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发言
嘉宾互动
红色体验
分组讨论
编者按 10月24日至25日,由中组部主办、中国延安干部学院承办的第二届党性教育“延安论坛”在延安干部学院举行。全国部分组织部门、党校干校、研究机构、革命纪念馆、高等院校、新闻媒体等单位负责同志和专家学者40余人参加了论坛。与会单位和代表共提交34篇学术论文、调研报告和经验材料。
论坛围绕“挖掘革命传统资源,打造党性教育品牌”的主题,着眼于工作研究,兼顾经验交流和理论探讨,运用主题发言、嘉宾互动、分组讨论、教学观摩等多种形式,充分交流了各地、各部门的好做法、好经验,一些新举措、新思想、新观点引发了新思考,在发挥革命传统资源资政育人作用,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党性教育的相关问题上,取得了一系列新的共识。本报今天刊发部分与会代表的发言、论文摘要与论坛观点综述,供关注党性教育的读者参考。
探索党性教育的“井冈模式”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副院长 张友南
自创办以来,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在利用井冈山及周边地区独特而丰富的红色资源,加强党员领导干部党性教育方面做了一些比较成功的探索:
一是挖掘以红色素材为依托的独特培训资源。在井冈山和中央苏区这片红土地上,完好地保存着100多处革命旧居旧址,如闻名遐迩的黄洋界哨口、茅坪八角楼等,其中21处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学院经过7年的发展,已经开发出现场教学点57个、体验式教学点4个、社会实践点26个,教学点已遍及江西、湖南、湖北和福建四个省,初步形成了一个以培训主题的实际需要为“纲”,以重大历史事件为“点”,以历史进程脉络为“线”,以不同的革命根据地为“面”,纵横交错、有机连接的更丰富、更完整的教学资源网络。这些,为加强干部党性修养和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良好的载体、鲜活的场景。
二是开发以党性教育为重点的独特培训课程。学院“集中点评、分组讲解、教学互动、情理交融”的现场教学,是开展党性教育的最大特色。我们依托井冈山独特的红色资源,开设了《中央苏区与苏区精神》、《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历程与主要经验》、《井冈山精神及其时代价值》、《从井冈山道路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等173门特色课程。这些课程“寓理于史、寓理于情”,注意“精”讲“巧”讲,但讲而不满、引而待发,留给学员充分思考的余地和发问的机会,使课堂教学变成学员认知和感悟党性的思想盛宴,每一次现场教学都给学员留下了深刻甚至终生难忘的印象。
三是建设以井冈山和中央苏区革命实践活动为独特内容的教材体系。学院通过自主立项、横向合作、委托开发等多种形式开发教材,初步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教材体系。这些教材注重挖掘井冈山及周边地区的红色资源,凸显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佳绩和人格魅力,研究和阐述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治党、治国、治军的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总结执政规律和经验,并将历史学与领导学、管理学相结合,注重权威性、厚重性、学术性和准确性,具有强烈的思想性、学术性、实用性与可读性。经过7年的努力,已开发出基本教材、现场教材、案例教材、音像教材、自学教材、备选教材和辅助教材共7大类、21本、约300多万字的教材。
四是创设在历史现场感悟历史的独特教学场景。学院通过情景创设和气氛营造,让学员在潜移默化中体验、感悟和接受以红色为主旋律的党性教育。例如,吹军号、列队举旗、唱革命歌曲、系标识带、穿红军服、入户调研、现场案例、走挑粮小道、自做红军餐、组织观看《井冈山》音乐舞蹈史诗等,使学员跨越历史时空,整个身心都经受了一场井冈山精神的庄严洗礼。在历史的现场再坐下来诵读毛泽东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等光辉著作,学员感到分外亲切、中肯、精辟,真信、真学、真懂、真用的自觉性就容易增强。
革命传统资源是党性教育的独特资源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常务副院长 陈燕楠
革命传统资源凝聚了党的奋斗历程,蕴含了党的优良作风,凝结了党的建设经验,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开展党性教育的独特资源。
革命传统资源凝聚了党的奋斗历程,具有宝贵的“存史”功能
革命传统资源是党的思想理论和精神文化资源,记载着党在民族复兴道路上的奋斗史、探索史,记录着党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的开拓足迹。这些奋斗乐章是革命先辈和共产党人用血汗、奉献和牺牲写就的,气势磅礴、气壮山河,回肠荡气、催人奋进。挖掘、保护和运用革命传统资源,具有重要的“存史”功能。
