子枪下在自己的腰间。
子荣和赤卫队员押着两人,在离村口不远的地方,子荣学着李代表的样子,给俘虏做起宣传来:“兄弟,我看你们不像个坏人,八成是被抓来的吧?”
大个子一听赶忙说:“长官,您说的太对了!我就是被他抓的丁,我不从,他就要烧我的房子。刚才在酒店,我求他放过我;他还骂我。”
矮个子听大个子一说,火了:“老子也是被抓丁的!老子放了你,我怎么交差呢?!”
“好了好了!我说你们不是个坏人,我心里有数。你们给地主老财卖命打穷人,你们忍心吗?你们也有父母老小,还是多做积德的事吧。”子荣忍着性子说。“我把你们带出来,给你们两条路:愿意跟我走的,参加红军赤卫队!”子荣说着用眼睛瞟着大个,“不愿跟我走的,就回去。不过,今后不要再碰到姑奶奶手上,不然,就没有那么好说话了!”
子荣刚一说完,大个子就自告奋勇地说:“我跟你们走!我知道红军、赤卫队是穷人的队伍!”
“好!我欢迎你!”子荣有意识地看着矮个子。矮个子说:“我、我家中还有父母儿女,请红军大姐放我回去,我今后绝不敢跟你们作对了。”
子荣说:“姑奶奶说话算话,放你回去,但你可不要再和农会作对,否则没好果子吃!”
子荣回村后,把情况一五一十地向两位大哥进行了汇报,然后高兴地亮出一长一短两支枪,并要求手中的匣子枪归自己使用。
表哥刚想说什么,李大哥按住表哥,和蔼地对子荣讲:“子荣啊,你第一次的任务完成的很好!我们赤卫队给你们俩记功!”
子荣高兴地说:“李大哥,我不要功,功给队员吧,我只要入党!”
“好呀!要求入党是好事。不过党的纪律……”李大哥会意地看看表哥接着说:“我们刚学过的三大纪律六项注意里可有一条……”
“我知道,缴获要归公!”赤卫队员抢先说着。“我也知道!”子荣有些嫉妒地看了赤卫队员一眼,便落落大方地说,“我,我就把缴的枪交给你吧!”
表哥和李大哥会心一笑,连声说:“好!好!我们的赤卫队员就是有觉悟的!”
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一年多过去了,已经到了1934年10月份了。这一年也是中国革命和工农红军发生重大变故的一年。从1930年到1934年,由于国民党军队连续5次发动对瑞金革命根据地的大规模围剿,中央红军被迫放弃瑞金根据地,8万红军掩护着中共中央机关庞大的队伍,于10月份出发向湖南、贵州方向实施战略转移。
这一消息经中共鄂豫皖省委、皖西特委、霍邱县委传达到了佛子岭地区各村。杨克勤队长、李锡峰党代表召集开会。
杨克勤说:“我和李代表参加了县委召开的会议。中央红军确实进行战略转移了,但是大家一定不要丧失信心,中央红军一定能够打回来的。我们佛子岭这边仍然用老办法对付国民党军队,他大部队来了我们就暂时躲避一下,他一个班一个排来了我们就把他吃掉。”
李锡峰接着说:“经鄂豫皖省委和红28军批准,我们佛子岭地区的几个村的赤卫队统一整编为红军游击队,今后我们就是鄂豫皖红28军佛子岭游击队,杨克勤任游击队队长,我任政治指导员。”
赤卫队和红军游击队虽然都在共产党领导下,但组织上还是有一些区别的。赤卫队员们是分散住在各人自己家里的,平时以生产劳动为主,遇到有事才集中起来行动,一般不会离开本乡本土。而正规的红军游击队是集中宿营的战斗单位,统一行动,一个命令就拉出去几百上千里了。
在这次整编中,游击队编为3个小队,子荣被任命为第1小队队长,同时还兼村妇救会主席和县妇救会宣传部长。经过集中训练后,游击队的战斗力大大提高。
11月底一天的上午,佛子岭下各苏维埃、赤卫队、游击队和广大的农民群众近千人在李锡峰和杨克勤的带领下举起长矛大刀和土铳鸟枪包围攻打乡政府。国民党的乡长李寿福率领着二十多个乡丁作顽固的抵抗,他们紧关乡政府大门,从围墙头上向外打枪。但是近千人激昂的气势吓傻了他们,乡丁们很快躲的躲,藏的藏。很快,乡政府的大门被撞开了。这时子荣大声喊道:“乡丁们,你们不要抵抗了,不要为乡长卖命了,我们只抓乡长,你们出来吧!”这一喊话,就有几个乡丁举起枪出来了,口里喊着:‘饶命!饶命!”子荣说:“不杀你们!李寿福躲到哪里去了?”其中有个乡丁用手往大屋后面柴火房的方向指了指,十几个群众往那边跑去,子荣虽然个头小,居然冲在最前边。“啪”的一声,躲在暗处的李寿福朝子荣开了一枪,子弹擦着子荣耳边飞过,打在跟着她后面战士的右肩上。这一下子荣火冒三丈,顺手操起靠在墙边的一把锄头,朝李寿福急速砸去,她知道要是动作不快的话,李寿福的第二枪就要打过来了。只听“啪”的一声,李寿福的脑袋开了花,脑浆和着血水,溅了她一脸一身都是。子荣也顾不了那么多了,赶紧捡起李寿福掉在地上的一支还挺新的德国造的驳壳枪。
下午,在乡政府大院内开庆祝大会。子荣站在那里听李锡峰讲话,突然想起插在自己腰里的手枪。虽然她非常喜欢这支驳壳枪,但现在的她已不是几个月前的杨子荣了。她悄悄地走到表哥杨克勤身边,将手枪递到他的手上说:“真糟糕,一高兴就差点忘了,缴获不归公就违反纪律了!”
