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风,吹来一年一度的建党节。在中国共产党成立74周年之际,零陵区神仙岭社区维稳站的同志与社区民警一起,重走长征路,踏上了阳明山。相传,远古这一地方终年云遮雾罩的无名地,玉皇大帝派太阳神下凡到这里,将随身携带的一盏天灯挂在这—片土地的上空,并把这里命名为“阳明山”。
这是一个酷热的夏天。上午8时,我和社区同事秦树喜等一行四人驱车前往阳明山。秦始皇时期,绕阳明山地域边沿东南侧修了“秦驰道”,1983年沿“秦驰道”建成零(陵)宁(远)公路,我们从零陵沿零宁公路长驱直入,半个多小时便进入五黄公路直通山下,秦树喜举起相机,立即将入山处“阳明山”几个大字收入镜头,汽车便驶上巍峨险峻的阳明山,在蜿蜒曲折的盘山公路上缓缓而行。群山连绵,山峰环立,峰回路转,鸟声作伴,让我们联想唐代李白的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阳明山还有红军长征留下的足迹。1934年,任弼时、萧克、王震率红军长征先遣部队红六军团,来到了宁远跟双牌的交界地——响鼓岭,决定从零陵抢渡湘江。下了响鼓岭,当红军向零陵急进时,国民党湘十五师在新田向零陵行动,十六师在常宁向零陵进发。过了茶林,前面就是零陵县境了,打算在古城附近的蔡家铺强渡湘江,向贺龙同志率领的红三军根据地黔东挺进会师。然而这时情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湘敌“追剿”总司令何键秉承蒋介石之命,率部数万人马,亲自坐镇永州指挥,严密封锁了湘江零陵境内流域沿岸,红军无法飞过湘江去,当红六军团先头部队于8月23日晚上12时抵达湘江南岸蔡家铺时,只见黑压压到处是密密麻麻的敌兵,两岸有利地形全被敌人占领。为了保存有生力量,红六军团立即决定,拟到阳明山地区建立革命根据地,毅然折向东南,经零陵桐子坪,翻过唐公庵,直上阳明山。红六军团到达阳明山后,才知道这里的环境条件和当时周围的形势,很不利于红军在这里立足扎根和建立发展革命根据地。他们在阳明山宿营了一夜,了解了情况后,决定放弃在这里创建根据地的计划,决定走祁阳,冲出敌人的包围圈再定。当他们来到山上的竹嵩岌原地休息时,与国民党一个保安团交火,急向祁阳方向而去,快来到了祁阳的白果市,终于从四倍于红军的敌人包围圈中摆脱了出来,然后急转南下嘉禾,经新田、宁远、道县,折向西到蓝山,接着渡过潇水,进入了广西全州……一声汽车刹车,将我的思绪唤醒,一看,到了一座纪念碑前,我们拍照合影;1996年,双牌县人民政府在竹篙岌修建了这座红军纪念碑。
哪怕外面七月流火,山里却依然是“山中无甲子,寒暑不知年”的清凉世界。登上这高高的阳明山,头脑清醒舒适,心旷神怡。一个多小时后,我们到了万寿寺,海拔1300多米,始建于宋代,明朝时重修,如今的万寿寺耸立在高高的阳明山上,气宇轩昂,睥睨古今,观看红尘滚滚,诉说世事苍茫与纷繁。秦树喜举起相机,抢抓镜头,摄下这山高水秀、林木茂密的幽美景色。七月的风,在阳明山显得异常清凉,我们继续往上爬,主峰望佛台海拔1624.6米,登高望远,极目千里,俯瞰四围,上可达九嶷,下可见衡山,零城冷区和蜿蜒潇湘,尽收眼底。
下山的路上,坐在汽车里观赏绿水青山,那鸟语花香的趣味真是美妙。山高谷幽,石怪峰奇,森林茂密,树种繁多,松涛和鸣,秀竹滴翠,流泉飞瀑;鸟语花香走阳明,我们在山水历史跋涉间有了越来越多的人生回忆,历史、山水、家谱、人物、风情,在我笔下融会贯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