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袁永涛,男,汉族,生于1963年6月,1984年7月毕业于“西安外国语学院”英国文学系专业,先后在永昌一中、永昌三中从事高中英语教学20多年。后从事《永昌县志》编撰工作,后调入永昌县委宣传部从事红西路军史料整理研究工作,再调入永昌县旅游局和金昌市委文明办,红西路军永昌战役纪念馆成立后,被组织部门调入红西路军永昌战役纪念馆专职从事红西路军史研究工作。目前是省委命名的红西路军史研究员。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2012年出版长篇小说《天下骊靬》,在港台澳地区引起轰动。2014年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西路军鏖战永昌》专著。先后下“中国共产党历史网”、“甘肃省委党史网”、“中国红色旅游网”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2015年被永昌县委县政府授予“永昌县首批届拔尖人才”。
《西路军鏖战永昌》(三十八)
青春热血祭
一九三六年十二月五日,清晨,前进剧团百余人(另一说有三百余人)在红九军一个班战士的护卫下,奉命从永昌到东寨去慰问红九军军部。西风漫卷,红旗猎猎。
剧团战士们排着整齐的队伍,肩扛手提服装、道具等,教导员廖赤健像往常一样,走在队伍的最前面。今天的队伍里气氛凝重。由于前不久,红九军在古浪峡作战失利,伤亡惨重,全军伤亡两千余人,战斗力损失过半。军长孙玉清负伤,军参谋长、二十五师师长、二十七师政委等都牺牲了。剧团的姑娘们神情严峻,没有了往日行军途中的热情活泼的歌声和笑声。大家心里憋着一股劲儿,到红九军军部,一定要认真演出,重新鼓起红九军指战员的战斗信念和勇气。
初冬的河西走廊,天寒地冻,气温已达零下一、二十度左右。永昌县城东郊,黄土夯筑的土庄子星罗棋布,各不相连,像一座座神秘的堡垒。当时,位于河西走廊的永昌被马家军统治,经济落后,人口稀疏。由于红军上来的快,和马家军天天打仗,再加上马家军长期以来的反动宣传,致使老百姓对红军缺乏了解。
红军前进剧团于一九三三年一月在川陕革命根据地通江县成立,是红军时期的文艺团体之一,著名戏剧家李伯钊担任过剧团的领导,廖承志、朱光等参与过剧团的工作。剧团当时的主要领导有团长周汝功,河南潢川人;政委易维精,四川达县人;教导员兼党支部书记廖赤健,安徽金寨县人,十五岁参加革命,牺牲时刚满二十一岁;导演任弼煌,湖南湘阴人;队长汪贤臣,四川宣汉人。
由于战局瞬息万变,情报传递不够及时,剧团到了东寨,红九军军部经过激烈战斗已经转移,不知去向。周围没有其他红军作战部队,剧团上下陷于极度危险的境地。
突然,战士们发现远处尘土蔽日,冲过来一支骑兵队伍,是军阀马步芳的精锐骑兵——黑马队。马家军士兵头戴狼皮帽子,举着锋利的柳叶马刀,嚎叫着,饿狼似的直扑过来。情况万分危急。剧团领导指挥大家迅速向大路旁的一处夯土庄子里撤退。
这处土庄子叫郭家下磨庄子,庄内有碉楼,共分三层,第一层是院落,四周有用石头砌的围墙;第二层是住人的房间;第三层有四个角楼。庄门门扇厚实,不用炮轰火攻,轻易取不开。庄子的主人早吓跑了。据老红军王定国老人(谢觉哉夫人)回忆,当时剧团和九军派来的武装班共有一、二十条枪,弹药不多。剧团领导认为敌人那么多,很可能把剧团当成了九军部,不能硬拼。趁敌人没有合围,立即派武装班的一个战士去永昌县城天主堂,向西路军总部请求救援。大家决心固守待援,吸引敌人的火力,以掩护九军军部顺利突围。剧团领导号召大家坚决与敌人战斗到底,战斗部署是:碉楼的第一层由身强力壮的战士把守;第二层由连、排干部据守;第三层由易政委一面指挥战斗,一面带领女同志和小孩子们作后勤供应。大家抓紧时间抢修临时工事,把砖头、瓦块、木棍等都运往楼顶,准备弹药不够时用。大家同仇敌忾,决心和敌人一拼到底。
马家军黑马队是一色的黑马骑兵,装备强,打起仗来异常凶猛。他们果然认为眼前的红军是红九军军部的,仗着人多势众,发疯般地轮番猛攻。有的敌人爬到庄外的白杨树上,向庄内和房顶上的红军射击、扔手榴弹,对剧团战士威胁很大。
下午三时,总部派一支骑兵赶来支援。红军的骑兵部队组建不久,许多战马都是从敌人那里缴获来的。马识旧主,敌人一打呼哨,这边的战马驮着红军往敌人那边跑,根本驾驭不住,许多战士被敌人轻松射杀。一部分骑兵战士冲到庄子院墙下,伺机接应剧团战士,但被马家军当了活靶子。政委易维精含着眼泪向红军骑兵战士大喊:“同志们,你们赶快退回去吧!庄墙这么高,跳下去非死即伤,不然既救不了我们,你们也走不了!”
战斗从上午打到下午,敌人还从驻武威的中央军航空队调过来两架飞机,往庄子里俯冲扫射、扔炸弹。敌人越聚越多,敌我力量十分悬殊,剧团战士伤亡殆尽。骑兵救援没有成功,剩下的骑兵含恨退去。
突然,剧团阵地上响起了震耳的战鼓声和嘹亮的军号声。这是不能参加战斗的战友为了迷惑敌人的心智,鼓舞战友的勇气,奏起了军乐,并大声呐喊助威。这是人世界最激动人心的乐章,是战斗的号角,是取得革命最后胜利的序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