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小青的红星韶膳国际养生会馆
不求闻达显贵但愿无愧我心
毛泽东的子孙们没有一人是政治上显赫的大人物,也没有一人是商界大亨,唯有毛泽东的侄女毛小青,以一种创新精神开了“毛家菜馆”。对于财富二字毛小青看得很淡:“毛家菜馆没有欠债,能维持菜馆的日常开销,略有盈余就可以了。”她深情地说:“主席他们泽字辈那一代人,为革命牺牲的牺牲,幸存的也都去世了,幸运的是,我们这一辈和下—代,人丁还算兴旺,虽然没有人在政坛顶天立地,但都还保持了毛家人朴实无华的传统美德。”
毛小青是家中唯一的女孩,又从小伶俐可人,加上长相酷似牺牲的姑姑毛泽建,毛泽连将她视为掌上明珠,十分疼爱。1959年,毛泽东回韶山探亲时,毛小青被父亲隆重推荐出场,由母亲领着来到毛泽东跟前,这是毛小青见到主席的第一面。毛泽东很亲切地抚摸着她的头,问长问短。这一场景被新华社记者侯波抓拍下来,成了毛小青至今最为珍视的一张照片。由于当时只有5岁,现在回忆起来,毛小青只记得伯父的手很大、很温暖,面容很慈祥。如今这张照片被高高悬挂在会馆一进门最显眼的地方。毛小青说,每每看到这张照片,心中就会涌动起坚强而执著的力量。
毛小青第二次见主席是在10年后,1969年。当时小小年纪的她受到毛家革命先烈的事迹熏陶,心中有无限的豪迈,所以,她对毛主席提出了想要参军的愿望,希望主席能帮她。主席很慈祥地笑了,说她年纪还小,鼓励她多读些书,长大了用知识武装我们的国家。这算是她生平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向主席“走后门”。虽然被拒绝了,但她并不怪主席。后来,经过自己的努力,通过正常的考核,毛小青成为湖南军区通讯站的一名战士。
作为毛主席的亲人,毛小青觉得很自豪,但这种自豪从来没有滋生出自傲。毛主席对自己家人要求非常严格。毛小青说:“主席曾经告诉我们,不要因为我当了国家主席,你们就炫耀,就觉得自己了不得了,你们要从小牢记夹着尾巴做人。”所以毛小青从小就秉承了“低调做人,低调做事,低调生活”的原则。在学校和工作单位毛小青从来没有告诉别人她是毛家后人。当初从部队转业到湖南广播设备厂当一名普普通通的技术员,在这个技术岗位上一干就是16年。当时身边的很多朋友问她:“你是从湖南来的,又姓毛,是不是毛主席的亲戚。”她笑着说:“韶山姓毛的多了去了,我只是其中一个,这么多姓毛的都是毛主席的亲戚,可能吗?”别人也都被她的这句话唬住了。后来有知道她底细的朋友说她傻,说要是自己的话,不要说穿四个兜的军装,恐怕早坐“直升飞机”了。但对于毛小青来说,只有这样,自己才能自食其力,坚持走自力更生的人生道路。
毛家人因平日里各忙各的,互相之间很少能有机会见面。一般是每年12月26日毛泽东诞辰日见一面,9月9日毛泽东忌日时聚一次,但那些场合都比较正式和拘谨。毛小青美食城开业后,这个地方慢慢就变成了毛家人叙亲情、话家常的好去处,在这个地方聚会,大家感到亲切、和谐、热闹、随意。毛小青说:“我们的聚会完全是老百姓家庭团聚式的。参加者有李敏、李讷、刘松林、邵华和他们的家人,以及主席生前身边的工作人员叶子龙、吴连登、周福明、钱嗣杰、王鹤滨、高智等,在京的不用说,就是在外地的,只要进京,全都到我这儿来团聚。毛家餐馆成了毛家人的聚集地。这里好像是一个强有力的磁场,把毛家人的心凝聚在这里。其实来吃饭已经不很重要了,重要的是毛家人亲情的融合!”
在采访的最后,毛小青意味深长地说:“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连着一个群体、连着—个社会、连着一个国家和民族,只有每个生命都散发温暖,彼此才能相互融合、相互照耀,这个社会才会更加和谐,而自己愿意为这种和谐付出更多的努力和热情!”
(转自2010年9月9日第一期《人民书法》杂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