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红色联播>>正文
特稿:晋绥儿女,不忘初心——记晋绥南下干部二代寻根之旅(组图)
2016-11-24 14:49:18
作者:任洪凌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晋绥儿女, 不忘初心(七)——记晋绥南下干部二代寻根之旅

    回顾这次寻根之旅,每一位参与者都觉得受益匪浅,收获多多。在那片热土上,在父母战斗和生活过的地方,大家思绪万千,一颗心随着参观走访地点起起落落,久久不能平息。一会儿又唱又跳,一会儿沉默不语,一会儿开怀大笑,一会儿泪流满面,甚至泣不成声。有的人彻夜不眠,整理着父母的资料,想象着父母的当年。父辈们的足迹牵引着我们,父辈们的斗志鼓舞着我们,大家都说,这趟寻根之旅太有意义了!太值得了!它会永远保存在我们的记忆里,成为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滋养我们,伴随我们的终生。

    照片提供:任红凌、范文、部分照片由兴县电视台台长牛亚平提供

    链接:此次参加“晋绥儿女寻根之旅”人员名单及父辈们的简历

    吉晓江:

    父亲吉喆,原名张久兴,1908年7月出生在辽宁铁岭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早在1925年就参加爱国学生运动,是“奉天学生联合会”主要负责人。1930年12月毕业于北京中法大学,1936年加入民族解放先锋队,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12月至1938年12月担任中共晋西北区党委机关报《新西北报》总编辑。1940年9月参与筹建晋绥分局机关报《抗战日报》(后改为《晋绥日报》),任国际版主编、编辑部主任。1946年至1949年12月,在晋绥分局宣传部主管教育出版工作。南下后,历任成都市军管会出版处长,川西行署出版处处长。1952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总理周恩来签署任命为四川省人民政府第一任文教委员,省文化局局长,省新闻出版处处长。1956年起历任四川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四川省新闻出版局顾问等职。1983年2月离休。

吉喆

吉喆遗物--成都市军管会佩章

苏平

    母亲苏平,1920年生于河南开封。1936年12月参加革命,1938年10月加入共产党。1936年起历任太原国民师范军政训练班女兵连学员,决死二纵队政治部政治工作员、司令部译电员。洪赵中心区、大宁县妇救会秘书、县妇委、妇联组织部长;太原中心区妇联宣教部长;《抗战日报社》内勤记者,岚县党校代理校长,晋绥分局青干校大队指导员、支部书记,晋绥一分局妇女干部一分校教导主任。南下后,接管《工商导报》,先后担任川西行政公署新闻出版处支部书记、秘书主任,川西新华书店支部书记,省农林厅人事科长,四川师范学院工农速成中学校长;四川大学人事处副处长、教务处副处长、党委办公室主任、校工会主席,曾任成都市妇女联合会执委。1983年离休。(资料、照片提供:吉晓江)

    樊向群:

    父亲樊建德,1914年出生于山西定襄县。1937年毕业于太原第一师范学校。1936年加入牺盟会,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汾西县代理县长、晋西北行政公署秘书处秘书、保德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晋绥边区高等法院秘书兼司法行政科长、党支部书记;临汾市市长、中共临汾市委委员。南下入川后,接管了国民政府四川高等法院、成都地方法院和陕西高等法院。任成都军管会司法处处长,川西人民法院常务副院长兼成都市人民法院院长。1952年任四川省人民法院院长、省政法党组成员、省人民法院分党组书记兼党总支书记。曾受到不公正待遇,被以“屡教不改的严重资产阶级个人主义分子”之名,开除党籍,降职降级,发配梁平农场接受劳动改造。1978年,四川省委恢复樊建德党籍和行政级别,并被任命为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顾问。1980年4月17日,因患癌症病逝,终年66岁。

