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红色教育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红旅频道>>作者专栏>>江山(中红网—中国红色文化旅游网总编辑)>>正文
《红岩村孩子们的回忆》(再版)一书首发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作者:江山、陈龙狮、陈胜、金梅
浏览次数:
2025-07-07 11:47:17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北京育英学校。

红色经典《红岩村孩子们的回忆》(再版)一书首发在京举行活动背景板。

童丹宁讲话。

揭牌仪式。

吴素莲讲话。

潘萌讲话。

付洪波讲话。

纪嘉伦讲话。

王东哈讲话。

王素萍朗诵。

肖敏朗诵。

    中红网北京2025年7月6日电(江山、陈龙狮、陈胜、金梅)

    “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和弘扬红岩精神!”
    “愿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愿祖国更加繁荣富强!”
    ……

    为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和重庆谈判八十周年,由西花厅联谊会、中国红岩儿女联谊会、周恩来精神研究会和中国工农红军东征军后代联谊会联合主办的,由北京育英学校同学会、北京人文在线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和东方永健(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协办的,由澳门法治报、世界导报、今日头条、中红网等中外媒体联合报道的“红色经典《红岩村孩子们的回忆》(再版)首发仪式”,在北京育英学校隆重举行。

    本书主编、西花厅联谊会等四会总干事童丹宁,人文在线出版公司总经理潘萌,人文在线文化艺术有限公司高级策划编辑、本书特约编辑吴素莲,站桩养正创始人、本书赞助方付洪波,原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教授纪嘉伦,北京育英同学会副秘书长、本书作者之一王东哈等有关方面领导,到会并在首发仪式上讲话。本书作者并部分参加活动的革命后代有:童丹宁、王东哈、袁明、彭晓吉、何立群、龙剑辉、龙海岩、钱幼康、郭西延、王南庆、王北延、成宇、杨波、申晓陵、申丹妮、申晓平、申丹红、熊畅苏、林力、石晓华、乔松都、杨小万、华山立、李小萍、徐浩渊、郝锦绮、龙苏菲、赖庆来、杨延林、孙岩、梁华银、陈庆立、郭北阳、刘海平、郑为群、华景杭、袁明、胡小梅、张抗美、张德碧、管平、汤澄东,以及有关人士近百人出席。该活动由北京人文在线编辑张薇主持。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次的首发仪式有三个流程。一是预热阶段:在正式开会前,自由参观《周恩来邓颖超生平事迹展》,由42位作者领取主办方赠送的六本《红岩村孩子们的回忆》。二是由8位领导嘉宾及主持人演讲的瞬间即剪彩、致辞、宣讲阶段。包括:(1)本书主编童丹宁先生、人文在线总经理潘萌先生、特邀编辑吴素莲女士、特别赞助商付洪波先生带领42位作者的代表为《红岩村孩子们的回忆》再版首发仪式揭幕;(2)本书主编、四会联谊会总干事童丹宁先生致辞;(3)人文在线出版公司总经理潘萌的主旨发言《传承红岩精神,纪念抗战胜利〈红岩村孩子们的回忆〉再版历程》;(4)本书特约编辑吴素莲女士宣讲《为弘扬红岩精神砥砺前行——再版背后的故事》;(5)站桩养正创始人付洪波先生演讲《风骨长存——周恩来精神的文化传承》;(6)原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党委书记、院长纪嘉伦教授宣讲《北京交通大学“周恩来班”创建历程与精神传承》;(7)由北京育英同学会副秘书长王东哈先生宣讲《口述历史,讲述父辈的故事》;(8)红岩儿女李志刚先生的视频宣讲《我的父母在重庆八办的战斗经历》;通过上述8位领导、嘉宾的演讲,让与会者明白了《红岩村孩子们的回忆》是“不可复制的历史碎片”,让我们触摸到了那个年代的体温与心跳。正是42位作者和编辑出版发行人员的共同努力,对历史的敬畏与坚守,才让这些故事穿越时空,直抵人心。通过“风骨长存”四个字,正好展现了周恩来总理一生的写照。通过举办“周恩来班”让新时代的学子们必将赓续红色血脉,砥砺前行!一句“口述历史”,道尽了我们对先辈的无限追思。我们仿佛看到了那个战火纷飞年代里的坚守与温情。三是文艺节目环节:(1)王素萍女士配乐朗诵《西花厅的海棠花又开了》;(2)肖敏女士朗诵《人民万岁》的经典文艺作品;通过两位女士的精彩表演,让与会者深深感到了邓颖超妈妈对总理的思念和“人民万岁”四个字展示了共产党人最纯粹的初心!

