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的英勇民族抗争。习近平同志指出,“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这些正是中华民族独特气质风范在抗日战争中的集中表现和升华。
(一)彰显了捐弃前嫌、共赴国难的胸怀气度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一个分裂的民族是容易遭受外侮的民族,一个团结的民族是不可战胜的民族。中华民族素有深厚的凝聚力和强大的向心力。“血浓于水”,“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这是中华儿女对民族感情至高无上理念的生动表达。面对外敌入侵,中华儿女总是万众一心、同仇敌忾,与民族的敌人浴血奋战,留下无数令人荡气回肠而壮美的爱国史诗。习近平指出,“抗日战争使中国人民空前团结起来,使中华民族焕发出巨大凝聚力和旺盛生命力。” 空前的民族团结局面正是中华民族精神爆发的表现,尤其是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表现了捐弃前嫌、共赴国难的胸怀气度。从九一八事变起,中国共产党从民族生存大局出发,以民族利益为重,以抗战大局为重,不计前嫌,表现出卓越超群的智慧和海纳百川的胸怀,紧紧把握历史重要关节点,促成了以国共两党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为引领全民抗战的一面旗帜。国民党也从实施“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到加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顺应了民心,顺应了时代潮流。国共两党不论过去有多深的历史积怨,都可以在民族大义和爱国主义的旗帜下携手合作。
抗日战争中,面对凶残的日本法西斯,海内外炎黄子孙不分阶级、不分阶层、不分党派、不分信仰,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结成了由中国共产党所倡导和领导的、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了空前的民族团结和全民抗战局面。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八年抗战参加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来的各阶级、各政党、各派别、各军事集团,虽然也为各自的利益斗争过、磨擦过,有时甚至矛盾十分尖锐,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却始终没有破裂,各党各界,团结坚固,四万万众,坚决抵抗。这真是“举国鼎沸兮,全民总抗战”,从而使中华民族能够在异常艰苦的条件下坚持持久抗战,直至取得最后胜利。
(二)坚守了威武不屈、含笑玉碎的民族气节
日本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是一场企图灭亡全中国的战争。生存还是毁灭,独立还是亡国,要自由还是当奴隶,是每一个中国人都不得不面对的严峻问题。中华民族是坚贞不屈的民族,是有气节重节操的民族。“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中华民族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威武不屈是中华民族对侵略者的唯一回答。面对野心勃勃、欲壑难填的侵略者,中国人民愤然而战、慷慨赴死,以“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豪迈,抱定中华民族不可侮、“临难勿苟免”“尽节用命,视死如归”的决心,表现出中华民族的正气、骨气与胆气,砥砺着中华民族“血战到底的气概”,坚定着中华民族“光复旧物的决心”。抗日军民或沥血孤营,或横刀敌阵,或裂身银汉,或碎首沙场,或毁家纾难,或宁死不屈。死事的惨烈,慑匪寇而泣鬼神;人格的崇高,动苍穹而震寰宇。“面对敌人的炮火勇往直前,面对死亡的威胁义无反顾,以血肉之躯筑起了捍卫祖国的钢铁长城,用气吞山河的英雄气概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 伟大的抗日英烈、众多英雄群体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左权、彭雪枫、杨靖宇、赵一曼、赵尚志、马本斋、李林、张自忠、佟麟阁、赵登禹、戴安澜、郝梦龄、冯安邦、李家钰、武士敏、高志航……狼牙山五壮士、马石山十勇士、刘老庄八十二烈士、四行仓库八百壮士、宝山姚子青营,以及所有为保家卫国流血牺牲的抗日将士们,他们是祖国的英勇战士、人民的优秀儿女、民族的钢铁脊梁,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民族的尊严,坚守了民族气节。
(三)张扬了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毛泽东曾自豪地说:“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 中华民族是勤劳勇敢的民族,是英雄的伟大民族。素来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从不畏惧强敌,从不惧怕残暴。日本军国主义的野蛮侵略,激起中国人民的奋勇抵抗。抗日战争异常惨烈,中国人民同仇敌忾、共赴国难,铁骨铮铮、视死如归,奏响了气壮山河的英雄凯歌。英雄的中华儿女为了祖国统一富强,为了民族兴旺发达,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浴血奋战,展示出我们民族的坚强品性和高尚人格。忻口会战前,第九军军长郝梦龄下定“不打败日本,决不生还”的决心,会战中,他亲临前线指挥作战,为国捐躯。襄东战役,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亲赴前线指挥,身遭数处重创仍振臂高呼杀敌……抗日军民用鲜血书写誓言,用民族壮举展现民族魂魄,表现了“男儿欲报国恩重,死到疆场是善终”的豪迈。抗日战争中,中华儿女与武装到牙齿的日本法西斯进行了一次次惊心动魄的殊死较量;浴血奋战14年,惨烈至极,演出了一幕幕威武雄壮的活剧。这种气吞山河、气贯长虹的英雄气概,在抗日战争的每一个阶段,在神州大地的每一个角落,都有惊天地泣鬼神的壮烈场景和生动表现。中华民族不畏强暴、不怕牺牲、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伟大精神,中国人民英勇不屈、生命不息、抗敌不止,令残暴的日寇惊叹又胆寒。拥有这样无畏的战士和人民的中华民族,是不可战胜的。
(四)坚强了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
战争,从来都是意志、精神与信念的较量。历尽沧桑、饱受磨难的中华民族,面对不可一世、骄狂凶残的日本法西斯,从没有被吓倒、压倒,仍然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战斗力和创造力,靠的就是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靠的是把民族自信心与自尊心化为全国人民保家卫国的共同意志和必胜信念,铸成全国人民抵御强敌的铁壁铜墙。在极为困苦的条件下和十分险恶的环境里,在日寇残酷围攻下,中国人民靠着坚强的意志和非凡的韧性,靠着百折不挠、永不屈服的精神,坚持着艰苦卓绝的斗争。没有枪炮,就用大刀;没有粮食,就吃草根;没有衣服,就赤膊上阵……阵地,得而复失;战斗,往来拉锯;战局,时好时坏……无论怎样的艰难凶险,无论怎样的艰苦卓绝,都不能动摇抗战军民的战斗意志。他们知道,在一个凶残野蛮的侵略者面前,除了战斗,别无选择;他们深信,只要坚持战斗,百折不挠,我们国家及我五千年历史之民族才能屹立于世界。