樊建德与夫人叶行

    母亲叶行,出生于1918年。1937年5月赴太原参加军政训练班女兵连,1938年6月调决死二纵队译电室。同去的有苏平、李化之、曹建军等同志。晋西事变后先后担任山西晋西北岢岚中心区二分局妇救会宣传部长、保德县妇救会宣传委员、秘书,河曲县妇救会妇女部长等。1950年南下后先后在成都市人民法院任总务科长、婚姻法庭庭长、民事审判庭长、法律顾问处主任等职。1958年随丈夫到梁平县任办事员,1978年后调任成都参事室参事。1987年去世。(资料、照片提供:樊向群)

    任洪凌:
    父亲叶石,1913年出生于山西汾阳县。1936年12月参加民族解放先锋队,翌年赴延安,1938年入党,1940年在“鲁艺”文学系学习。历任陕甘宁边区抗战剧团主任、晋绥七月剧社社长、晋绥文化服务团团长,晋绥文联文学部副部长,中共晋绥分局宣传部科长、成都市军管会新闻处处长,中共成都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领导组建省、市广播电台及成都晚报。曾被错划右派,复出后任四川省文联副主席、党组副书记;省剧协主席、省作协副主席、省作协分党组书记。1983年离休,任省文联第四届全委会顾问,省作协第五届全委会顾问。1998年5月3日逝世,享年85岁。著有大型历史剧《孙膑》、长篇历史小说《刘邦与吕后》、电影文学剧本《浣沙女》、历史传奇小说《红绣花鞋》、另有大量散文诗词、文学评论,散见于各种报刊。《孙膑》获四川省优秀作品二等奖,《刘邦与吕后》获全国长篇通俗文艺作品贡献奖,1988年度四川郭沫若文学奖,第二届四川省文学奖荣誉奖。

叶石

冯佩璋

1936年叶石与冯佩璋在北平的结婚照

    全家福:前排右起:叶石、冯佩璋长子任洪逵,叶石母亲黄秋芳;后排右起:叶石侄女烈士女儿任洪年、叶石、叶石弟弟任颖、冯佩璋、怀中是女儿任洪凌、保姆。

    母亲冯佩璋:1915年出生于山西汾阳相子垣村,1936年加入民族先锋队。1937年4月,毅然放弃山东齐鲁大学医学院的学习,来到延安,入抗日军政大学政治队、军事队,任女生大队副指导员。1938年入马列主义学院三期学习。1940年后历任《晋绥日报》材料编辑、兴县医院院长、临汾县医院院长。1950年南下后任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成都市妇产科医院院长、党支部书记、主任护师。1983年离休,2007年10月25日去世,终年92岁。(资料、照片提供:任红凌)

    李晓滨:
    岳父马显德,1915年出生,河北省蔚县人。1937年8月参加八路军120师358旅716团,担任战士、班长、排长。1941年在战斗中负伤,调延安留守兵团任司务长、股长、供给主任(团职干部)等职。解放初转业,在铁路系统多地工作,曾任北京南口地区铁路党委书记,天津铁路工程学校副校长。1978年去世。(资料、照片提供: 李晓滨)

马显德与夫人邹进民(随军家属)

    范文:
    父亲范朴,1934年出生于山西临汾,1948年参军入西北军政大学艺术学院学习美术,1949年随军南下。1954年毕业于今四川美术学院并留校任教。曾先后兼任四川美院附中校长、四川美院院长。1997年离休后移居成都。出版作品和著作有《游击健儿》、《赤卫年》、《中国民间美术》(合作)。近年油画素描等作品曾赴南斯拉夫、法国、日本、中国台湾等地展出。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曾任重庆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重庆市文联副主席。(资料、照片提供: 范文)

