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钦,1926年5月出生,浠水县巴河镇青鲜村人,1944年参加新四军,任新四军司令部金库管理员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由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给抗日老战士叶钦。
抗日战争进入白热化的一九四四年,也是日寇残害中国人民最猖狂最残忍的日子。这个时期,浠水县巴河镇更是狼烟四起,日军红部驻扎在这儿烧杀奸掳,无恶不作,并在巴河设立了日伪浠水县政府、维持会、警察局,横行乡里,欺压无辜。此时,日伪勾结,狼狈为奸,将巴河方圆百里搞得鸡犬不宁,老百姓死里逃生,受尽凌辱,苦不堪言。
时年十八岁的叶钦,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毅然报名参加了新四军。
叶钦,生于一九二六年五月,浠水县巴河镇青鲜村人。一九四四年参加新四军,一九四五年六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介绍人刘顺鼎、张永桥),一九四六年在中原突围战斗中与部队打算后离队回家。
听说抗日老战士叶钦夫妇还健在,我如获至宝,甚是高兴,先后三次驱车前往浠水县中医院和叶老的家中进行采访。走近叶钦老人,尽管他已是九十岁高龄,除了微驼的背和走路有些跛拐的双腿外,身体硬朗,谈起他抗战的那段经历,便激动不已,记忆犹新,吐字清晰,在一旁帮着回忆的老伴闻淑明(现年九十一岁,她是闻一多先生的嫡系侄孙女,一九四七年与叶钦结为伉俪)和蔼可亲,聪慧健谈。
一九四四年春季,当时还是一个热血青年的叶钦,与其他五位同乡(其中四男两女,连他共六人)一起报名参加了新四军,所属中原军区独二旅第四团,跟随李先念、郑位三、陈少敏(人称陈大脚)的部队在浠水、黄安(今红安)、礼山一带与日军作战,部队大仗不断,小仗天天打。
说起布衣秘密,叶钦老人有些激动。入伍后,部队转战到黄安驻扎,叶钦被调往司令部担任金库管理员工作。金库,抗战的命脉,为部队作战提供吃、穿、住、行的有力保障。那时,金库没有固定的场所,随时都要准备着战斗转移,工作人员就将粗布制成衣裳,把两块银元摞在一起,再用针线缝合在衣服的夹层里,一个挨一个,密密麻麻地缝好后穿在身上,作战前还将部分装有银元的布衣分发给连以上干部,这样便起到了金库分散转移和给部队打散后急补的作用。特别是在大热天,衣服捆绑在身上,还要裹得严严实实,每一次行军作战下来,遍身都是红一块紫一块,磨出了一个个血茧和血浓泡……
直到一九四六年在一次中原突围的战斗中,叶钦与其他三位战友一起被打算后掉队,其中一位河北战友李平(司令部政治处组织科长)与叶钦一起来到巴河,李平在叶钦家里修养了一个多月后,由叶钦筹借一些钱粮和衣物,并托人打点关系弄来一张通行证,将战友李平安全送出巴河回到他的家乡。
谈到这里,叶钦老人诙谐地笑着说:“成天背着笨重的军饷,没日没夜地跟随部队转战,我是一个不扛枪的抗日战士。”不错,正是有了叶钦,和象叶钦这样不扛枪的战士,他们用生命保护了新四军的金库,这才使抗日战争得以顺利进行,最终将日本侵略者打了出国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