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健豪伫立在甲板上,凭栏远眺。啊!浩渺无际的大海,时而碧波万顷,时而狂涛数丈,她顿感心旷神怡,高兴极了。时令中已入冬,寒风阵囝,但葛健豪凝视着海天,忘却了酷寒。她似乎在沉思着什么,心潮与海潮一样,汹涌澎湃,充满激情。蔡和森一行,特别是有蔡母随行出国留学,在社会上引起轰动。当时,湖南学子出国“人数为各省之冠”。湖南《大公报》发表文章宣称:“近来吾湘学界向外发展的势头很大,法国、南洋两方面去的人颇多,这是吾湘一点生机。”“就我最敬佩的有两位:一是徐君懋恂(徐特立),一是蔡和森的母亲,都是四五十岁年纪的人,还远远地到法国去做工读书,真是难得哩!我们做青年的应当如何勇猛精进,莫为那两位窃笑道:‘你们到底不行吧!’”
“勇猛精进”的葛健豪,以她年过半百还出洋留学的仁举,在中国留学生史上写下了动人的一页。
经过数十天漫长的航行,葛健豪等于1920年2月抵达巴黎。随后,葛健豪与蔡畅、向警予等就读于蒙达尼女子中学,蔡和森则进了蒙达尼男子中学。他们在蒙达尼一边读书,一边在工厂或帮人打工磨豆腐,开始了勤工俭学的生涯。
在法期间,葛健豪刻苦攻读,格外勤劳,每天数她起得最早,睡得最晚,终于过了法语关。她擅长中国刺绣,经常以所赚之钱,资助他人,她支持蔡和森和向警予自由恋爱,支持蔡畅与李富春结成伉俪。她接受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学说,并参加了1921年2月进驻公使馆请愿的斗争。她在蔡畅生下小孩李特特以后,又一边坚持勤劳俭学,一边充当贴身保姆,为女儿、外孙女忙个不停。
1923年秋,葛健豪结束了4年留法勤工俭学的生涯,抵达上海,返回祖国。
“革命母亲”的晚情
上海,曾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当时,蔡和森,向警予都是党中央的重要领导人。为了让儿、媳全力以赴投入革命,她主动承担起抚育孙辈的担子。
葛健豪是个事业心很强的人。1925年夏,她在长沙又创办了一所“平民女子职业学校”,并被公推为校长,她不惜用儿子蔡麓仙(在省港罢工中牺牲,当时未告之蔡母)的抚恤金,为学校添置了两部缝纫机,并救济生活困难的学生。“马日事变”后,这所学校又被反动派给破坏了。
大革命失败后,大江两岸腥风血雨,刀光剑影,葛健豪毫不畏惧,辗转奔波于长沙、武汉、上海之间,掩护儿女们做革命工作,不知老之将至。直到蔡和森被党派驻共产国际、向警予在武汉牺牲、蔡畅去了中央苏区后,她才回到老家,带着孙辈们定居金田桥石板冲,自己种菜,清贫度日。
1931年,蔡和森在广州主持广东省委工作期间,由于叛徒顾顺章的出卖,不幸在香泄被捕,后壮烈牺牲。党组织决定暂不把噩耗告诉葛健豪,怕她一时承受不起。抗日战争时,蔡畅在延安担任中共中央归委书记,无暇照料母亲,党组织派人把葛健豪的孙儿孙女送到苏联学习;周恩来、叶剑英到长沙时,曾指示将“革命母亲” 葛健豪接出去,另作妥善安排。但葛健豪为了不给组织上增加负担,婉言谢绝,坚持和长女庆熙住在乡下。此时的葛健豪已垂垂老矣,党组织就按月汇给生活费,让她安度晚年。
“革命母亲” 葛健豪于1943年在永丰镇金田桥石板冲病逝,终年78岁。临终前,她还一直不知道儿子已经为革命壮烈牺牲。葛健豪留下了她闪现着高风亮节的最后遗言。
1943年,毛泽东得知蔡母逝世后,提笔写了“老妇人,新妇道;儿英烈,女英雄”的挽联。“母仪是式,亮节高风”,这是许德珩对“现代孟母”葛健豪的由衷赞美。
弘扬蔡母精神 申报中华母亲节 http://www.ldsf.com.cn/html/hongyangcaimujingshen/ 中央电视台 走遍中国—女杰之乡 http://xiyou.cntv.cn/v-051e454e-5bf2-11e0-bb76-001e0bbafa7a.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