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看过五十年代中期的黑白电影《平原游击队》里,主要传奇英雄人物游击队长李向阳,在抗击外来侵略的日寇中有计谋有胆略,威猛勇敢,带领一支游击队神出鬼没,出其不意地打击消灭敌人,端炮楼、炸军车,使日寇闻风丧胆,表现了中华儿女为了民族太义,不怕牺牲,勇敢战斗的英雄气概……
其实在海南抗战时期,也就有个像“李向阳”似的真实英雄人物——符志行。他足智多谋,胆大心细,作战机灵勇敢,性格豪爽,被海南人民称为“海南的李向阳”。
悉闻近期海南即将拍摄电影《符志行》,塑造刻划这名海南抗战的英雄人物;翘盼已久,这是海南琼洲大地一件大喜事。
令人扼腕痛惜的是,2013年这名海南身经百战的抗日大英雄,就像星落天河,因病去逝,离开了人间。但他的爱国主义和勇敢战斗的精神,永远铭记在海南人民的心中。
在此,少不了载录下他抗战时期几次战斗的经历……
公元1919年,符志行出生于原临高县清平乡(和庆)美迎村,他家是村中大户,也是一个破落的封建家庭。父亲符进气是个医生,抗战时期是作战医院的院长。母亲李华生是个农民,抗战时期是大南区联络员、站长,1941年9月被捕牺牲……
1936年符志行在海口府城岭南大学附中琼崖分校毕业后,又赴省城广州岭南大学学习,有才华和少年气盛的他也开始接触革命,追求真理的爱国热情,成为一名进步青年。“七七”事变后,为了宣传抗日,他与进步发传单标语,他想认识到,要建立一个繁荣富强的新中国,只有革命,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冲破那黑暗的社会。于是他参加了党的外围组织“读书会”。不久,广州中山大学的学生发起组织“广东青年抗日先锋队”。这一创举,很快扩大到广州各院校,并成立“抗先队”总部,推选廖承志同志担任总队长。他所在“读书会”的所有成员都加入“抗先队”组织。从此,他坚定步入了抗日救国的征途。
1938年6月,日军南下,广州告急。岭南大学准备迁移到香港。他不愿在国家危亡之际当逃兵,通过“抗先队”的关系转学到广东农专,以便继续参加“抗先队”的抗日宣传活动。日军占领衡阳后,北上交通中断了。因此,“抗先队”总部决定按区域动员大家回自己的家乡参加抗日工作,那时,海南只有他一个人,便由总队长廖承志同志介绍他回海南参加抗日工作。
他顺利回到海南,琼崖特委领导冯白驹和林李明同志见到他时特别高兴,冯白驹同志对他说:“你回来太好了,海南的革命工作正需要象你这样的人。那大地区是海南西路的战略要地,物产丰富,兵家必争之地。但多年来因这个地区的大地主多、封建统治势力比较强,一直是一片空白。你的任务是立即回去组织宣传工作队,宣传抗日,为今后部队行动和建立抗日根据地打基础。为了开展抗日工作,他就动员林照光、卓伟健、符铭恩同志组成抗日宣传队深入到各乡镇进行宣传活动,并争取在国民党儋县清平乡长吴景山的支持下组织成立了抗日后援会,还发展了一批义务宣传员,宣传抗日的积极分子。
1939年5月5日军进占那大那天起各乡的广大群众就自发起来参加围攻那大。由他带领宣传队和抗日后援会积极与国民党各乡政府联系,发动群众参加抗日。由于当时广大群众和国民党的儋临县政府也主张抗日。因此,他第三大队来到那大地区活动后,围攻那大的群众斗争便进入高潮,在以第三大队为主力带动下,从11月21日开始投入战斗。和祥、清平、洛基、淘江和南丰等乡镇参加围攻那大的群众多达三、四千人,其中有几百支步枪,几千支粉药枪。
那时,在那大的日军有100多人,加上100多人伪军,共200多人,敌人虽然武器精良,但围攻的声势浩大,他很快发动群众破坏公路、通信电线,并对那大全面封锁,驻新州的日军不敢前来增援,使驻那大的日伪军成为孤军,慑于军民的强大威力,不敢反击,不得不在12月5日深夜突围。从那大乘夜出逃的日军,在东成至长坡途中,又被儋县党组织领导的群众武装截击,被击毙日军官一人,死伤多人。伪军中队长以下80多人,步枪60多支,数千发子弹和军用品,全部被他带领的第三大队俘虏、缴获。