表哥杨克勤会意地向她点了点头,一脸赞许的神情。子荣冲进乡政府后的表现,他早已听到其他人的汇报了。对这个表妹的胆量和勇气,他已是十分的赞赏和钦佩了。
庆祝会还在继续,现在正在宣读表彰在战斗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的名单。只听杨克勤队长大声喊:“杨子荣!”
子荣一个激灵大声应答:“到!”
杨克勤继续说道:“经指挥部研究,认为你在战斗中机智果敢地击毙了乡长李寿福,奖励你手枪一支!”
子荣老远就看到李锡峰大哥拿着一把手枪走到表哥身旁,她立即就认出这就是她上午缴获的那把驳壳枪。
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群众都已知道李寿福乡长是被一个瘦小的女子一锄头打死的,都想看看这个小女子长得什么样,所以掌声特别热烈。
子荣毫不腼腆地在这么多人面前,跑步上台接过李锡峰大哥手上的枪,对着李锡峰大哥鞠了一躬,又转过身来,对着台下鞠了一躬,台下不由得发出一片赞许的惊叹声!
李锡峰说:“我们红军游击队里的女同志可不比男同志差呀!看,杨子荣同志几个月连缴了三把枪,自己却毫发未伤,真是了不起呀!”
紧接着他冲子荣说道:“子荣啊,我看你的名字改一改!你比男子汉强,比男子汉刚,你就叫‘杨刚’吧!”
最后又朝子荣反问一句:“怎么样?”表哥杨克勤在点头表示赞许。
子荣毫不犹豫地说:“我同意!我就叫杨刚!谢谢李指导员给我取的名字!”
群众和游击队员们都鼓起掌来!从此,杨子荣的名字就叫杨刚了。
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在大江南北留下了15块坚持斗争的红色根据地。从1935年到1937年3年间,英勇的红军战士顽强支撑着,与国民党军队展开机动灵活的游击战。风餐露宿,忍饥挨饿,共产主义的信念使他们坚持红旗不倒!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杨刚所在的鄂豫皖大别山地区的红军游击队、赤卫队的日子也进入了更加艰苦的时期。敌人不断发动对佛子岭地区的军事进攻,企图把红28军、红军游击队、赤卫队彻底歼灭。
各区的赤卫队和游击队,也由县乡村镇,转入了大别山的深山老林里。那日子,是一天比一天艰难了。
山外,时不时的有国民党的部队进山围剿,可就是不敢大着胆子往里走。大别山,山高路窄,又是深山老林,游击队就像林子里的鸟儿。你进山,它就飞了;你一走,鸟儿又聚到一起,时不时地还啄你一口。国民党军队也不呆,吃亏的事是不会去干的,一遇到情况就缩回去了。为了应付上方,他们自然会有自己的说辞。
天气一天天地冷了,留守根据地伤员和老弱病残的同志们缺衣少食,更谈不上油盐了。李锡峰率领游击队员们用竹子、树枝、茅草搭起了十几个“茅草屋”,比露宿在野外毕竟要好多了。
那时,搞吃的,杨刚法子多。出门不久一筐野菜就搞回来了;有时还做些套子套鸟和小动物;时不时还弄只野猪或在河里捞些鱼虾什么的,给大伙儿打打牙祭。
山里的赤卫队员和游击队有一百多号人,搞来的东西是不够大伙塞牙缝的。子荣可乐观了,经常说:“走!跟我领给养去!”。其实,她是带着小部队奇袭地主老财和乡公所及小股敌人,几乎每次都没有空手回来过。她说:“有些战斗,不需要动枪动刀的!敌人的内部,不是铁板一块,是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特别是没有势力的地主老财,家里也总是受欺。我就策反他们为我们出力,告诉他们要学会给自己留条后路。”
