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亭“分耕”的土地革命办法
一九三零年初,邓小平在东兰武篆魁星楼召开有韦拔群、雷经天、陈洪涛等领导人会议,研究开展以土地革命为中心的根据地建设问题,决定在东兰县武篆镇东里屯(韦拔群故乡)进行右江土地革命的“共耕”试点;同时指派时任中共东兰县委委员、组织部长,后任中共凤山县委书记的韦箐(韦拔群胞弟)到时属凌云县巴轩区的中亭乡进行右江土地革命的土地平分“分耕”试点(注:现属广西河池市凤山县中亭乡中亭村)。东里“共耕”试点的做法是:没收地主豪绅土地后,组织全体村民共耕共种,收获的粮食大部分平均分配给贫苦农民,少部分由苏维埃政府留作公粮。中亭土地平分“分耕”办法是没收地主豪绅的土地后,不论民族、年龄、性别,每人平均分得一亩土地,地主豪绅中除罪大恶极或武装外逃者外,凡能遵守苏维埃政府法律法令的,也和贫苦农民一样每人平均分得一亩土地,予以生活出路。人均分到土地后,以户为单位,自耕自种,类似现行的农村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中亭乡的土地革命试点在邓小平、韦拔群的关心支持和韦菁的具体指导下试办成功。“共耕”“分耕”两个试点将继结束后,邓小平在听取两个试点的工作汇报后认为:右江的土地革命不能千篇一律地走东里“共耕”道路,共耕必须建立在农民高度自愿的基础上,才能发挥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在条件不成熟,群众还没有要求共耕的地方,还是采取中亭“分耕”的土地革命办法为好。之后右江苏维埃政府根据东里“共耕”试点的经验制定颁布了右江土地革命的《共耕》条例;根据中亭土地平分“分耕”的土地革命办法制定了右江土地革命的《土地法暂行条例》,暂行条例于五月一日颁发实施后,凌云凤山两县迅速掀起了土地革命的高潮,右江多数根据地的乡村也按照中亭“分耕”的土地革命的办法进行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开展焚烧契约和分配土地的工作,破天荒地呈现了农民分田分地真忙的可喜局面。
二、中国土地革命“活化石”红军田的诞生
在人均分得土地的同时,中亭乡苏维埃政府另划出一块六亩的保水田作为公田,由苏维埃政府组织红军赤卫军义务耕种,生产的粮食作为红军家属的困难补助,按参加红军人数多少给予补助。这块公田一直被中亭人民称为“红军田”,已历经86年的沧桑历史,八十多年来中国土地政策多有变化,土地分分合合,还是村里的公田,在解放初期和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农村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时,也有人提出分这块公田,但中亭大部分群众不同意分到户,为纪念“人均有其田”的伟大历史、纪念红军、纪念韦菁烈士,经几代中亭人的守护,现仍是村两委的办公用田。这块红军田至今仍闪耀着邓小平初期农村经济理论的光辉。
三、中亭红军村的由来
人均分得土地后的东凤凌苏区的劳苦大众深深地感受到共产党、红军才使他们有田耕有地种,农民中的青壮年人拥跃参加红军,为保卫苏维埃政府,保卫土地革命的成果转战南北,英勇作战。参军后家庭劳力少了,有困难苏维埃政府帮助解决,他们没了后顾之忧,放心参加红军。东凤凌的红军队伍迅速发展壮大,红七军河池整编主力北上后,留守东凤凌革命根据地的右江独立师从最初的七、八十人,仅过一年多的时间,迅速扩展到二千多人。
就中亭村而言,当时仅有200多户人家,就有200多人参加红军赤卫队,中亭一个村参加红军的人数就有一个连,还有一个连的赤卫军,除两家地主外,几乎户户都有人参加红军,有的户几个人加入红军,以罗玉强户为例,罗玉强、罗玉渊、罗玉美、罗玉廷四兄弟全加入红军,当时中亭成为远近闻名的红军村,全村红军编为红七军二十一师六十三团三营第九连。
四、山寨熬战