那大被攻克后,他领导第三大队的军威大震,很多青年积极要求参军,仅那大镇的参军青年就有20多人。同年12月中旬,为了党交给的任务,他便调离部队,留在当地参加建立大南区抗日根据地的工作。
大南区抗日根据地,是以那大为中心的临高、儋县交界地区。其中包括:和舍、和民、和祥、兰洋、清平、洛基、淘江和南丰等乡镇。这里是西路的山区,丛林交错,物产丰富,被誉为海南的粮仓;加之那大又是琼西的重镇,居交通要道,故成为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
大南区(后简称木排根据地)是中共琼崖特委在抗战初期建立的西路根据地。大南区的建立,为琼西的抗日斗争和解放斗争创造了有利条件,是琼崖独立总队第四支队和临高县、儋县民主政府长期坚持对敌斗争的堡垒。大南区的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不怕流血牺牲的英雄事迹和前仆后继的革命斗争精神,为临高县、儋县的革命史写下了最光辉的一页。
1939年12月,琼崖独立总队第三大队攻克那大后,琼崖特委决定在那大至南丰纱帽岭地区建立大南区抗日根据地,他与谢凤安、王茂松组成临时党支部,谢凤安任支部书记,负责开辟工作。
不久,日军以重兵占领那大,琼崖特委只好改变原打算以大南区为根据地的计划,于1940年1月在澄迈与临高相邻的美合山区建立根据地;特委、独立队总部和特务大队等南迁到美合,这样一来,大南区便成为美合根据地的前哨。
大南区是块纵横只不过800多平方公里左右的地方,范围虽然不算大,为了便于开展工作,特委安排王茂松同志到南丰抓点,他和凤安同志留在原地工作。大南区各乡村居民,绝大多数是讲临高话和客家话的,讲儋州话的很少,而凤安同志只会讲儋州话。他四出下村进行宣传活动,群众组织起来了,大南区的整个形势有了变化,凡是有群众组织和夜校的村庄,夜幕来临抗日歌声嘹亮,抗日宣传活动搞得热火朝天,轰轰烈烈。这时抗日斗争的声势很快就震动了日寇,日寇先从大南区所在地周围的红色村庄开刀。敏解、武教、武侯、太尧等村也被烧了,幸亏群众早已纷纷上山,虽然没有伤亡,但财物损失很大。
对于形势的日趋恶劣,特委指示尽快组织建群众开武装,进行武装斗争。经大南区委研究,以“卖牛买刀打日本”为口号,动员党员带头,发动群众献枪、买枪,并强制收缴地富分子的枪支,组织锄奸队和乡抗日自卫队。有了群众武装,首先反击了日寇对革命村庄的摧残。动员人民武装和革命地区群众,在他的率队下一夜之间把和庆至和舍约20公里的公路上的甩的桥梁、电线杆、电线全部破坏。与此同时,组织一些人到和庆、和舍日军据点附近放枪扰乱。为了节省子弹,群众买些电光炮(鞭炮)燃放在煤油筒里爆响,吓得日军不知怎回事而龟缩在据点里不敢出来,只盲目打枪壮胆子。日军为修复桥梁和电话线,用了很多天时间,还派兵到公路巡逻、放冷枪。由于他带领抗日武装队伍经常在夜里进行破坏扰乱,弄不日军日夜不得安宁。为此使日军更加恼火,经常进村进行烧杀寻求报复。为了防止敌人对群众的伤害,他安排在能监视来敌的高山上设岗放哨,由儿童团轮流值班,山岗上树一支树杆为信号,发现敌人就倒树报警。这样,纵然日军经常进村围剿,也一次次扑空。此外,自卫队还在一些山路安装一些曾用来伏击野猪的土炮,使敌人一踩到机关就会丧命,吓得屁滚尿流。
1941年1月20日,特委、总队部、特务大队和伤病员、儿童团学员等1000多人到达那大南区。为了保密和安全,他和其他同志动员妇救会、青抗会和儿童团进入一等战备状态并封锁消息。保密工作做得很好,住地离公路干线不到1000米,特委、总队部和特务大队等停留四天时间,直到离开,敌人仍一无所知。