范朴14岁参军时照片 

1949年4月,在临汾西北艺校美术部,范朴绘制朱总司令像。

    甘继林


    父亲甘一飞,1910年8月出生于陕西省华县一个贫农家庭。1927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5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从学生时代起就积极参加革命活动,在北平中国大学政治系学习期间,参加组织了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先后在天津山西参加革命。历任中共晋西区党委委员,中阳县委书记、汾孝中心县委书记兼八路军四大队政治委员、洪赵总队政治部主任,晋西南工作委员会宣传部长,晋绥第七分区地委副书记兼宣传部长、第八分区地委书记兼政治委员,晋中区党委委员、民运部长,宣传部副部长兼二地委书记和二分区政治委员等职。建国以后,曾任中共华北天津职工干部学校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中共陕西省委委员、常委、宣传部部长兼统战部部长,陕西省人民政府委员兼文化教育委员会副主任,西北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西安冶金建筑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十三冶金公司副经理,山西矿业学院党委第二书记,山西省文化教育委员会副主任。1983年12月离休。1998年3月12日在太原因病逝世,享年89岁。

青年甘一飞(后排左1)

甘一飞与夫人田更生

甘一飞、田更生与长子成斌

    母亲田更生,1921年生,山西汾阳人,1939年春参加革命,曾任汾阳县妇救会宣传部长、秘书,七地委宣传部组织干事等职。(资料、照片提供:甘继林)

    王端端
    父亲王增谦,生于1921年11月,汾阳杏花镇东堡村人。1938年5月参加革命,在共产党领导下的汾阳人民救国会做宣传工作。1938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冬任中共尽善村(杏花村)支部委员会第二任党支部书记。1939年前半年在晋西北区党委教导队学习,后半年任汾阳县五区区委宣传委员。1940年2月任汾阳县七区区委书记,1941年5月任中共汾阳县县委宣传部长。1956年任山西省委宣传部理论处处长,1961年任山西省委党校副校长,党委副书记。1970年下放农村劳动。1973年任临汾地委文教部副部长。1978年任山西师范学院党委书记。1981年6月任山西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党委第一副书记。1983年任山西省委党校校长。曾是山西省第六、第七届人大代表。1989年4月离休。(文/图 王端端)

王增谦

    宋志平   宋志明

    父亲宋真,山西省沁县漳源村人。1936年参加牺盟会,1937年4月考入山西国民兵军官教导团,同年改编为山西青年抗日决死队,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决死纵队第二总队二营连政治指导员、营部组织干事、决死二纵队政治部组织科干事,晋绥军区后勤部被服二厂政治指导员,晋绥八分区后方留守处政治指导员,吕梁军分区供给部组织股股长,晋中军分区司令部政治协理员。建国后,历任榆次军分区政治部组织科科长、政工科科长,山西省军区干部部军衔奖励科科长,雁北军分区副政治委员。1961年年5月离职休养。1955年被授予中校军衔,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1988年被授予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宋真同志从青年时代起就积极投身革命,在半个多世纪的革命生涯中,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考验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磨炼。在艰苦的革命战争年代,他先后参加了攻打山西洪、赵敌据点的井沟子战斗、晋东南反扫荡战役、晋西反顽固斗争、百团大战、晋中、太原等战役战斗。他机智勇敢、不畏艰险,深入敌后宣传抗日救国真理,率部拨除敌据点、破袭敌人运输线,配合主力部队,有力地打击了敌人。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特别是在晋西事变和晋绥反扫荡的艰苦环境中,他任指导员同时又代理连长,为配合全团完成战斗任务,他率部队巧妙与敌周旋,智取阎锡军一个连,战后受到团首长通令表扬。由于当时恶劣的战斗、生活环境,曾使他患有多种疾病,但他仍以顽强的革命毅力带病坚持工作,英勇顽强地参加战斗,积累了丰富的政治工作经验,在四零年新军大整军运动中,时任组织干事兼党支部书记的宋真同志深入基层、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被评为全国第二个模范支部。

