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官庄烈士陵园纪念叶诚忠等烈士纪念碑。尹德勤 摄
叶诚忠等烈士纪念碑碑文。尹德勤 摄
在那硝烟褪尽时,让我们返回到阳澄湖畔,在那芦苇深处找回那“青松”的足迹;让我们从泛黃的照片中,找回那“青松”的笑容;让我们从苏中的净土里,找回那“青松”的忠骨;让我们从现代京剧中,找回那“青松”的挺拔。
“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挺然屹立傲苍穹,八千里风暴吹不倒,九千个雷霆也难轰……俺十八个伤病员要成为十八棵青松”,这是革命现代京剧《沙家浜》中伤病员被困在阳澄湖芦苇荡坚持斗争的群体英雄写照。在被誉为“十八棵青松”的伤病员群体中,有一位英雄排长叶思中。而他的生活原型叫叶诚忠。
靑纱帐走进视野,如梦的英魂映红了晚霞又慢慢地变成了绿色。一群身着布衣,脚穿草鞋的人们,渴盼着自由和幸福,从五湖四海走来。他们用生命的激情点燃了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把黑夜映染得浪漫而辽阔。灵魂与梦幻瞬间成为可视和可闻,仿佛英雄排长叶诚忠又跃入眼帘,迈着铿锵的脚步走来,勿需拥抱,勿需握手,因为您铮铮铁骨的身驱像一棵挺拔的靑松,足以让思绪风起云涌……
仿佛又见到您在“江抗”队伍中英勇杀敌,血战黄土塘、夜袭浒墅关火车站、火烧虹桥机场,被称为猛打、猛冲、猛杀的“三猛”虎将的场面——
张家浜围歼战,您跳入冰河,与群众并肩顶住大桥,为冲锋部队开辟了通道;强攻桐梧镇,您单身冲进敌群,夺取机枪,横扫顽敌,烧毁日军汽船;
血战杨沟楼。您右手负伤,左手挥舞大刀。劈死血债累累、罪大恶极的日军小队长萨一岛,当地军民称您为“常山赵子龙”;
无锡八士桥头,突然遭遇6名日本侵略军,您举起驳壳枪,左右开弓,将这些小鬼子全部撂倒,英名威震敌胆。沙洲十一圩、鹿苑、后塍三角地带,连续3次伏击打得敌人晕头转向。
火烧桐歧庙。您避开日军的火力,率领尖刀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强占制高点,把日军压到镇中的桐歧庙里,然后点燃干柴,烧得日军鬼哭狼嚎。桐歧庙成了三十多个日本侵略军的火葬场。
您率部队在江南敌后纵橫驰骋,被誉为“江阴老虎”使敌人闻风丧胆。
您奉命转战江北,开辟江都、高邮、宝应敌后抗日根据地而血溅大官庄。
1944年1月5日晚上,北风怒吼,大雪纷飞。时任一营副营长的您所属的五十二团奉命主攻大官庄伪军据点。营长陶祖全不幸中弹牺牲。在“为营长报仇!” 声中,您率领战士继续冲向敌营。在接近敌堡时,一颗罪恶的子弹击中了您的胸膛,瞬间英雄的热血染红雪地,血的鲜红,雪的洁白,相映生辉。“我是个孤儿,党就是我的母亲,新四军就是我的家”。您的遗言践行了对党的诚和对新四军的忠。
鲜血染红的旗织终于在大官庄上空飘扬,胜利的歌声《我们勇猛地跟进》在大官庄广为传唱。
为永远记住英雄的名字,新中国解放伊始,中共宝应县委便作出决定,把大官庄命名为诚忠乡,大官庄附近的安乐镇则被命名为祖全乡。
一把“芦荡火种”发展成燎原之势的史实将永远留在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史册中,而那首曾经家喻户晓的“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的嘹亮赞歌,也将一代一代传唱下去!
心灵的虔诚化作怀念的歌声,即使地平线离我们越来越远,怀念的歌声也将离我们越来越近,成为一种永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