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教科书将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之间对中国的侵华战争,称为“日中战争”。将非正义的侵略战争笼统地称为战争,这不仅是日本对其侵略历史的掩饰,更是对二战受害国人民感情的严重伤害。从日本教科书上诸如此类的描述,看不出日本当局有对二战给世界人民造成的伤害,有一丝丝反省,倒是在不断的掩盖、淡化其侵略行径,直接误导日本国民,造成越来越多的日本人,不知或知之甚少日本侵略历史。
“战争”一词在辞海中解释为:“为实现一定的政治和经济目的而进行的武装斗争。是人类历史出现阶级以后的社会现象。是阶级间、民族间、国家间、政治集团间矛盾斗争的最高形式,以暴力手段反映政治实质。战争包括正义和非正义战争两类。”那么,所谓的“日中战争”至少有两个方面与战争范畴不符。一方面,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是非正义战争,将“侵略战争”偷换成“战争”,是偷换概念的基本逻辑错误。另一方面,战争不等同于屠杀,日本在中国的暴行,大大超出战争这一范畴。因此,“日中战争”的托词,不仅不正常,更是站不住脚。
日本当局反复声称,要将日本变成正常国家,却不知日本不正常在何处。日本的不正常在于对历史的反省异于常识,异于同类。日本与德国一样,曾经是法西斯国家,都给世界造成惨绝人寰的灾难。1970年的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访问波兰,面对华沙犹太人殉难者纪念碑下跪。1995年6月,德国前总理科尔继勃兰特之后跪在以色列的犹太人殉难者纪念碑前。同样是二战轴心国的日本,与德国的反省态度相距甚远,不但没有对二战行为做出深刻反省并付诸于行动,反而一再“拜鬼”并玩弄文字游戏,企图掩盖日本在二战时犯下的滔天罪行。
与此相类似的伎俩,还有:日本当局用"事变"掩饰挑衅,用“防卫装备转移三原则”掩饰“武器出口三原则”。用“防卫装备”掩饰“武器”,用“转移”掩饰“出口”,日本当局用文字游戏,弱化自己的丑陋行径,已经不是新闻了。
日本当局行为应该有底线,否则不仅失信于世人,也会殃及本国民众。今年3月11日,是日本大地震核泄漏事故三周年。日本政府当时号称要努力控制核污染,让人民重返家园的承诺却是一阵风,日本民众至今未能真正回归家园。由此可见,日本当局于内于外言行不一已成家常便饭。这不得不使人心生疑虑,日本当局如此一意孤行,不仅仅是限于一届政府统治的政治需要,更是重燃军国主义,打破当今世界和平的政治、经济格局,重演欲征服世界的闹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