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与李淦的妹妹李堃在一起
历史是不会被遗忘的,有的已被刻在了石碑上,有的已载入史册,有的已流传于世,有的已铭记于心...... 还有一些是谁都不愿去提起的,却也不会被忘记。抗日战争时期的那段历史就是像伤疤一样不愿被重提。那段历史会引起多少人痛恨入骨,欲哭无泪;那段历史重现多少的生离死别;那段历史也使一些有志之士抛却家人,愤然选择抗日救亡的道路。
李淦,就是因为受到万里等革命志士的影响,坚定地走向抗战之路的。这一走,走出了一个山东省音协主席,走出了一个深受人民爱戴的音乐家。
李淦,笔名水金。1918年出生在大运河畔济宁的知识分子家庭,6岁时便在父亲任校长的乐育小学读书,1931年考入济宁七中,受一批思想进步的优秀教师李华萱等先生的教诲与熏陶,与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1934年考入济南第一师范,在课外专攻音乐和文艺。在济南读师范的三年里,开始以“水金”为笔名在当时的《山东日报》、《救亡日报》副刊上发表忧国忧民、针砭时弊的诗歌和文章,积极投身于各种民族救亡活动中去。在他看来,音乐要“振奋人心,歌唱进步,反映时代”,正是有了这样的音乐理念和对爱国的热情,1936年仅18岁的李淦,创作了音乐处女作《仇恨燃烧心头泪》,针对国难当头、麻木不仁、沉醉于红灯绿酒中的反动当局,您痛心疾首地在歌中诘问:“国亡无日,山河破碎,谁负这千秋之罪?”饱含激情地呼吁:“血的鲜花开放了,结成了复仇的种子,引发那觉醒的惊雷!”
1937年7月,李淦在济南师范毕业后,回到济宁的家乡。而此时的济宁已被日军占领,卢沟桥事变后,李淦的父亲李寿民对国民党镇压进步学生的行为极为愤慨,公开声明脱离国民党,决然投身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救亡运动中。在与日本人的紧张周旋中,李寿民被推选为“济宁县学生抗战后援会”会长,李淦的家逐渐成为中共地下党进行革命活动的联络点和落脚点。也是在这个时候,李淦成为“济宁县学生抗战后援会”会员,积极参与《抗战新闻》的编辑和出版,进行街头演讲和演出,组织和参与抗日宣传和募捐活动。9月,李淦到城东南贾村小学当教员。在这里,他与地下党员万明里(万里)来往密切,万明里秘密将《解放周报》和《英勇奋斗的十五年》等小册子给李淦阅读,使他对中国共产党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越来越坚定了抗日的信念,在共产党员万里的支持鼓励下,李淦和两个弟弟李鉴、李圭,于1938年1月奔赴延安,踏上了革命之路。
在延安,进入“鲁艺”学习,李淦也开始了音乐创作生涯。1938年11月在安波(刘清禄)的介绍下,他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底,汪精卫公开投降日本,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慨。李淦创作了《谁是乌龟王八蛋》的歌曲,用充满民间风味的辛辣讽刺音调,大胆地揭露国民党反动派卖国投敌的嘴脸,倾诉了对汉奸汪精卫的满腔仇恨。这支歌经战士剧社演唱后,很快在鲁南地区广大军民中传唱开来。
从此,李淦的音乐创作进入了创作高峰期,即使是在马背上、膝盖上也忘不了创作。李淦的歌总是与当时的抗战形势密切联系在一起。抗日军民要保卫胜利果实,他就写《保卫解放区》、《别让它遭灾害》;国民党搞假停战,真进攻,他就写《不要假停战》。1939年,李淦为庆祝十月革命纪念日创作的小歌剧《今日苏联》(苏里词),经战士剧社演出后深受欢迎,很快为其它几个剧团学习演出。《今日苏联》成为当时为数不多,影响却很大的小歌剧。随后,一些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的音乐作品,如《和平的鲜花朵朵红》、《红军是个红太阳》、《文化战士进行曲》(1939年)等被创作传唱。李淦的歌不仅战士们能唱,他还为拥有着抗日热情的小朋友写歌。像《中国的小主人》、《小朋友》(1940年)“莫说我们年纪小,不能显身手,我们要做小英雄,站在最前头…赶走日本侵略者,才能得自由”流行于鲁南地区,深受儿童团员们喜爱。
很多歌曲,是由李淦词曲创作的。有一首《悼歌》(1941年)是由李淦作曲,万里云作词的。歌中唱到:“中原的风暴在怒吼,扬子江的流水在呜咽;南北驰骋,血站敌后已五年,亲爱的战友啊,我们用血写下了悲壮的诗篇……战斗的意志比钢铁还要坚,你们的未竟事业,一定要实现”。1941年为欢迎某军起义归来,李淦创作了《欢迎新战友》。
这时的李淦已经开始形成自己的独特创作风格。经过学习《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他的作品日臻成熟,陆续创作了《红军是个红太阳》(高七词)、《揭穿他的西洋镜》(森森词)、《王洪九,你个“老中央”》(蒙沙词)、《打得你永远不能翻身》等歌曲。
1946年春,在“双十协定”后,迎来了和平民主新阶段,《扛枪拿锄都一样》(王杰词)经战士们传唱,对当时部队整编,解决战士去留的思想状况问题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在革命道路上,李淦遇到了有着共同的爱好的蒙沙(真名王霞岚),他们俩并肩战斗,产生下了真挚的友情,并最终结为伉俪。由李淦作曲,蒙沙作词的珠联璧合之作有十几首歌,《模范战士何永福》、《王洪九,你个“老中央”》、《夏收小调》等歌曲在鲁南和部队文工团流传。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那首《别让它遭灾害》不仅从解放区流传到敌战区,而且得到华东军区司令员陈毅的赞扬,陈老总亲笔给您写信给予鼓励,全国解放后又在电台播放,并在华东军区文艺大检阅中获奖,还灌制了唱片。而这首歌,也是李淦与夫人蒙沙联手作词、作曲的佳作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