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红色联播>>正文
特稿:辛亥百年话迁都
2012-08-10 16:49:22
作者:袁刚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收藏】 E-mail推荐: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改革向纵深推进,迁都之议也随之兴起,近些年来屡见将我国首都由北京南迁长江流域的议论。
   
    而百年前辛亥革命建立民国政府时,就建都问题也曾有过激烈争论,当时报刊发表过许多文章就建都某地之利弊进行陈述论辩。众所周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力主建都南京,而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势力则非要留都北京不可,两派为此争得几乎翻脸,当时名流如章太炎及社会各界人士也都在报刊上各陈己见,最后经过反复论证,临时参议院几次表决,临时政府还是由南京迁到了北京。但也有人认为武昌以其首义作为民国首都应当仁不让,另外,还有暂时建都上海、天津之议。国民党北伐成功,初虽有“宁汉之争”,考虑过定都武昌,但随着蒋介石的得势,1928年重又将民国首都定在南京,北京改名北平。1949年共产党推翻国民党政权后,首都又迁回了北京,但也曾有定都西安之议。
   
    民初建都争论考虑的多在政治层面,是利益之争。当今迁都之议则更多地从经济层面考虑,谋划国家的发展战略。在辛亥革命百年纪念之际,我们抚今追昔,比照前辈和今贤的议论,也就迁都问题谈谈看法。
   
    一、超大型都市北京作为首都已是不堪重负
   
    为什么要迁都呢?中华人民共和国自1949年成立,定都北京已有60多年,首都北京天安门早已成为国家的象征,从孩童时代就唱“我爱北京天安门”,长大又唱“雄伟的天安门”,在很多人心目中,首都北京已具有神圣地位,迁都简直不可思议。
   
    历史上北京也曾经辉煌,在古代中国王朝的后半期,辽、金、元、明、清,北京一直是帝国政治中心,建都已近千年。其地形胜,向北可控扼满、蒙,向南得抚育华北、中原。元明清时以京杭大运河连通南北,东南财赋得以源源不断地北运,长城一线得以滋补坚守。经过数百年不断的经营,北京成为帝国政治心藏,成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近代鸦片战争后虽历经沧桑,渐呈残破,但共和国建立之初权衡再三,还是选择了北平,恢复了北京旧名及其首都地位。
   
    1949年的北京只是一座百万人口的消费性城市,城市功能设施各方面都相当落后。成为新中国首都后开始发展工业,市政府长期把发展经济作为中心工作,经过60多年的建设,现在北京已成为功能齐全的超大型国际性都市。
   
    然而,问题也来了。规模超大,不堪重负!据统计截至2010年,北京市常住人口已达两千万,其中户籍人口1246万,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726.4万,加上其他一些无法统计的、短期流动的等,其总数早已突破两千万。搞得北京房价奇高,房租奇贵,交通拥堵,人们在享受高度现代化生活的同时,却也有诸多不便和烦恼。政府行政也出现了效率低下,想管也管不好的困扰,光应付全国各地来上访的群众,就忙得不亦乐乎,警察是超负荷地工作,高层领导也神情紧张。
   
    按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的人口目标,到2020年北京市总人口规模应控制在1800万人左右,这个指标实际上早已突破。如果说是指户籍人口,也很快就会突破,因为近几年北京市新增户籍人口每年都突破50万,按这个增速还能够撑多少年呢?况且以户口来计算人口毫无意义,因为有很多外地有钱人在京置地买房,没有户口他们照样生活着。户口这东西本来就很不合理,现正议论改革,外来业主们也琢磨着总有一天会取消户籍,自己一家将融入首都呢!穷人租房蜗居的更是不计其数,这是因为特权城市北京的畸形发展,在北京打工挣钱相对容易些,白领蓝领工作都好找些,于是乎不管是穷人还是富人都往北京涌,挡也挡不住。
   
    过度扩展使北京在水、电、能源、土地等资源各方面都难以承受,中央也要求北京市政府拿出切实措施解决拥堵乱象。市政府只好向无户籍的外地人口开刀,今年8月勒令关闭30多所农民工民办学校,目的就在于驱赶他们离京还乡。但这对外地人特别是是农民工极不公平,首都建设离不开农民工,他们的子女难道只能做留守儿童,随父母来京连上学的权利都没有?
   
    首都北京成了特权城市,河北有一考生在网上发帖抱怨,被河北省包围的北京、天津高考分数比河北低100多分,农民孩子奋力学习也考不上好大学。河北全省都无一所重点“一本”大学,好大学都扎堆在北京,有钱有势的家长为孩子前途着想,千方百计做“高考移民”,北京能不人口膨胀吗?
   
    看病也得往北京跑,因为好医院也都扎堆在首都。光解放军医院从301排到309,个个都是设备最好的,何况还有“2”字打头的军区医院,还有海军总医院、空军总医院、武警总医院、二炮总医院等,个个都比江西省任何一所最好的医院条件好,那病人又怎能不往北京跑呢?怪不得凡医院周围的房租都飙升,尽是照顾病人的亲属,这些人能赶他们走吗?
   