1942年4月14日,琼岸独立总队第四支队在大南区成立。支队长马白山,政委陈青山;第一大队长潘江汉,政委陈岩;第二大队长符志行。符志行身担重任,开始走上艰难危险的抗日前线。第二大队是以大南区为基地与日寇进行战斗的。大南区抗日根据地,是以那大为中心,而那大乃海南西路日军的战略要地,驻在重兵,此外,大南区的和舍、和庆、洛基、南丰等乡镇均驻有日军,交通方便,出动十分容易。符志行第二大队的优势是:一支土生土长的队伍,熟悉地形,加上有广大群众的支援和有深山密林的掩护,能攻能守,利于积极防御。只要扬长避短,就能弥补武器装备的落后。他想,作战还必须凭勇敢和计谋。
他担任第二大队长以后,在战场上和日寇结下了“不解之缘”和闻听丧胆。自从1942年上半年开始直到日军无条件投降,第二大队和凶狠的日军打过多少次仗,因当时没有逐一记录,他已记不清了,但对那些打得比较激烈的、获得比较大战果的,还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第二大队成立不久,符志行率队驻在孔教村。有一天刚吃过早饭,群众来报告,日军来了。第四中队长王乃策来问怎么打?他连忙下令:“大家赶快摆开,摆开就打”。因为部队都是新兵,一下子全乱了套,不知如何摆开才好。他突然想到作战有正面、侧面之分,便令四中队从正面阻击敌人,他带第五中队从左侧出击。那时,只是向敌人开抢的方向打,不敢接近,无目标放枪,盲目乱打了一阵。不久,日军的枪炸大作,四中队的传令兵来报告:“正面阻击的战士都钻进山里了,怎么办?”好汉不吃眼前亏,他连忙命令撤退,刚从阵地上撤下来,敌人的枪声突然停了,群众来报,敌人已经逃走了。这时,他才意识到:皇军并不可怕,也是怕死的。后来才得知,来敌只有二、三十人,被打死打伤6人。
经过这次交战,他集合队伍做了简短的总结,坚定和激发大家对敌斗争的信心和勇气。他又考虑到日军不甘于失败还会卷土重来,便把队伍转移到马南村去了。不出所料,下午一点多钟,日军又来了,估计是和舍日军联合和庆日军一起来寻畔的。他果断令中队正面阻击,四中队长王乃策带一小队和大队部驳壳班从石平村绕到敌人背后包抄,结果来敌不过四、五十人,见被包围掉头就跑。因为不敢走大路,拼命往石平村的后山钻。这是一片雨林地带,荆棘丛生,他带四中队二、三小队穷追不放,想不到堂堂皇军被追击得他惶逃跑,狼狈不堪,在林中有被荆棘撕破了的军服碎片,有拖走死伤人员留下斑斑血迹,敌人被打死打伤多人,缴获三八式步枪3支。
他第二大队的武器很落后,多数是些土制步枪,有的有时打不响;有的一条就卡壳,战士们不得不准备一根根硬木做的小木棍,卡壳时把木棍敲进枪筒里去把弹壳带出来。“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唯一办法是从敌人手里夺抢来改变我们的武器装备。有些地方工作的同志见到他就问:“你们第二大队什么时候枪给我们看看”。他一听,心里就不是滋味。主力东征后,歼敌缴枪的捷报不断传来,这更增强了设法打缴机关枪的决心。他这个人自尊心很强,常想:就是抢也要抢回一挺日本机关枪给大家瞧瞧。
据地方同志来报,驻和舍的日军每天都有一辆军车载日军到巴总村前面的公路监督民工修公路,车篷上架有一挺机关枪。
这是个好消息!他连夜带几个驳壳班的同志去侦察地形,选伏击地占。首先从和舍镇附近一直走到巴总村前面,发现所有公路两旁的树木全被日军砍光了,唯一可以埋伏的地方只有巴总桥东侧靠小河的一小片茅草丛。茅草只有一米多高,离公路不到三米,勉强可以埋伏10人左右。而后面是一条河沟,河沟上去是一片稻田。可是这样的地形,只能打赢,不能打败,打败就无路可走。别无选择,只有破釜沉舟,背水一战。
