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重的开国领袖之一,他是脚踏实地一步一步一个脚印的从平凡走向伟大,他的伟大之处就在于没有走任何捷径。
1898年11月24日,刘少奇出生在湖南长沙城西宁乡花明楼炭子冲的一户农民家庭,他和普通农民家的孩子一样,在家乡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1913年考入宁乡县第一高等小学玉潭学校;1916年考入驻省宁乡中学和明德中学;1919年春天自告奋勇地带领同学到北京参加“五四”学生运动,随后报考了北京大学等几所名校并被录取,因为学费昂贵、学制较长未能入学;1919年考入河北保定育德中学留法勤工俭学预备班学习一年,因为筹集不到昂贵路费未能成行;1920年经长沙船山学社贺明范校长介绍,考入上海外国语学社留俄预备班学习并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到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旅俄支部负责人。
1922年夏,刘少奇留俄归国后到上海国际赤色职工工会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工作,受时任党中央总书记陈独秀派遣,回湖南协助毛泽东、李立三领导安源工人运动并取得胜利;1925年离开安源赴广州、武汉筹备全国劳动大会并组建中华全国总工会,先后当选为秘书长、副委员长、委员长;1927年4月起当选为中央委员;1928年3月赴天津指导北方局工作并担任北方局负责人;1928年6月在莫斯科召开的党的“六大”当选为中央审查委员会书记;1929年3月任中共满洲省委书记;1930年8月出任“中国工人代表团团长”,赴莫斯科出席赤色职工国际工会第五次代表大会,在会上发言并推选为执行局委员,会后留驻莫斯科工作一年;1931年9月回国后历任中共江苏省委书记、中华全国总工会委员长、中央苏区执行委员、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劳动部副部长、中共福建省委书记;在红军长征途中历任红八军、红五军中央代表,红三军政治部主任,作为中央政治局后补委员出席了遵义会议,在会上坚定支持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中央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后,刘少奇临危受命北方局书记、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原局书记、新四军政委、华中局书记,为建立华北、华中抗日根据地,重建新四军、打击日本侵略者做出了卓越贡献。
在抗日战争紧要关头,毛泽东向盐城新四军频频发出30多份加急电报,催促刘少奇回延安筹备召开党的“七大”;1942年3月20日,刘少奇从盐城启程,历时9个月,行程3000里,穿过103道敌伪封锁线,于12月30日回到延安,在1943年3月20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被推选为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央组织委员会书记、中央研究局长。无可置疑,刘少奇的地位是历史形成的,他在中国革命的关键时刻临危受命、迎难而上、披荆斩棘、力挽狂澜,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党员的拥戴、组织的信任。
二、刘少奇当选国家主席民心所向。文章说“刘少奇为毛泽东立了大功,毛泽东论功行赏,回报极为丰盛:毛泽东准备把这个国家交给他。英国元帅蒙哥马利访华时问毛泽东谁是他的接班人,毛说:‘很清楚,是刘少奇。他是我们党的第一副主席,我死后就是他。’”这里要说明的是,蒙哥马利是1960年5月访华,刘少奇于1943年当选党中央副主席、1959年当选国家主席。
文章说:“一九四五年党中央在延安召开“七大”,刘少奇在会上热辣辣地夸奖毛泽东。”“刘少奇做修改党章的报告,毛泽东被他表扬了绝不下一百次。”“‘毛泽东思想’是刘少奇这个母亲生出来的。”以上这些评价都是借题发挥、恶意中伤领袖的人格。刘少奇代表中央作修改党章报告,这并非个人对领袖的夸奖,这是白纸黑字的工作报告,完全是例行公事。刘少奇在党的“七大”修改党章报告,提出把毛泽东思想作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都是执行党的决议,不是个人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