有一次可把大伙“吓坏”了——那是一个深冬的早晨。
“报告,杨刚回来了,后面还跟着一个排的国军!”游击队员话还没说完。杨克勤抽出枪喊:“准备战斗!”可老远的山腰里,传来杨刚乐呵呵的喊声:“喂!快来接呀!给我们送衣服的来啦!”杨克勤这才醒悟是杨刚“策反”的收获,赶紧叫大家迎接。
顿时山沟里热闹起来了。杨刚带着扛着大包小包的十五、六个国民党兵说:“这些都是来投诚我们的弟兄们。”
1935年的秋末,倔强的杨刚经受了一次严峻的考验,那时她已是游击队一排排长。一天,国民党特务营偷袭霍岗村红军留下的伤病员医院,医院只有40多名伤病员和20多名医护人员。恰逢李锡峰指导员到县委开会。杨克勤队长指定杨刚率三班留守山中,自己带领三个排的游击队员参加战斗。
那次战斗打得十分惨烈。敌人的一个装备精良的营,600人对付我游击队100多人。由于力量悬殊,游击队牺牲了30多人,杨克勤在掩护队员们撤离时负伤,共有10人被敌人抓走,而医院里的人员大部牺牲。
撤出来的游击队员向杨刚报告:“临撤离时,队长一再嘱咐,无论什么情况,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队伍。”杨刚心急如焚,恨不得马上带领大家去把他救回来。可是,看着十几个负伤的游击队员,渐渐冷静了下来,决定等李锡峰指导员回来再说。
敌人严刑拷打杨克勤和被俘的游击队员,企图从他们口中得到红军游击队、皖西特委、县委的去向。一个姓马的游击队员熬不住敌人的酷刑,供出杨克勤是游击队队长。敌人便对杨克勤动用各种酷刑,妄想使他屈膝投降。但杨克勤除了对敌人厉声斥骂外,就是横眉冷对,根本不予理睬。最后穷凶极恶的敌人将杨克勤和另外八个战士枪杀于县城外。为了威慑百姓,还将他们的头颅砍下来悬挂在县城楼上。那年杨克勤年仅26岁。
杨刚知道后,几次只身跑到城墙下,想设法夺回战友们的头颅,但敌人守卫森严,只好将悲痛压在心底。
“报告,山外来了两个人,坚持要找杨刚排长!”游击队员报告说。只见两个汉子一边嚷着“我们要见杨刚”,一边大摇大摆地走了进来。
“姑奶奶就是杨刚。二位何事?”杨刚沉着地说。“你……?”两位汉子对视了一下,不相信地说:“女的……?”李锡峰在旁边说道:“她就是杨刚,游击队的一排长,杨克勤的表妹。”两位汉子半信半疑地双手抱拳说:“我们大头领派我们来传话,他很想见你一面。”
“你们是哪个山头的?”杨刚问道。“我们是磨子潭的,我们魏首领派我们来告知,杨克勤是个好样的!他临刑不惧,高喊着‘杨刚、李锡峰坚持斗争,为我报仇’,所以我们才知道杨刚的。您表哥首级我们夺回来了,现在恭送上山。另外,大头领想见你一面,咱们合伙抄了那王八羔子窝!”
杨刚激动地说:“你们大头领现在何处?快!快!有请!”。
不一会,四十多个汉子簇拥着一顶小轿,只见小轿里一块红布,正正方方地盖着装着表哥首级的盒子,子荣不顾一切地扑上去,搂住红布盖着的盒子放声痛哭。
李锡峰迎着魏首领。杨刚止住悲痛,将表哥的首级恭恭敬敬地放在矮桌上,后退两步,跪下来朝着首级磕了三个响头。这是她走上革命道路的领路人,是她朝夕相处共同战斗的亲密战友!
杨刚安顿好表哥的首级回到前厅屋,只听魏首领说:“在下魏朝金,是磨子潭山寨的大当家的。在下仰慕杨克勤是条汉子,愿意跟你们一起商讨大计!”李锡峰说:“感谢魏首领救回我克勤兄弟的首级!我们都是深受国民党欺压的,我们一起商量个办法,如何对付敌人的特务营。”
魏朝金说:“刚刚得到消息,国军的特务营撤走了,只留下一个排驻在县城里,这正是我们下手的好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