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居住的地方,与先生的故乡湴湄村,中间只隔着一个村,相距不过三四公里。我家门前的河涌,与湴湄村的河水相连,我们曾饮一样的水。先生想必也和我们一样,常常挂念榄核这块平常的土地。可惜的只是,先生过早地离开了曾经养育过他的水和土。
15年前,我曾寻访过榄核镇。但那里沧海桑田,陵迁谷变,往日踪迹,荡然不存。50年的光阴,50年的变迁。楼房代替了平房和草房,新屋取代了旧舍。我们住的桥头小店,已毫无痕迹,只有那条榄核河长流不息。
日前榄核镇的一位副书记告诉我,榄核镇这些年又有了巨大发展,百姓生活有很大提高。星海的故乡湴湄村,去年被确定为农田保护区,生产以农业为主,农民人年均收入一万多元,比上年增长百分之十以上。“全国重点镇”、“广东省教育强镇”、“广东省中心镇”等先进称号集于一身,榄核镇这个广州市唯一的革命老区,已是一个生态优良、环境优美、经济繁荣、又具有岭南水乡特色的新农村,也成为文化内涵丰富之所在。转告上述信息,告慰先生的在天之灵。
星海先生痛恨的侵略者早被打垮,先生追求的和平早已实现。先生的家乡湴湄村,也已建起纪念馆分馆,以纪念先生的丰功伟绩。先生从此有了自己的“家”。番禺区政府还规划把番禺北郊打造成星海文化的中心,建设星海文化广场、星海图书馆、星海文化馆、星海购书中心等一系列文化设施,借此把冼星海精神发扬光大。家乡人民对先生人格的敬重和业绩的缅怀,先生九泉之下有知也当无憾了。
走出纪念馆,忽然感到和先生离得很近。先生是番禺精英的代表,让番禺人尽享精英文化的骄傲。重访番禺,走近冼星海,感受一分亲切,领略一分自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