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日寇的战斗号角和舆论武器
《晋察冀日报》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社论多,有1000多篇。社论代表了边区党的声音,报社根据抗战形势发展,及时将党的方针、政策用社论的方式传达到边区根据地的党政军民之中。
由于每隔三五天报纸上就有社论发表,所以边区党、政、军各级组织和广大群众都能从社论中及时了解党在近期的工作指导方向,做到心中有数。报纸上各种通讯、特写和评论也很多,八路军战斗歼敌的消息、狼牙山五壮士的全景报道、民兵英雄李勇的故事、支前模范子弟兵的母亲戎冠秀的事迹等等,报社记者沈重写的《狼牙山五壮士》的通讯(解放后还作为课文被一代一代的青年学生们诵读着)。此类抗敌英雄的报道和评论接连不断,极大地鼓舞了边区军民抗战的士气,同时,也粉碎了敌人的无耻造谣。
《晋察冀日报》经历了八年艰苦抗战的全过程,“吃尽人间艰苦,游击办报功成”,出色完成了党交给的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动员全民参加抗战的任务。1944年5月,报社第一次自行编辑、印刷、出版了《毛泽东选集》五卷本和单本精装本,创造了全国最早出版《毛选》的历史,把毛泽东思想及时传递给边区军民和各个根据地。
报社在开展军事、政治、时事宣传的同时,还在报纸的第四版开辟了丰富多彩的副刊。最著名的《老百姓》副刊坚持用通俗的语言、人民的心声讲话,做到了识字的人能看懂、不识字的人能听懂。《老百姓》副刊共编辑了八年,1000多期,成为边区群众读报组的好材料,深受老百姓欢迎;还有《子弟兵》专栏、《边区文艺》、《海燕》、《边区生活》等各种栏目,报纸用散文、通讯、诗歌、漫画等多种形式,全面反映了边区革命文艺蓬勃发展的状况。大家熟知的《歌唱二小放牛郎》、《团结就是力量》、《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解放后被毛泽东修改,增加了一个“新”字,成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歌曲,都是首登在《晋察冀日报》的副刊上,深受边区军民欢迎,并从晋察冀边区唱向全国,一直唱到今天。现已历时七十多年,仍久唱不衰。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七月十七日《子弟兵》周刊第五十五期,刊登《三个新战士就成了三个新英雄》,冯善祥的《在快乐的生活里成长》,胡泽民的《十二头骡马——一个漂亮的伏击战速写》等文章。
在根据地不断扩大的过程中,边区也发生过贪污和腐败的事情,报纸能始终坚持如实报道事实。如某县发生误杀了敢于反贪污的民兵刘庆山的事件,边区政府坚决纠正错误行为,处分了违纪的县长,狠煞了歪风。报社如实报道不给干部护短,受到了老百姓的拥护。报社还把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农村土改中的变工互助、耕三余一等政策及时交给群众,大大增强了党和边区政府的威信。
1945年6月,报社印刷二厂工人在排印七大文献。
日寇投降后,1945年8月15日由邓拓率报社部分随军向北进发转往张家口,接管新闻单位后,8月24日张家口新华广播电台开始广播。张家口解放后,大批文化界著名人士、作家、诗人、记者等,从延安来到这个新解放的城市,陆续参加到党报工作中,壮大了新闻界的队伍。
1946年10月10日,敌人紧逼张家口外围,军政领导机关已有组织撤退,报社干部职工印完当日报纸后,立即带上能拆卸的印刷设备,随邓拓撤出张家口市,深夜行军涉过桑干河,向涞源方向转移,又回到阜平县马兰村、麻棚村一带坚持办报。
1947年3月22日,《晋察冀日报》刊登《毛泽东选集》出版预告,此次出版是在1944年五卷本基础上增订为60万字,分六卷,以中共晋察冀中央局名义出版,由新华印刷局印刷,新华书店晋察冀分店发行。
1948年2月,毛主席提议办一个“大党报”。6月14日,根据党中央关于晋察冀和晋冀鲁豫两大区合并的精神,晋察冀边区党报《晋察冀日报》与晋冀鲁豫边区党报《人民日报》在平山县里庄合并,出版新的大党报《人民日报》(暂由华北局管理)。1948年6月15日,被确定为党中央《人民日报》的创刊日,开始了党的新闻事业的新历程。
1948年6月14日,《晋察冀日报》停刊,社长兼总编辑邓拓写的《终刊启事》。
1948年6月15日《人民日报》的创刊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