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义旗讨军阀 拥戴先总统孙中山
庚戍年(公元一九一○年)三月,杨柏舟从日本学成归国。清廷授予“武举”,仍回贵州,初任营务处帮办,数月后调任陆小总办(即校长),并兼新军教练官(副标统)及讲武堂堂长。
杨柏舟在任职期间,改进教育设施,灌输新的思想,暗中给予革命活动以支持和方便,对陆小学生和新军士兵,都如家长之于子弟,爱护备至,深得学生和士兵们的爱戴。
宣统三年(公元一九一一年)八月,武昌革命军起义消息传至贵州,群情振奋。
经过长期酝酿待机举事的陆小学生和新军一标进步官兵,于九月十三日商定立即起义。陆小学生一面打开枪械仓库取枪武装,一面派人联络新军整队出发。标统袁义保赶来干涉,被炮队队长杨树清侧身一枪赶走。
杨柏舟便当众演说:“遵临时军政府令,齐心革命”。
新军欢声雷动,拥他为起义领袖。
杨柏舟就和新军队长赵德全立即领兵连夜入城。贵州巡抚沈瑜庆得知杨柏舟率兵起义,声势浩大,见大势已去,便承认独立,把大印送交咨议局。咨议局长谭西庚、自治学社首领张百麟,当即在咨议局门口升起早巳准备好的“汉”字大旗,挂出“大汉都督府”的牌子,就这样,在不流血的情况下,正式宣告贵州独立。
时值辛亥九月十四日(公元一九一一年十一月四日),各革命团体当即召开大会,自治学社首领张百麟发表演说,经大众推举,由杨柏舟任都督,赵德全任副都督。
骋疆场洒热血 辛亥革命风云急
贵州光复之初,杨柏舟“集众晓以改革大计,众皆乐用。”但自治社,宪政会两派之间争权夺利的斗争日益尖锐,相互倾轧,谋杀不止,难以调和。杨柏舟感到很是苦恼。
当时袁世凯就任清廷内阁总理,命令冯国璋率兵猛攻汉阳,武昌危急。黎元洪电告起义各省,要求派兵援鄂。湖南省起义后的都督谭延闿也致电贵阳:“敝省西路辰、沅、永靖一带,抗不反正,湘军已悉师援鄂,无力兼顾,请黔出师代为平定。”
四川的刘存厚,以“泸州兵单难支镇慑。资阳五属糜烂尤甚,”来电,要求杨柏舟派兵协助。
在各处急电催请下,杨柏舟决定分兵三路增援。副都督赵德全驻省坐镇;叶占彪,杨树清率一标援川;自己带领二标标统肖鸿斌、三标标统鄢元洪,共三千精锐援鄂;于辛亥十月下旬从贵阳出发。
其援鄂通电云:“武昌首难,竭一省之力,与北虏相支柱。今虏负恃徒众,凭陵江汉;义师寡弱,天下寒心.黔虽不武,万不忍首义区域,横见蹂躏,用精锐三千,即由荩诚躬自统率,兼程赴急。肃清鄂渚,汛扫燕云,请从诸公之后。”
这支由杨柏舟带领的援鄂队伍,经铜仁,过松桃,假道湘西,沿途招安抚降。到达湖南常德之后,又接黎元洪来电称“黔黄平州城,巳被妖苗占据,匪党甚众,”要杨柏舟速返平匪,或暂驻常德,以待和议着落,倘若和议不成,再兴兵北伐。
与此同时,黔省两派斗争更加激化。滇军唐继尧用假道贵州援鄂北伐为名,号称“靖难”,占据了贵州,坚决阻止黔军回黔。
反复辟兴民国 晋见大总统孙中山
杨柏舟率师援鄂驻常德等待北伐日久,非常担忧辛亥革命的前途。民元二月,他委任参谋田宗祯为司令统率部队后,只身东下南京,晋见临时大总统孙中山,报告贵州反正、黔滇两军争执、北伐黔军如何安置和面请辞职归农等情。
孙总统加以慰勉,即电致贵州省参议会:“……正都督杨君荩诚来宁,以观在南北统一,北伐事竣,屡欲辞职归农.本总统以黔多故,已委任令其速返”。
杨柏舟正欲返回贵州时,孙中山为南北军权统一大计而辞职。袁世凯在北京做了大总统后,五月任命唐继尧为贵州都督,八月授杨柏舟陆军中将衔,任命为总统府军事顾问官。杨柏舟看到已无率军回黔之可能,他通电辞去贵州都督职务,并有始有终,命周子光担任四十二旅旅长,于民国二年一月,把北伐黔军领交贵州省政府,在贵阳举行退伍仪式,悉数解甲归田。
一九一六年,袁世凯背叛民国,复辟称帝,改元洪宪。杨柏舟又悄离北京,去上海谒见孙中山,面请带兵讨袁。不久,袁世凯一命归西,讨袁一事遂告结束。黎元洪继任总统期间,张勋复辟,拥溥仪为清帝,逼走黎元洪,杨柏舟又急走成都,与刘存厚共商讨伐张勋大计。不久张勋被段祺瑞“削平”。于是杨柏舟便以四川代表的身份回到北京。
一九一八年,杨柏舟“与旅京同乡筹措川局运输赴陕。日夕积劳,遂致成瘁。”一九二一年冬,一代忠臣良将杨柏舟,因养病回到了故乡秀山客寨桥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