宋真1955年被授予中校军衔

宋真

曹建军

宋真与夫人曹建军晚年的合影

    母亲曹建军(1919.10—1987.6),又名志坚,河南省新安县城关西街人。早在新安县立女子小学学习期间,她就投身于本县的抗日活动,参加了“青年促进会”、“妇女抗敌后援会”,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救亡运动和建立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1937年12月,随同新安县组成的七十余人“北上抗日宣传队”过潼关、渡黄河来到山西。于1938年1月考入山西新军决死二纵队“随营干部学校”,被分配到纵队司令部任译电员,不久任机要处负责人,并参加了1939年12月“晋西事变”的战斗。1940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9月转业太原市干部疗养院任副院长、党支部书记。1958年调太原市人事局工作。1971年下放南城区坞城路公社。1985年调回人事局离职休养。1965年当选为太原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二等甲级残疾军人,曾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和解放奖章各一枚。1987年6月26日病逝,享年68岁。(资料、照片提供  宋志平、宋志明)

    李渝泉
    父亲李魁年,1915年—1989年,化名林毅。1936年加入山西牺盟会,1937年加入中共并参加了山西新军决死二纵队,历任指导员、连长、民运科长、教导员,参加过百团大战。1942年转入晋绥八分区,先后任太原县抗日县长、清太徐抗日县长、文水县抗日县长等,领导当地抗日武装和群众于日寇和汉奸开展出生入死的武装斗争,打日寇灭汉奸,搞情报反抢粮等等,在激烈的斗争中负过伤。1947年任洪赵县长、土改分团团长。1950年南下四川任金堂县县长,进行剿匪反霸征粮,1954年任绵阳行署任副专员,后调北京,历任北京煤炭工业学院党委书记,北京二机部21局局长,天津605所副所长,太原华北七所负责人,山西省交通厅副厅长,1985年离休。

李魁年

后排右3为李魁年

李魁年与夫人郝富荣

郝富荣2015年荣获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章

    母亲郝富荣,1927年生于山西文水县下曲镇,初中文化。1945年8月参加贺龙中学投身革命,1947年在山西洪赵县参加土改。1950年随大军南下四川金堂,任县妇联副主任,参加了征粮反霸镇反等工作,1953年调绵阳专区办事处工会,1954年在重庆党校学习。1957年调北京通县五所,1963年调入北京二机部档案室工作,1965年调天津605所行政办公室,1974年调到太原二机部华北七所办公室,1982年离休。(资料、照片提供:李渝泉)

    晋绥儿女寻根有感
    吉晓江

    八月秋高气又爽,晋绥儿女还故乡。
    悼念先烈寻遗址,目不暇接纪念堂。
    分局旧址司令部,前辈风彩闪金光。
    4.8烈士惊天地,晋绥边区慨而慷!

吉晓江(右)、李晓滨利用候车时间查看山西地图,进一步熟悉原晋绥行政区域。

在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合影留念。左起:李渝泉、宋志明、李晓滨、郭学工、吉晓江、樊向群、范文、宋志平、任红凌、王端端、甘继林、霍太生。

兴县蔡家崖晋绥军区司令部旧址大门

兴县黑茶山四八烈士纪念馆新馆

    八路、新军、决死队,共产党的好武装。
    日冠、闫匪、顽固派,晋西事变逞凶狂。
    兴县人民勇牺牲,军民团结反扫荡。
    百团大战奏凯歌,猛虎下山青沙帐。

决死队臂章

哈里森•福尔曼(注)拍摄。转自孤舟 新浪博客

    老区百姓感情深,保护遗址费心腸。
    七月剧社忆往事,鲁艺学院谱华章。
    高级法院在此建,窟洞门前细思量。
    抗战、晋绥日报在,枪杆、笔杆两支枪。

