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庄,中国新闻史上一个不得不提到的地方,因为中国第一大报《人民日报》在这里诞生。
1948年6月15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机关报——《人民日报》,在河北省平山县里庄村诞生。《人民日报》当时作为中共中央华北局的机关报,是由晋察冀解放区的《晋察冀日报》和晋冀鲁豫解放区的《人民日报》合并而成。1949年3月15日,《人民日报》社迁入北京。同年8月1日,中共中央决定将《人民日报》正式转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机关报,并沿用始于1948年6月15日的期号至今。
此前,作为晋察冀边区机关报的《晋察冀日报》社,就住在河北省平山县的南滚龙沟村。而作为晋冀鲁豫解放区机关报的《人民日报》社在河北省武安县。1947年11月1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浴血奋战6天6夜,华北重镇石家庄终于回到人民怀抱,成为用攻坚战术打下的第一座较大规模的城市。石家庄解放后,晋察冀和晋冀鲁豫两大解放区完全连成了一片,中共中央决定将晋察冀中央局和晋冀鲁豫中央局合并,于1948年5月20日成立了统一领导华北地区的华北局。同时,中央还决定:将晋察冀解放区的《晋察冀日报》和晋冀鲁豫解放区的《人民日报》合并,作为中共中央华北局的机关报,名字仍叫《人民日报》,1948年6月15日,在平山县城南2公里的里庄村,新的《人民日报》诞生了,社长兼总编是张磐石,当时《人民日报》社有100多人,下设编辑部、通讯部和经理部。每天出版对开四版一大张,日发行量达4万多份。虽然《人民日报》是当时中共中央华北局的机关报,而当时中共中央已经移到平山县西柏坡村,所以,中共中央的一些言论即由《人民日报》发表,因此它事实上承担了中共中央机关报的任务。
历史选择了里庄。从此,这个人口不到千人的山区小庄对《人民日报》有着深情的爱。
大报诞生在小山庄
里庄,是块红色的土地。抗战时期,这里的共产党人出生入死,力挽狂澜。该村先后有22名青壮年参军参战,其中12人牺牲在战场上。1947年,康习昌任村党支部书记,,康四狗任村长,他们迎接了邓拓率领的《晋察冀日报》社的同志们。随后,张磐石率领的晋冀鲁豫《人民日报》社的队伍也进驻里庄村。
《人民日报》社为何址选在里庄村?除政治基础外,里庄民风淳朴,又是支前模范村,而且村子较大,有利于开展工作。里庄村地形比较好,南有光禄山、西临冶河、东接平原,易守难攻。最重要的应该是这里距离当时的政治中心近,更容易及时得到党中央的声音。离华北人民政府的所在地王子村只有1.5公里,距华北局、华北军区所在的烟堡村2.5公里,距离中共中央所在地西柏坡也只有30公里。
历史选择了里庄村。从此,这个人口不到千人的山区小庄,对《人民日报》一往情深。
里庄,承载着一段岁月永远无法尘封的记忆。 最好的房子给报社
家,和土地一样,对于农民来说就是“根”。可当报社到来时,淳朴的里庄人却心甘情愿地献出了他们的“根”。
听说报社的同志们要来,里庄人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高高兴兴地腾房子,像迎接亲人一样迎接自己的队伍。当时华北《人民日报》记者、后来曾任《人民日报》总编辑的李庄,曾在一篇回忆文章中这样写道:“一户贫农在土改中,分到好一点的房子,拣大的一间做了结婚新房,《晋察冀日报》社来了,主人把新房移到了较差的一间;华北《人民日报》社创建了,主人又坚持把新房移到了更差的一间。报社坚决不同意这么办,房主急了,说:‘你们实在不用,那就让它空起来。反正我是铁了心了。'这就是老区人民的憨厚无私,这就是里庄乡亲们的博大精神。”
那位一次次让新房的乡亲叫什么名字,原报社人和现在里庄人可能不能准确地说出。但是,在里庄村,当时类似“好房让给报社人住”的境况,几乎在每家都曾上演过。邓拓曾住在村民邢新来家,社长兼总编辑张磐石住在李臭小家、他的专用电台设在李高生家,李庄住在康增稍家,总编辑室设在康玉禄家,拣字房在康绍光家,印刷厂在李祥妮家…… 那时候,村里基本上每家都住着报社的人,而且,村民们全都是把自家最好的房子腾出来,让给报社的同志们住。村民李祥妮的家。是一处坐北朝南的青砖房,算上院子,约有几百平方米。当时,东房印刷,南房裁纸,北房印成册。然而,因为印刷厂所占面积大,李祥妮一家便义无反顾地搬到另一户人家住。
伟人欣然饱蘸墨,再次题写党报头。
毛主席题写新报头
晋冀鲁豫中央局《人民日报》1946年创刊时,晋冀鲁豫中央局副书记薄一波去延安时请毛泽东题写报头。毛泽东在当年5月的一天,在一张宣纸上一连写了四个“人民日报”,其中上面两个略显清瘦,下面两个用墨浓重,且上面两个和下面两个之间空有很大间距,明显是作为两组书写的题字。在斟酌比较后,毛泽东在他满意的一个的左上方画了个小圈,《人民日报》后来就采用了这个报头。因为延安后方与河北武安相隔遥远,未能赶上报纸创刊时间刊用。后在1946年7月1日,毛泽东题写的报头才正式在晋冀鲁豫《人民日报》上使用。此前从1946年5月15日创刊起,报纸使用的是用毛泽东手迹集字组成的报头,“人民日报”这四个字是从右到左排列制版刊用在创刊号上的。
两个机关报合二为一,是新局面的开始,结合全国解放战争形势的巨大变化,办报人突发奇想,请毛主席再提报头。时任华北局第二书的记薄一波,再次向毛主席提出请求,请他题写新的《人民日报》报头。
1948年6月,毛泽东在这张报纸创刊前再次题写了《人民日报》报头,毛主席此时的心情应该是激昂的。一年多前,面临国民党数十万军队的进攻,中共中央机关主动撤出延安,机关报《解放日报》因此停刊。一年多后,全国各个战场捷报频传,新的机关报也即将创刊,这些都预示着胜利的曙光。 在西柏坡一农家院落里,一代伟人毛泽东坐在窗前,提笔蘸墨,同样是一口气写下4行“人民日报”,共计16字。毛主席在他认为满意的字旁做了标记。薄一波将这16个字最后交到了编辑何燕凌的手里。何燕凌从经过毛主席圈点的字中,选出“人民日报”4个字,有的放大一些,有的略作缩小,拼制成自左向右的横排报头。这在当时文字竖排的情况下,是不多见的。何燕凌在设计版式时希望有一种新的气息。
版式设计好了,创刊日期日益迫近,因此何燕凌马上将新设计的版样拿到薄一波处审定。薄一波看了以后认为很好,仍提出意见,认为不必把报头放在中间,可以放到报纸的左边去。这样,两边的竖线也可以不要了,显得更加舒展。何燕凌重新画出版样,薄一波即予批准。华北《人民日报》的报头就这样确定下来了。
解放区的天是明亮的天,解放区的人们好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