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一中75届高二(3)班在校期间,永安一中的农场就设在复兴堡的附近,当时这里只是一座破旧的古堡,不少同学曾经到此游玩,让他们没想到的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文物部门发现这里是原国民党台湾省党部,经努力,2013年,复兴堡作为永安“抗战旧址群”的文物之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离开复兴堡,同学们又来到了同属永安“抗战旧址群”,也是同属于第七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翠园。翠园原本是清代书院,抗战期间,翠园曾作为国民党福建省政府卫生处办公旧址。
在翠园,本次同学聚会的特邀嘉宾许斌先生还用他的大提琴演奏了抗战永安省会期间著名的歌曲《永安之夜》。《永安之夜》记录并反映了抗战时期永安人民苦闷而不颓废的生活,有着很深的时代印记。1938年福建省政府迁到永安成为福建省的政治文化中心后,日本侵略军也把目光转到了永安,永安被日本侵略军当作重要攻击目标。据史料记载,1938年6月7日,1939年5月15日,1941年8月9日,1941年8月12日,1942年1月16日,1942年9月24日,1943年1月2日,1943年11月4日,永安先后遭受日机狂轰滥炸,造成民众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最严重的是1943年11月4日,后来被史学称为“永安浩劫”的大轰炸,足足毁了全城979栋1万余间房屋,死伤近千人!不足2平方公里的永安山城,遍体鳞伤,血肉横飞,“人民城郭两全非”。歌曲《永安之夜》就是在日宼的炸弹声中诞生的。“燕溪水,缓缓流,永安城外十分秋。月如钩,钩起心头多少愁”。永安人不会忘却过去的苦难和抗争。铭记过去,是为了激励将来。传唱《永安之夜》,是重温抗战时期永安这段历史,人们将感受到爱国主义精神的跳跃。
离开翠园,同学们又驱车来到抗战时期为改进出版社编辑部旧址所在地——曹远镇霞鹤村。
如今的霞鹤村建有霞鹤生态农庄,其旅游、餐饮、娱乐、健身等服务设施较为齐全,是当地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示范点。
中午,同学们在霞鹤村的家乡粿条坊用餐,这里的糍粑、粿条等永安小吃,让同学们体验了一把“永安记忆”。
午饭后,同学们有的三五成群聚在一起拉家常,有的在骑多人自行车。
短短的半天多时间,同学们重返了母校,实地游览了已入选第二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的“永安抗战遗址群”文龙复兴堡和吉山翠园,聆听了《永安是长征最早出发地》一文作者安孝义先生对永安抗战文化的讲解,充分永安抗战文化的深刻内涵,增添了同学们的爱国爱乡之情。相聚之后,他们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返回自己的工作岗位或家庭,更好地为振兴中华、建设富美永安尽心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