吉晓江(右2)向王波询问核实资料中的地点。

兴县高家村《抗战日报》(《晋绥日报》)旧址。吉晓江在父亲吉喆曾任编辑部主任,在这里工作生活。

树还是那棵树,可物是人非,但历史永恒。

    碧村医院叫和平,出生于此泪满眶。
    北坡院里想领袖,蔡家崖上红旗扬。
    艰苦奋斗是传统,人民军队忠于党。
    手捧故土带回川,满腔热血湧胸膛。

吉晓江眼含热泪,鞠一捧出生地的黄土,带走一份思念和感恩,给父母送上一份孝心。

参观中央晋绥分局旧址北坡,吉晓江接受记者现场现场采访。吉晓江的父亲吉喆曾在晋绥分局宣传部工作。

走在父亲当年走过的北坡小路上,吉晓江(左)心中激情震荡。

    情不自禁翩翩舞,晋腔晋调歌声亮。
    心潮澎湃述衷肠,初心二代永不忘。
    父辈足迹定追随,高举红旗向前方。
    子子孙孙代代传,革命精神永发扬。

来到中央晋绥分局旧址北坡,任红凌的父亲叶石曾经工作过的地方,任红凌情不自禁载歌载舞。

激情留言--晋绥儿女,不忘初心!

    注:1944年9月,爱泼斯坦(美国《纽约时报》、《时代》杂志记者)、哈里森•福尔曼(美国合众社、伦敦泰晤士报的记者)、武道(路透社记者)、国民党宣传部的一位官员张湖生、驻延安的美军军事观察组的梅尔文以及卡斯伯格少校(参观八路军前线救护工作的美军观察组军医)一起前往晋绥抗日根据地访问,历时7个星期,行程1600多公里。其间,他们亲眼观看了我八路军120师与地方游击队同日本侵略者的战斗,并拍摄了很多照片。采访结束后,外国记者根据自己的轻身经历和亲眼所见,撰写了一系列中共敌后抗日战场和抗日根据地见闻,哈里森•福尔曼还出版了《来自红色中国的报道》的书籍,向全世界人民和国际社会如实的介绍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敌后抗战实况,引起了极大反响。

|<< << < 1 2 3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特稿:听续大田讲述父亲续范亭将军的故事(组图)
·下一篇:无
·特稿:听续大田讲述父亲续范亭将军的故事(组图)
·特稿:感恩中共毛泽东
·特稿:重走长征路上向“绝命后卫师”致敬(组图)
·特稿:长征路上“半条棉被”的故事——习总书记讲到的(组图)
·特稿:一声“同志”最亲切(组图)
·特稿:赞王树声大将
·特稿:赞王树声大将
·特稿:曾为陈赓大将“保驾护航”的老革命——朱世卿
·特稿:刘志庆解读塘马战斗——《纵论塘马战斗》报道十二(图)
·特稿:秉承中山遗志——对台湾国民党主席洪秀柱妙解中山陵392层台阶有感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瞻仰革命圣地 追寻先辈足迹——我馆展陈工作人员赴瑞
任洪凌:晋绥儿女,不忘初心——记晋绥南下干部二代
特稿:晋绥儿女,不忘初心——记晋绥南下干部二代寻
广东南雄原中央苏区县五年受惠金额达到1.6亿元
杜瑞:听续大田讲述父亲续范亭将军的故事(组图)
特稿:听续大田讲述父亲续范亭将军的故事(组图)
南乡子 初雪
舒国康、竹枝强:感恩中共毛泽东
特稿:感恩中共毛泽东
重走长征路上向“绝命后卫师”致敬(组图)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图说谁参加了叶选宁的遗体告别(组图)
特稿:李讷携家人来毛主席纪念堂深情怀念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怀念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四野后代庆祝抗战胜利七十周年暨纪念进军东北七
特稿:海棠依旧香如故,一代伟人周恩来——电视剧
特稿:走进长春空军航空大学——“啊,摇篮”团纪
特稿:红四方面军第四军子弟联谊会在海军四招举办
特稿:红色工程·感恩行动暨纪念朱德总司令诞辰13
特稿: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我的红军母亲蒲文
特稿:革命后代举行2016新春团拜会(组图)
特稿:纪念萧华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人民大
特稿:纪念龙飞虎将军诞辰百周年座谈会召开(组图
特稿:纪念开国元勋高岗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在京
特稿:社会各界送别百岁老人汪东兴(组图)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
我要啦免费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