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红色联播>>正文
特稿:词韵诗风诉心声(组图)
2015-03-30 14:59:32
作者:徐纪新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1970年夏天我与母亲到石家庄干校探视父亲留影

    石家庄滹沱河畔有一个小村庄,当年称之为杜北公社东营大队,村北的小清河流水潺潺,小河两边的防风林郁郁葱葱……文革中有一天,大队广播说河滩地里来了一位中央领导视察,让民兵紧急集合承担警戒任务,后来才知道这是中央文革小组组长陈伯达到此为《红旗》杂志干校选址。

    文革中的《红旗》杂志很神奇,总编辑陈伯达飞黄腾达,跃身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文革小组组长,编委关锋、戚本禹成了中央文革小组成员,红极一时、不可一世,当然多数人是倒霉的,副总编辑邓力群、胡绳、范若愚被打成刘邓反动路线的忠实执行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其他编委会成员也一起跟着被批斗,我的父亲徐荇身为编委、文艺组组长,自然也在批斗之列。

    1969年春天,按照陈伯达的指示,《红旗》杂志只留少数几个人编杂志,将受审查和没问题的所有工作人员统统送到石家庄郊区东营大队的“五七干校”,一边检查,一边劳动,一边进行所谓的“斗批改”运动。

    父亲刚到干校,同胡绳、邓力群等人一样都属于重点监管对象,干喂猪这样的脏活儿累活儿,行动自由也受到限制。1970年夏天我与母亲第一次到干校探亲,父亲就是在去石家庄制药厂拉喂猪用的泔水途中请了一会儿假,与我们在白求恩墓前合了个影,然后又匆匆回去拉排子车。看着父亲那样的处境,乐观豁达的母亲在上面那张留影上留下了少见的愁容。

    艰苦的干校生活,苦中也能找到乐。1971年9月随着林彪出逃摔死在蒙古温都尔罕,陈伯达垮台,《红旗》杂志五七干校的政治环境日渐宽松,大家开始读自己有兴趣的书,一部分人还兴起了一股做诗热,领军人当推胡绳,父亲是积极参与者。

    胡绳在下干校之前,从他被批斗、被劳动改造时就暗自吟诗作赋。1967年在机关被迫扫楼道时曾赋诗一首:“不待鸡鸣破曙光,朝朝拥彗出前廊。/和风稍借三分力,夜雨微滋四角墙。/ 功未到时尘不去,学无止境路还长。/忽报东方红一曲,惊天震地有华章。”在那样恶劣的处境下都能写诗,到干校后必会“诗兴大发”。

    干校开始流传的诗作,一般都从乡村景色写起。1972年春天胡绳做诗道:“簌簌槐花拂面香,绿荫成盖暖风扬。/田坪如画埂如矢,麦浪频翻穗吐芒。/疲马犹知思大漠,壮怀岂尽付流觞。/为祛旧惑重开卷,偶赋新诗待插秧。” 父亲则写词和道:“春来早,风物渐开张。柳絮绵绵犹忆雪,榆钱槐花送清香;催插早秧忙。”“早出工,晚出工,朝望晨曦暮望虹,秧耘日见葱。/舒心胸,坦心胸,沐浴阳光和雨风,顿成禾一丛。”

    忧国忧民的秀才们不可能只说风景,不议国事,针砭时弊的诗还是破口而出。胡绳对文革中轮番表演的那些跳梁小丑喝道:“泛起沉渣积垢,筑坛拜将称雄。/跳梁小丑一窝蜂。/破鞋充压寨,王八作先锋。/ 窃国乱军本性,谣言诡辩家风。/机关算尽总成空。/昙花真瞬息,草露泣寒虫”。父亲则极其痛恨猖狂一时的派性,写道:“伺官以为聪,/捕影煽风,/唇枪舌剑睚眦中。/顺友逆仇惟派性,/原则无踪。/辨术也稍通,/歪理重重,/断章取义自英雄。/粪土山头高过别,/大局忘空。”