清代思想家龚自珍说得好:“欲灭人之国,必先灭其史”。同样,如果党员对党的历史很陌生,对党的认同感和忠诚度就会减弱,党性就很难保持。用革命传统资源教育广大干部,就是要铭记和珍惜中国革命史,正确认识和传承党的历史,寻共产党之根、寻中华民族之魂,深刻记取历史,全面把握现在,正确创造未来。
革命传统资源凝结了党的建设经验,具有重要的“资政”功能
革命传统资源不只是文物旧址的陈列,也不只是文献资料的堆积,而是大浪淘沙的精神积淀和革命经验智慧的结晶。无论是著作文稿、党内文件,还是历史见证者的回忆,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党的创业奋斗史、理论创新史和自身建设史。挖掘、保护和运用革命传统资源,具有重要的“资政”功能。
“资政”,核心是为保持党的政治本色和治国理政提供借鉴。新时期新阶段,就是要把我们重视思想建党的传统,转化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建设学习型政党的政治智慧;把围绕党的政治路线和中心任务加强党的建设的传统,转化为加强党的建设、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把克服“本领恐慌”、开展学习运动的经验,转化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保持先进性的精神源泉。总的来说,就是从历史和现实比较中运用历史经验,总结新鲜经验,提高管党治党水平。
革命传统资源蕴含了党的信念作风,具有独特的“育人”功能
在全国各地丰富的革命传统资源中,我们随处可见老一辈革命家在困难与失败面前的坚定信念,在诱惑与酷刑面前的坚贞不屈,在误会与委屈面前的任劳任怨,在群众与同志面前的尽责尽职。挖掘和运用好这些革命传统资源,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
今天,我们挖掘革命传统资源,就是要学习老一辈革命家功高不自居、位高不自显,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组织、正确对待群众的优秀品格;学习他们先人后己、舍身忘我、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学习他们践行党的宗旨、发扬优良作风,保持谦虚谨慎、坚持艰苦奋斗的精神;学习他们在处理矛盾、问题时的昂扬斗志和革命激情,在应对复杂环境时的韧劲与机智。
“右玉精神”的鲜活教材作用
山西省委组织部部务委员 陈学东
随着干部队伍新老交替的基本完成,一大批建国后出生或成长的年轻干部走上领导岗位。如何在干部队伍新老交替中保证党的事业薪火相传,既取决于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更取决于干部的党性修养。调研表明,在当前的年轻干部队伍中,普遍存在宗旨意识淡化、群众感情缺失,责任意识淡化、形式主义严重,原则意识淡化、好人主义盛行,廉洁意识淡化、不正之风屡禁不止,民主意识淡化、家长作风突出等问题。究其原因,归根结底是干部党性锻炼不够、党性教育不力、党性修养不纯。
针对这些问题,在挖掘革命传统教育资源、创新革命传统教育形式的同时,我省始终注重与时俱进、不断培育开发新形势下具有时代特色的教育资源。近年来,省委认真总结了朔州市右玉县18任党政领导班子坚持五十年如一日,“一任接着一任干,咬定栽树不放松”,践行宗旨、尊重规律,团结带领全县人民把风沙肆虐的“不毛之地”变成生态优美的“塞上绿洲”的事迹,并于去年8月做出了弘扬以“执政为民、尊重科学、百折不挠、艰苦奋斗”为核心的“右玉精神”的决定。省委认为,“右玉精神”是山西革命传统中一系列精神的继承和发展,与其一脉相承、薪火相传,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的永恒宗旨,是山西创新党性教育的鲜活教材。
今年以来,省委先后召开大型现场会、电视电话会,在全省掀起了学习“右玉精神”的新高潮,号召党员干部通过学习“右玉精神”,增强宗旨意识,加强作风建设。要求全省县级以上党政领导班子召开一次以学习“右玉精神”为主题的专题组织生活会。全省各级党校、干校也充分发挥党性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精心开发以“右玉精神”为主题的党性教育教学模块,研究探索“右玉精神”与山西革命传统资源的内在联系,在每期主体班次设置独立教学单元,努力发挥革命传统专题党性教育的最大功效。截至目前,全省已组织3000多名党员干部赴右玉县接受现场教学,大家从“右玉精神”中真实体会到了践行“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深刻含义。
当前党性修养面临的新考验
陕西省委党校副校长 郑志飚
当前加强党员干部党性教育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的,新环境、新任务、新问题,向党员干部提出了增强党性的新要求。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党性修养和理想信念,面临着新的风险与考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