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红网贵州黄平2015年8月25日电(吴忠寿、杨通忠)为缅怀抗战英烈,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贵州省黄平县积极与贵州省委统战部对接,经全国台联与贵州省台联联系,台湾原住民议事联盟主席根志优将自己珍藏的36幅抗战时期旧州军用机场图片捐赠给了黄平,弥补了该县抗战陈列馆原旧州机场资料的缺失。
据悉,贵州省黄平县旧州飞机场位于旧州镇王坡寨,距旧州古镇l公里,占地面积2平方公里。1938年10月,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国民党政府为建立西南大后方的防务体系,决定在黄平兴建野战机场。1939年秋,旧州机场开始勘测,1941年动工兴建。1943年,黄平旧州飞机场完成第一期工程并开始启用;1944年,美军提供战略物资和技术人员,中国投入十多个县十余万劳动力,扩建为甲级航空站机场。1945年3月完工。机场在抗战时期为中美空军重要军事基地,常驻著名的美国“飞虎队”(美国第十四航空队)800余人,日起降飞机100余架次,曾发展为西南地区的中心机场。“飞虎队”战机在旧州机场频频起降,先后参加了湘西会战、衡阳保卫战等著名战役,为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全面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也是中美联盟反抗法西斯光辉的历史见证。作为抗战时期贵州重要的军事设施,黄平旧州机场凝聚着10余万民工的血泪和汗水,成千上万的民工为修建机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体现了中华民族共赴国难,不惜舍身救国的牺牲精神。
旧州飞机场旧址原有正跑道长1900米,副跑道长1700米,驻军营房5幢(1500平方米),停机坪1500平方米,油弹库3个,飞机场弹药库(位于东坡飞云崖)12间,机场人力夯压大石碾8个。解放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派人接管旧州飞机场。此后飞机场主要承担黔、桂、湘边界的森林飞播及各类杀虫、灭害任务。上世纪60年代,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决定,除保留正副跑道外,部分垦为农场。
目前黄平旧州飞机场正跑道基本完好,副跑道大部分、停机坪、飞机圈、滑行道及指挥台等设施已被开垦为农田,机场油弹库已损毁无存,现仅存原部分驻军少部份破烂营房,人力夯压大石碾等,机场周边环境正在不断地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