他回来躺在床上碾转反侧,一直在想:这个地方最多只能埋伏10人左右,敌人人多,武器好,且在五六百米的地方有从和庆方面来监督劳工修路的敌人;阵地离和舍也不远。援兵很快就能赶到。再是地形很不利,埋伏的地方离公路太近,隐蔽不好很容易暴露目标。这是对伏击不利的一面。而打的是伏击战,先发制人,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主动权掌握在手里,速战速决,打闪电战,这才是优势。
天蒙蒙亮,吃过早饭,他就从驳壳班和两个中队挑选10名敢打敢拼、身强力壮的战士组成突击队。他做了简短的动员,并提出约法三章。在把敌情、地形情况和作战计划说清楚以后强调:“每一个人都准备好一棵手榴弹,我先打司机,敌人的车一停,就往车上投手榴弹。动作要快,手榴弹一爆炸,不管他三七二十一大家一齐冲上去,抢到机关枪就赶撤退。为了不暴露目标,埋伏时不准吸烟;不准走动,要小便就地扒在地上解手;不准说话、咳嗽,即使蚊虫咬也要忍着”。
天亮以前,他带突击队就进入了阵地。那天正是和舍集市,赶集的群众三五成群,从阵地前面走过。从那大去海口的车辆也不断奔驰而过。因靠近小河,蚊子、小虫多极了,脸上、小腿被叮肿成一个个小疙瘩,又痒又痛。但他和大家都咬紧牙关忍着,不敢挪动。夏日骄阳似火,晒得汗流浃背。但他和突击队员坚持挺住。
上午九点多钟,放监,哨的战士跑来报告,有一辆军车从和舍开来,有多少人不清楚,只见敌人在驾驶室上架有两挺机关枪。他果断命令:“大家都准备好,不管有多少人,进入阵地就打。我的枪声就是命令,听我的枪声一响就往车上投手榴弹,手榴弹一响就冲上去”。军车下坡时减慢了速度,刚进入阵地,他举起驳壳枪对准司机的脑袋:“呯!呯!呯!”连打了三发。汽车“嗄吱”一声即停了下来,司机被打死了。那时快,突击队手中的手榴弹一齐飞向车上的敌人。“轰!轰!……”一阵巨响,顿时硝烟弥漫。车上的敌人被炸得死的死伤的伤,乱成一团。在敌人还没有清醒过来的时候,他与突击队员冒着浓烟冲出阵地,扑向敌人。个个都如猛虎下山岗,有的把刺刀刺向敌人,有的与敌人肉搏。有人见一个敌人扛一支机关枪跳下车往后走便立即追赶。不知谁说:“车上还有一挺机关枪。”驳壳班的许不海立即跳上车去夺机关枪。刚纵身上车,手中的驳壳枪就被敌人踢掉了,当跃身去抓机枪时,敌机枪手紧紧抱在怀里,死也不放松,日本兵个子大,许不海被日本兵压倒骑在身上双手狠狠掐脖子,脸色发青了。在这紧要关头,突击队员陈嘉兴马上跃上车,脱下日本兵的钢盔,不顾手榴弹会爆炸,对准日本兵脑袋狠狠一砸,把这个日本兵砸个脑浆四溅,鲜血直流,抱走了机枪。待部分逃敌清醒过来以后,便回过头来扒在地上反击。他和几个战士正面牵制敌人,令驳壳班几个同志从左侧迂迥。当敌人发现驳壳班的战士时,便掉转枪口反击。他趁机立即冲上去,敌人措手不及,三个被他打死,有个受伤的撤腿就跑,走不多远,被驳壳班的同志补了一枪。这时,不知是谁,缴到个像乌龟壳的东西,认为没有用丢在路旁,他忙捡来一看,原来是一支手枪。被打死的敌人是有一个是军官。在巴总村前面监工的日军是从和庆方面来的,听到枪声便跑步前来救援,边跑边放枪,他立即命令突击队迅速撤出了战场。
这一仗,打得干脆利落。缴了一挺机关枪,五支步枪,一支手枪,一箱子弹和一些军用品。十几个鬼子,除跑掉四五个以外,全被歼灭,这是一次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斗。巴总缴机关枪以后,在临儋边界地区的日军,把第二大队视为眼中钉,到处寻找符志行的第二大队决战和报复。
1942年7月初,他带部队在和民乡北吉村驻扎,驻在和舍的日军得知以后便来进犯。上午10时左右,来敌便从北吉村前面的大路向他的驻地发动进攻。机枪、迫击炮、步枪以密集的火力向前哨和村里倾射。