    医院多且设备条件又好,则在高干病房住院的离退休老干部也多,这些人谁也不敢赶他们走。北京又是高官扎堆的地方,党政军高干大多配有公车,交通能不拥堵吗?高校多毕业生也多,2011年北京高校毕业生约23万人,相当于一座中小城市的人口,他们也都想留在北京享受特权,一个公务员职位好几百人报考,就业问题又拉起了警钟。
   
    中国自周秦以来都是以政治权力调配全国资源,政治统治中心的首都受到各路诸侯贡奉,地方财赋都要集中于首都,首都拥有特权,能在天子脚下居住的人自然也能沾光。但各方贡赋坐吃山空,首都也承受不了,唐朝长安因黄河三门峡阻断漕运,皇帝只好带着百官经常往洛阳“就食”,被讥为“逐粮天子”。
   
    由于现代化的铁路交通,现在北京倒不致于“逐粮”,但“饮水”却日渐困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定的现代标准最低人均水资源量为年300立方米,但中国整个北方地区都很难达到,是严重缺水地区,北京属严重缺水城市,目前实际年均用水量约36亿立方米,而可利用水资源仅为26亿立方米,每年有10亿立方米的缺口。解放以来北京修了许多水库,如十三陵、官厅、密云水库,但赶不上日益增加的人口的需要,光日常生活用水,就占去北京用水总量约一半。天津在改革开放之初“引滦入津”,这对日益扩大的大天津也只是杯水车薪。目前京津唐地区的水资源形势已十分严峻,天津靠海尚有点办法,北京则境况堪忧。为此国家投巨资修南水北调工程,把长江水北调,但整个华北都缺水,农业用水要优先,北京又能分到多少呢?我看与其耗费巨资“引水”,不如“逐水”而居,把首都迁到有水的长江流域去,一劳永逸地解决水资源不足的困境。这也是借鉴我国古代先民的智慧,因水而迁都的故事殷商时就有,宋朝君臣定都南北运河与黄河交汇的开封,考虑的就是水利之便,从此彻底告别了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汉唐故都长安,我们从《清明上河图》上看到的是宋都汴梁赶超汉唐的繁盛景象,若还留恋长安,其可得乎?
   
    古城北京除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外,并无其它什么资源优势。作为千年古都历史文化名城,北京本应珍惜妥善保护,印度独立时为保护古都德里,在其旁边建新德里。新中国成立定都北京时,古建筑专家梁思成教授建议在通县建新北京,将古都完整地保存下来。但当时一穷二白,开国领袖听不进去,一头扎进故宫之侧的中南海,至今仍没出来。革命者对“封建旧物”也看不起,要破旧立新,发展工业,北京由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发展现代交通,把古城墙和许多牌楼都拆了。梁思成教授多次呼吁不起作用,但他抗战时写一封信请美国不要轰炸日本古都奈良,却能起作用。现在为建高楼又在拆四合院,古城面貌不再,其诚可哀也!以中国之大,又如何不能保存好一个千年古都!
   
    古都风貌的破坏是不可恢复,让全世界都感到惋惜。辉煌的经济社会扩展也使古都面目全非,不堪重负。和汉唐故都长安一样,北京因过度发展而导致资源枯竭。资源过度输入又导致环境日益恶化,光城市垃圾处理就令人头痛,污水处理厂也一直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城市空气质量极差,区域生态更遭到严重破坏。因北京用水太多周边地区就发生水荒,又导致周边环境沙漠化,现在北京每年春天都黄沙漫漫,朱镕基总理在任时就感叹中国有可能因沙尘暴而迁都。此论一出,又引出各方专家学者和民间人士的热议,有专家指出:由于北京作为首都已不堪重负,迁都是早晚的事,无论是从国家长远发展还是从战略安全考虑,迁都都不可避免。

|<< << < 1 2 3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特稿:双拥是中国特色之一(组图)
·下一篇:特稿:扬中市级机关工委组织新党员在茅山新四军纪念馆进行入党宣誓
·特稿:红色抗战电影《决战小朱庄》横店杀青(组图)
·特稿:“纪念毛泽东主席诞辰121周年全国书画展”征稿启事(组图)
·特稿:孤独的入世者——画家周加华访谈录
·特稿:赞《东方红》联
·特稿: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文化与旅游规划研究院专家来红安调研文化旅游资源(组图
·特稿:共悟井冈精神 凝聚青春力量——安师大携手25所高校演绎“井冈情·中国梦”(组图
·特稿:追忆井冈情怀,传承红色梦想(组图)
·特稿:专访毛主席特型演员任震龙先生(组图)
·特稿:四川华蓥:荷花绽放千姿百态(组图)
·特稿:李中权同志生平(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特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红色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李晓: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文化与旅游规划研究院
特稿: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文化与旅游规划研究院
牛国艳、徐雅萍:共悟井冈精神 凝聚青春力量——安师
特稿:共悟井冈精神 凝聚青春力量——安师大携手25所
李梧铭:追忆井冈情怀,传承红色梦想(组图)
特稿:追忆井冈情怀,传承红色梦想(组图)
周璞:专访毛主席特型演员任震龙先生(组图)
特稿:专访毛主席特型演员任震龙先生(组图)
四川华蓥:荷花绽放千姿百态(组图)
特稿:四川华蓥:荷花绽放千姿百态(组图)
习仲勋会见原中顾委副主任薄一波
解放军厚葬名将张灵甫(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毛泽东称习仲勋:“你比诸葛亮还厉害”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到毛
毛主席“粗话”欣赏
习仲勋与儿子近平、远平
毛主席语录
习仲勋生平年表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纪念堂怀念老人家(组图)
特稿:首都各界隆重纪念毛主席诞辰116周年活动在京
9月9,李讷、毛新宇等来到毛主席纪念堂(组图)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
特稿:参加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集锦(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
特稿:华国锋年年到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组图)
纪念毛主席诞辰114周年 原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特稿:邵华遗体告别仪式(组图)
 
中 国 红 色 旅 游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建议使用分辩率1024*768浏览本站,16位以上颜色,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
冀ICP备05003408号
E-mail: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