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本文由张慧明女士撰写并向本公号提供,特此致谢!我们配发了部分图片。
张慧明,河北省蔚县人,1978年入学并入伍,1982年毕业于解放军工程技术学院(现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现为军队退休干部。
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赠抗日光荣复员证章。有大、小两种
七十九年前的今天,在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抗击日寇围攻的战斗期间,《晋察冀日报》的前身《抗敌报》,在河北省阜平县城文贤街正式创刊。《抗敌报》是中国共产党晋察冀中央局机关报,是团结和号召晋察冀边区军民奋起抗日的一支嘹亮的“号筒”。
《晋察冀日报》在战争中办报,从1937年12月11日至1948年6月14日,时间长达10年零6个月,共出报2845期,创造了“战史编成三千页”的辉煌。在中国抗日战争敌后根据地各地区党报中,属于创刊时间最早、连续出报期数最多、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极大的一份地区党报。《晋察冀日报》创造了世界战争史上乃至世界新闻史上,一边打游击一边办报纸,连续10年半不停刊的新闻史上的奇迹。
《晋察冀日报》创始人为聂荣臻、黄敬、舒同。报社主任为晋察冀军区政治部主任舒同,沙飞、洪水(越南籍)担任副主任。行政为侯薪,编辑为陈春森,阎恒午为记者,总务:刘景汉,发行:尤奔。
聂荣臻
黄敬
舒同
在炮火中成立,在游击中发展
最早的《抗敌报》使用四开毛边纸用毛笔写,单面两版(八开版),印行1500份。创刊号与前24期为石印报。1938年3月5日,报社遭日寇飞机轰炸,石印机、印报油墨、和已印刷完毕的报纸全部被炸毁,报社只好随晋察冀军区司令部迁到五台山。第25期在大甘河村复刊后,仍为石印报,舒同题写新报头。
1938年4月,邓拓调来接替舒同任报社主任,报社从大甘河村的军区政治部院内搬到村东的龙王庙办公,侯薪协助主任工作。6月,周明从延安调来负责印刷工作,石印报改为铅印报。8月报纸第62期为军区政治部领导时期的最后一期,之后报社改由晋察冀边区党委主管,邓拓任社长兼总编辑。
邓拓
《抗敌报》积极宣传我党抗日的方针政策,及时报道晋察冀边区和全国的抗日形势,所以其影响与作用越来越大。9月,日寇开始“南取广州、中攻武汉、北围五台”的战略大进攻,大肆围攻五台山,晋察冀军区司令部也开始反击日寇的战略转移。日寇把《抗敌报》视为眼中钉,欲置之死地而后快,报社成为了日寇“扫荡”的重点,被迫转战山区,开始了“八匹骡子办报”的艰苦历程。从此,报社人员“一手拿笔一手拿枪”,在大山里开始了“游击办报”。1938年6月27日出版第50期纪念特大号,聂荣臻司令员题词“民族的号筒”,舒同及边区行政委员会主任宋劭文题词祝贺。
1940年11月7日,也就是晋察冀边区根据地成立3周年之时,《抗敌报》在平山县滚龙沟村更名为《晋察冀日报》。更名后的第二天,日寇就来“扫荡”。在形势极端残酷的情况下,报社不畏敌寇的“扫荡”和围剿,进入连绵群山和被日寇“三光”政策造成的“无人区”游击办报,“七进七出铧子尖”,在游击中办报从不停刊,并且根据游击办报的特点和要求研制了轻便印刷机。
《老百姓》副刊通俗易懂,为边区军民所喜爱
报社的队伍一边行军一边办报,机器设备靠人背骡驮。那时候报社处于对外保密状态,行军的番号是“晋察冀军区游击支队”。由于军需供给跟不上,大家吃饭只能有一顿没一顿,生一顿熟一顿;报社装备缺少棉服,有的同志只能一条单裤打绑腿过冬。
按照报社领导给游击办报制定的要求,行军中只要有24小时的驻地时间,再累也要出一期报纸。因为在游击条件下没有新字模,便要求记者写文章必须在3000个常用字内。报社在山沟里游击行动,但电台通讯要始终不断。报纸上每期都有“边区大事”、“国内外大事”登出,每周都有“一周时事述评”。报社印刷物品供应匮乏,有时只能用草木灰加大麻油调和后代替油墨,报纸仍要按时送到边区各级党政军民手中,同时,还迅速发往延安、东北、南方等地。
报社专门面对敌占区群众编辑的《实话报》,真实全面地报道了根据地军民团结、抗击日寇的情况,不定期地发送到北平、天津、保定、张家口等敌占城市,受到爱国同胞的欢迎。
1941年4月17日,《晋察冀日报》与军区政治部在本报副刊主办的《子弟兵》周刊创刊。老百姓对部队的战士叫“子弟兵”,由晋察冀边区传出的这个称谓,由此传到边区内外,沿用至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