一九二九年底红七军主力北上后,黔桂军阀一万多兵力疯狂“围剿”东兰、凤山、凌云革命根据地,敌三千余兵力首攻中亭革命根据地,一九三O年农历十二月二十二日,敌三千兵力开始猛攻中亭革命根据地的第一道防线,黔桂军阀的正规部队,武器精良,人多势众,激战一天,红军的第一道防线被敌突破,红军赤卫队退守村寨第二防线抗击敌人。第二天中午第二道防线也被敌攻破了,支部书记罗福宏和连长覃宝蒙紧急组织红军及群众上后山的四个营寨凭险抗敌。红军赤卫队分别在弄内营寨、卡层营寨、辽立营寨和穿洞营寨据守抗敌。
一九三O年农历十二月二十二日凌晨,敌猛攻第一道防线时,一进村就被地雷炸得血肉横飞,于是脑羞成怒,疯狂叫喊:石头要过刀,村屯要过火,把中亭烧个跳蚤不留。遂点火烧毁了中亭4个大屯的200多户民房,24日上午敌人兵分三路,其中一千兵力猛攻红军陇内营寨,贵州军阀指使当地民团打头阵,边冲锋边用砍刀砍掉营寨四周的荆棘。驻守陇内两个班的红军,在班长罗际德、罗玉强的指挥下,沉着应战,不让敌人接近营寨,双方对峙,展开了激烈的拉锯战,红军坚守了两昼夜,敌人在营寨周围丢下了二十多具尸体。26日晨,敌人再次发起猛攻,我红军赤卫队因来不及装弹药(当时大多数战士用的是粉抢),被敌攻破寨门,一班班长罗玉强组织身强力壮的战士负责掩护群众转移,二班班长罗际德负责组织部分红军和群众从营寨后的小路撤退时,被敌击中,壮烈牺牲,负责掩护的几名战士与进营寨的敌人展开肉搏战,终因敌众我寡,六名战士在肉搏中英勇牺牲,敌只见罗玉强一个人了,就叫喊“活捉他”,几个敌兵即向罗玉强扑来,罗玉强杀敌杀得红了眼,猛扑过去,将一名匪兵死死掐住不放,这时另一个匪兵在后面用石头猛砸罗玉强的后脑,罗玉强英勇牺牲,陇内红军营寨失守。
几乎在同一天的24日晨,敌一千兵力猛攻红军营寨穿洞,敌象蚂蚁般地朝着洞口多次发起冲锋,驻守穿洞不足一个排兵力的红军在一排排长覃宝善的指挥下,居高临下,用木炮、粉抢、长腊向敌人猛烈射击,敌很难接近洞口,我红军仗着寨墙坚厚和有利地形打退了敌人的多次冲锋,与敌激战三昼夜,为保存有生力量,部分红军和群众趁夜经秘密通道转移到中上岩洞,部分担任掩护来不及转移的红军赤卫队在敌冲入洞内时,用柴刀、菜刀、马刀、棍棒与敌搏杀数时,敌死伤数人,终因敌众我寡,留守的红军赤卫队英勇牺牲,有的群众在洞内被杀害,有的被抓走,敌人抓住革命群众覃家均,用绳子把他五花大绑后吊在悬崖上,用鞭炮塞进他的耳、鼻、肚脐欲点火爆炸,逼其讲出红军转移的去向和枪支弹药的存放地点,覃家均守口如瓶,宁死不屈,敌脑羞成怒,遂点火将覃家均活活炸死。
卡层山红军营寨位于中亭村北面罗家寨的后山,三面绝壁,仅有一条小道通往山寨,这条小道已被人们用石头筑成围墙,中间留一个小石门,仅容一个人通过,是一个易守难攻的营寨。卡层山营寨是敌人主攻的目标之一,一九三O年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敌集中两千兵力猛攻卡层山营寨,驻守卡层营寨的十多名红军红军赤卫队凭险与敌激三昼夜后,敌死伤一百多人,敌军参谋长阮小斋下令不惜一切代价,一定要攻下卡层山营寨。为保存实力,红军指挥员罗福宏、覃宝蒙决定趁夜从秘密通道转移部分群众和红军到辽立洞,乡妇联主席韦氏送毅然请求留下与几名红军战士负责掩护红军和群众转移。第二天黎明,敌人先用迫击炮密集轰炸卡层营寨一轮后,象蚂蚁般地朝营寨踊来,红军撬开事先安装好的石架滚石砸得敌人喊爹叫娘,血肉横飞,但由于敌众我寡,弹尽粮绝,最终被敌攻入营寨,留守的几个红军战士个个如猛虎下山,与敌搏杀,都一个个倒在血泊中,这时韦氏送从石缝中一跃而出,朝她扑来之敌冲过去,死死地抓住一个匪兵扭打不放,与敌人滚下悬崖同归于尽,年仅24岁的韦氏送为保卫苏维埃政权,保卫人民群众英勇牺牲,韦氏送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第一位抱敌跳崖的女英雄,及英勇事迹被录入《中华英烈大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