他派第四中队一小队在村边早已挖好的防御工事阻击,其兵力除在各村口警戒外,作机动使用。为摸清敌情,他从村前的右侧以小树林人掩护进行观察。他发现只有30多个日军在村对面的高地上摆开阵势打枪开炮,不敢向发动进攻。他认为这是敌以火力试探虚实,在弄不清实力之前不敢行动。于是,为了迷惑敌人,他先令四中队一小队机枪班先向敌人扫射一排子弹,让敌人知道正面防御阵地有机关枪。之后,命四中队的二、三小队接防一小队阵地,一小队带机枪班从右侧以小树林作掩护绕到敌人的左侧打击敌人。没想到敌人并非平庸之辈,其左侧的监视很快就发现了开枪报警。敌人发现他右翼部队后,即重组阵势进行抵抗。他带领五中队从敌人的右侧进行包抄。当敌人发现他右侧部队以后,不敢恋战,立即撤退逃走。他看要追击敌人还得走过一片水田,地形对他不利,只好罢手。但敌人并没有死心,过不了几天,他带队伍迁到能仁驻扎后日寇又前来挑衅。来敌有五、六十人,是和舍联合和庆驻军来的。7月12日中午。他和战士们刚吃完中午饭枪就响了。这是敌人与加强班的哨兵交火开的枪。
他令第五中队副中队长郭壮强带领第三小队进行阻击,并到前面了解情况。见来敌不少,打消耗战不利,决定诱敌深入进行伏击。他命令王乃策带领第四中队从村后山撤退,过稻田后即在小路的两旁埋伏,待敌人追击走进稻田小路将要上岸时再开枪射击。四中队撤完后,又命令五中队长王大洪带一小队做后卫,并亲自带五中队二、三小队假装慌张逃走。日军果然追了上来。引敌进入稻田小路后,敌人突然停止追击,从稻田退回对岸,然后朝他与撤走的方向开枪开炮。他命令不准回击,等待敌人过来。但敌人打了一阵就撤走了。此后,他又率队伍在新会、文溪等村打了好几仗。
根据和祥乡抗日自卫队报告,驻在和祥据点的日军,每天都有一辆军车满载讨伐队去那大方向进入清平根据地扫荡。为了打击其嚣张气焰,他决定伏击这批敌人。1942年8月中旬,他选择在麦契树附近高地进行伏击。因地形限制,他命四中队一小队长符代吉带领小队和机枪班在高地上正面截击敌人,驳壳班作为突击队在前面埋伏。其余兵力在高地后面的树林集结待命。
上午9点左右,一辆军车载着40多名日军进入阵地以后,符代吉带领的一小队机枪步枪一起射击,加上驳壳班的第一轮手榴弹,一阵轰响后即把军车打瘫了。车上的敌人死的死伤的伤,没有受伤的日军很快跳下车散开,用三挺机枪和两门掷弹筒进行反击。战斗非常激烈。他令四中队两个小队从右翼进攻,五中队支援四中队一小队,加强火力。因公路旁的树木全被砍光了,敌人火力特别强,无法冲出去消灭敌人,只能借树林掩护,打击敌人。战斗从9点多打到11点左右,枪声、炮声、手榴弹的爆炸声相互交织,浓烟四起,打了两个多小时。因地形有利,加上有树林掩护,只靠些被砍后的小树根作掩护抵抗的敌人全无招架之力,被打死30多人,只剩10多个敌人和用一挺机枪进行抵抗。为消灭残敌,他指挥一小队长符代吉带领该小队冲出去,以便在驳壳班的配合下消灭敌人。符代吉带领机枪班冲在前面不幸被敌人击中牺牲。这时,从那大满载日军的三辆军车赶到了,他看敌强我弱,无法解决战斗,只好令五中队长王大洪带一小队作后卫,集中全力抢救牺牲和受伤的战士撤出阵地。
1942年9月22日,接到从那大得来的情报说,日军将有一辆军车从海口运货回那大。他便和政委张诚军分析,从海口到那大最快也要在下午两三点钟才到达那大,那定由他带小中队一小队和驳壳班30多人进行截击。23日天亮以前便在离阵地20米左右的林中等候,派出监视哨兵,发现货车从桥对面过来时再进入阵地。下午3时,一辆满载着货物的货车从桥面驶过来,正在减速上坡时,他率队伍立即占领阵地迎头痛击。驳壳班冲出去只几分钟的时间,解决了战斗。押车的4名日本兵全被打死,缴三八步枪4支。车上的布匹、杂货、香烟、月饼,给战士们带来了中秋节的欢乐。
美合事变时,特委的电台丢失了,为了恢复与党中央的联系,急需解决电台问题。四支队队长马白山指示第二大队袭击那大日军电台以解决燃眉之急。所侦察了解,日军电台位于那大东北角,与日军军部距离约千米左右,有30多名日军看守,附近还驻有50多个伪军。电台设在平房内,四周有铁丝网围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