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2014年3月到6月,用110天的时间自驾走完了中央红军的长征路线。
详情请察看中红网:走杨成武长征路,祭红四团英烈魂http://www.crt.com.cn/news2007/News/tgjx/1533094656JJH4HI171ADE29I2GG83.html
从沿途11个省、市、自治区对红军长征纪念设施、遗迹的保护程度看,大多数地区十分重视,原有设施得到了保 护,也新建了不少纪念红军长征的设施。不少地区把红色旅游与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相结合,使革命传统教育溶入现代人们的休闲娱乐活动之中。
但是,也有一些地区对红军长征的纪念设施建设、维护工作重视程度不够,致使一些具有革命传统教育的场所、遗迹显得破败不堪,有的已经到了即将灭失的地步。
今年是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结束80周年。本文不论述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也无意对一些地方政府提出批评,只是以图文方式把自己认为做得不够好的现状展现出来,能引起有关部门和地区的重视是最大心愿。
有比较才有鉴别。我所见到的各地纪念红军长征的设施状况详情请在“后海九号”的博客中察看: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2638795944_3_1.html

图一:江西省信丰县古陂镇毛泽东旧居遗址
距古陂镇约3公里的毛泽东宿营地杨坊村陈家祠堂(史料称“金田高”)现已岌岌可危。
江西省信丰县古陂歼敌是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后的第一仗,也是突破敌人第一道封锁线的地方,但这里无任何与其相关的纪念设施。 详情请察看:http://blog.sina.com.cn/s/blog_9d48d4a80101r6hw.html

图二:江西省信丰县古陂镇毛泽东旧居内部

图三:湖南省道县红军渡口遗址纪念碑隐于垃圾中
当年红军在道县(道州)浴血奋战,上万红军牺牲在这里,潇水也是红军长征出发后渡过的第一条大河。
详情请察看:http://blog.sina.com.cn/s/blog_9d48d4a80101rel1.html

图四:湖南省道县人民政府所立的红军渡口纪念碑

图五:道县人民政府所立的红军渡口纪念碑上,三排字竟有四处错误:一是日期不对,且十八日的“八”还是改过的;二是耿飚没有授过衔,哪来的将军?三是抢渡而不是“抡”渡;四是潇水而不是“消”水。

图六:道县潇水河边红34师师长陈树湘之墓
陈树湘是中央红军长征后第二位牺牲的师级指挥员(第一位是洪超),在红军血战湘江时指挥部队掩护中央纵队突围后负伤被俘,苏醒后扯断露在体外的肠子而壮烈牺牲!敌人将他的头颅割下在道州示众。
陈树湘烈士的墓碑似临时安放在这里,没有墓穴,周围杂草丛生,垃圾遍地,老鼠成群。
令人欣慰的是,韩伟之子韩晶晶集资,于2014年底在这里新建了陈树湘烈士纪念地。

图七:道县潇水河边陈树湘烈士墓
详情请察看:http://blog.sina.com.cn/s/blog_9d48d4a80101rel1.html

图八:湖南省道县牛路口乡豪福村红军抢渡湘江指挥部旧址。
这是座私人老屋,简陋的“湘江战役豪福红军指挥部旧址”的牌子是房主人自己挂的。
1934年11月25日,中革军委在禾塘(道县新车乡新屋村)召开会议,作出 “南北两路分别从道县和永明进入广西,分四路纵队从兴安、全州一带抢渡湘江”的军事决策(史称“禾塘决策”)。对这个战略转移方向,会议争论异常激烈。毛泽东等人极力反对这一决策,使得“湘南争论”达到高潮。
当年中央机关、红军总部和军委纵队离开禾塘,经寿佛圩进至靠近湘桂边境的牛路口乡豪福村宿营,并在此村设立红军抢渡湘江指挥部。
现在,“禾塘决策”旧址已不存在,豪福村红军指挥部旧址也即将塌毁。

图九:残破不堪的豪福村古建筑

图十:无论从建筑规模还是建筑风格看,豪福村曾经有过辉煌。如果对村子进行修整,应该是一个很不错的古村落,与红军指挥部旧址相结合,发展旅游业应当有前景。
详情请察看:http://blog.sina.com.cn/s/blog_9d48d4a80101rfvj.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