    上世纪70年代初,我几次从陕西回北京探亲,父亲都不能回家团聚,都是我去干校探视,言谈之间,经常离不开诗。记得有一次我说在社会上流传着郭沫若写给毛主席的一首诗:读书卅载探龙穴,云水茫茫未得珠。/知有神方疗俗骨,难排蛊毒困穷隅......父亲听后哈哈大笑,立即纠正说:”这哪是郭老的诗?你们弄错了,那是胡绳给中央写检讨时附上写的诗。”得知我在工厂当宣传委员,父亲嘱咐我千万不要写长文章,并念出胡绳写的一首诗:“长文拖沓水无油,老妪诵经人尽愁/ 闻道有碑称无字,一言不着得风流”。

    父亲年轻时做过语文老师,背诗的能力很强,有一次父亲全凭记忆在我的笔记本上写下了胡绳《得家书》一诗:“老妻念我早还家,为报寒窗菊有华。/阶下玉簪潜吐蕾,盆中铁树漫抽芽。/ 南溟合展垂天翼,东郭休培避世瓜。/覆水坳堂舟一介,年年咫尺是天涯。”一笔一划全是繁体字,边写边讲解,听的我都有些眼泪汪汪,我猜——父亲也是想北京的家了。

    后来我看出版的《胡绳诗存》,其中收录了他在干校时期写的20多首诗,其中许多首我都熟悉,因为在干校听父亲念叨过。父亲在干校8年,诗作也不少,写农田劳作就有:《减字木兰花•种水稻》、《蝶恋花•磨镰待割》、《西江月•谷场上》、《长相思•耘秧》、《卜算子•拔稗草》、《菩萨蛮•秋收冬夺》、《浣溪沙•脱粒机前》、《清平乐•扬场》、《沁园春•夜巡谷场》、《渔家傲•棚房自搭》等等,几乎样样农活都干过,算是一个老农民了。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特稿:多位新四军老战士相聚 挺纪念抗战(组图)
·下一篇:无
·特稿:多位新四军老战士相聚 挺纪念抗战(组图)
·特稿:多位新四军老战士相聚 挺纪念抗战(组图)
·特稿:第25届全国(郑州)红色收藏品交流会圆满闭幕(组图)
·特稿:茅山新四军纪念馆社教部人员赴镇江市博物馆观摩学习
·特稿:井岗峰——致毛泽东
·特稿:井岗峰——致毛泽东
·特稿:广安党性教育感染民族地区干部学员(组图)
·特稿:两当县城关小学少先队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活动(组图)
·特稿:两当兵变纪念馆开展花卉养护工作(组图)
·特稿:整洁、靓丽、畅通、安全、有序——两当兵变纪念馆多措并举迎接两当兵变83周年(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徐纪新:词韵诗风诉心声(组图)
特稿:词韵诗风诉心声(组图)
特稿:多位新四军老战士相聚 挺纪念抗战(组图)
多位新四军老战士相聚 挺纪念抗战(组图)
李学叶:多位新四军老战士相聚 挺纪念抗战(组图)
特稿:多位新四军老战士相聚 挺纪念抗战(组图)
第25届全国(郑州)红色收藏品交流会圆满闭幕(组图
温新建:第25届全国(郑州)红色收藏品交流会圆满闭
特稿:第25届全国(郑州)红色收藏品交流会圆满闭幕
学生凭吊英烈岂能“自由行”
习仲勋会见原中顾委副主任薄一波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到毛
毛泽东称习仲勋:“你比诸葛亮还厉害”
毛主席“粗话”欣赏
习仲勋与儿子近平、远平
习仲勋生平年表
毛主席语录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富平习仲勋陵园(组图)
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纪念堂怀念老人家(组图)
特稿:首都各界隆重纪念毛主席诞辰116周年活动在京
9月9,李讷、毛新宇等来到毛主席纪念堂(组图)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
特稿:参加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集锦(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
特稿:华国锋年年到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组图)
纪念毛主席诞辰114周年 原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特稿:邵华遗体告别仪式(组图)
 
中 国 红 色 旅 游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建议使用分辩率1024*768浏览本站,16位以上颜色,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
冀ICP备05003408号
E-mail: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