毛泽东高瞻远瞩地指出:“全中国人民手执武器走上了民族自卫战争的战场,全中国的最后胜利,即中华民族自由解放的曙光,已经发现了。” 中国的爱国军民和有识之士认为,抗战时期不容否认地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独特的最伟大也最神圣的时代。在这时期内,不惟高度发扬了民族的优点,而且也孕育了建国和复兴的种子。既承先,又启后;既革旧,又徙新;既抵抗外侮,又启发内蕴的潜力。无论生活多么艰苦困顿,精神却激昂而亢奋。他们深信,抗战不但能够胜利,而且必将带来中华民族复兴的机运。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充分证明,中华民族作为一个爱好和平的古老民族,并不畏惧侵略和牺牲,她有决心有能力在亡国灭种的“最危险的时候”,扶大厦于将倾,挽狂澜于既倒,救祖国于危亡,并昂首阔步迈向伟大复兴。
抗日战争,中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用鲜血和生命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惊天动地的伟业”,铸就了伟大的抗战精神,升华了伟大中华民族精神。充满无限生机活力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在伟大复兴征程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和力量源泉。
附:抗日战争升华了中华民族的高尚爱国情怀
当一个民族的生存受到极大威胁的时候就是其爱国主义、民族凝聚力爆发的时候。中华民族精神经抗日战争而升华,源于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更激发于日本帝国主义变本加厉的侵略和压迫。由于日本军国主义的野蛮侵略,中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民族灾难,中华民族面临着生死威胁,中华文明面临着严峻挑战,这是中华民族全面而深刻的危机。也就是说,日本的全面侵略使中国面临着亡国灭种危难,民族面临着继绝兴灭的抉择。抗击侵略、救亡图存是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共同选择和坚强意志。中华民族的高尚爱国情怀也在抗日战争的烽火硝烟中得到锤炼、丰富和升华。
(一)深化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自我意识。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培育起来的群体意识,是全民族共同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的综合体现,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从爱家、爱乡到爱国,千百年来的文化传统一脉相承,中华儿女为捍卫民族至高利益而一往无前,舍生取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正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高度概括。爱国主义在抗日战争期间表现得更强烈、广泛和持久,更具战斗性,它超越了阶级、阶层、政党、地方实力派和不同军事集团的常规范畴,其最高层次和其他层次在抗日问题上找到了有机结合点,使爱国主义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它比“忠君报国”的民族英雄如岳飞、文天祥拥有更宽广的爱国胸怀和使命感,比狭隘民族主义的爱国主义如义和团拥有更理智而科学的爱国行动。
中国人民深信,牺牲才能救国,才能换取中华民族子孙万代的独立自由;中国人民坚信,奋斗牺牲的中华民族一定能够争得民族独立、国家兴盛。这样的爱国情操将国家的荣誉、尊严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为了国家可以“杀身成仁”;这样的爱国情操将民族的利益、兴旺发达作为奋进的号角,为了民族可以“舍身取义”。 全国人民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义无反顾投身到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洪流之中。中华儿女把祖国和民族的命运与个人的生命价值融为一体,赋予爱国主义新的时代意义与内涵,表现出空前高涨的爱国激情,肩并肩,手挽手,冒着敌人的炮火,走上民族解放战争的最前线,为救国家民族于危难而前仆后继。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到处涌动着波澜壮阔的抗日洪流,掀起民族自救的巨浪,在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都被迫发出最后的吼声,自觉地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乃至最宝贵的生命,践行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铮铮誓言。
(二)激发了舍生忘死、愈挫愈奋的爱国热情
“面对民族存亡的空前危机,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像火山一样并发出来。全体中华儿女众志成城、共御外侮,为民族而战,为祖国而战,为尊严而战,汇聚起气势磅礴的力量。” 日本侵略者铁蹄所到之处,烧杀淫掠,无恶不作,生灵涂炭,十室九空,军国主义的暴行令人发指!中国人民的苦难惨绝人寰。抗日成了全民族不同阶级、阶层、政党、派别、各军事集团的共同信念及判断是非的标准。由于抗日战争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悟和团结的程度,从而最大限度地唤起了全民族的危机意识和使命感,中华民族觉醒实现质的飞跃,形成了最广泛、深厚而热烈的爱国力量与行动。从日本法西斯的铁蹄践踏中国土地的那一天起,爱国官兵、农民、工人、青年学生、知识分子和其他群众便自发组织起来,与日本法西斯展开了血战。“誓死不当亡国奴”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的共同呐喊。中华儿女、炎黄子孙,举国上下,万众一心,用血肉筑成了一座侵略者不可逾越的新的长城,英勇无畏抗击着侵略者。中国人民抱定了“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的决心,抱定了血战到底、抗战到底的信念,谱写了无比惨烈又壮丽辉煌的爱国主义篇章。正规战与游击战、前方与后方、武装与非武装、公开与非公开、军事与经济、文化等手段,密切结合,特别是敌后战场的广大军民广泛开展伏击战、破袭战、地雷战、地道战,燃起了人民战争的熊熊烈火,使日本侵略军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灭顶之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