    在首发仪式上,本书主编、西花厅联谊会等四会总干事童丹宁首先讲话,介绍了本书的写作过程。

    童丹宁在讲话中说,2009年6月10日,由熊畅苏、钱幼康、赖庆来、孙岩、童丹宁组成的编委会,向红岩儿女联谊会发出《红岩托儿所的故事》的征稿通知。许多不在红岩托儿所的朋友,他们的父母也在中共南方局领导下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也想通过我们这个平台来记述他们父母的经历,所以投稿的人越来越多。包括在南方局机关、新华日报社、地下工作者、外派组织机构、交通情报等方面的人员,所以现在的书名改成《红岩村孩子们的回忆》。有30多位作者,撰写了30多篇文章,并附有100多幅新老照片。托儿所的旧照片,是由南方局机要科长童小鹏拍摄的。宋平同志非常支持我们的弘扬红岩精神的行动,以93岁高龄为本书题写了书名:“红岩村孩子们的回忆”。我们应邀参加了“纪念中共中央南方局成立70周年座谈会暨学术研讨会”。邓颖超、杨尚昆、宋平、胡乔木、江泽民、胡锦涛同志的题词和讲话,使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和弘扬红岩精神。习近平同志说: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今天,我们谨以此书,献给中共南方局成立80周年,献给建国70周年,献给我们的亲爱的爸爸妈妈。同时,向广大的青少年朋友分享我们青少年时代的成长感言。愿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愿祖国更加富强。

    人文在线总经理潘萌在讲话中,重点讲述了《传承红岩精神,纪念抗战胜利:〈红岩村孩子们的回忆〉再版发行》的过程。

    潘萌总经理在讲话中说,今天,我们相聚在北京育英学校,共同见证《红岩村孩子们的回忆》的再版发行。这本书的诞生,承载着太多人的努力、期待与梦想,而我,作为本书策划出版单位的负责人,深感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这段不平凡的出版历程。八年前,第一版《红岩村孩子们的回忆》与读者见面,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好评。然而,我们深知,书中还有许多珍贵的故事和感人的回忆未被挖掘和记录。因此,我们决定对这本书进行再版,希望能够为读者呈现更加丰富、更加完整的历史画卷。在再版过程中,我们新增了8篇极具价值的内容。这些新增的文章,以独特的视角和真挚的情感,记录下了更多关于红岩村的点点滴滴。这些故事,不仅丰富了我们对那段历史的认知,更为我们传承和弘扬红岩精神提供了更多生动的素材。四年前,当我们开始筹备再版工作时,就被书中所蕴含的珍贵历史价值和红岩精神深深打动。这些由红岩村孩子们所书写的回忆,以独特的视角展现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的革命历程,记录了以周恩来同志为核心的革命先辈们的光辉事迹,以及他们在白色恐怖下坚守信仰、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我们深知,这样一部作品,不仅对于铭记历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更是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载体。而今天,我们站在北京育英学校,这所与红色文化有深厚历史渊源的学校,发布这样一本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书籍,更显得意义非凡。

    潘萌总经理说,四年的出版之路,充满了艰辛与不易。从选题策划到最终出版,每一个阶段都布满了荆棘。这本书的出版难度,首先体现在它严格的审查程序上。由于涉及党和国家的重要历史时期以及众多关键人物,它被列为重大选题,需要经过多道细致入微的审查环节。为了确保书中内容的准确性、客观性以及符合相关政策要求,我们的编辑团队与党史专家、学者们一道,对书稿进行了反复的研讨、修改和完善。从最初的框架搭建到每一个细节的打磨,从文字表述的精准推敲到历史图片的甄别筛选,每一个环节都不敢有丝毫马虎。在这漫长而艰苦的过程中,我们的编辑团队付出了无数个日夜的心血,他们以专业的精神和对历史的敬畏之心,逐字逐句地梳理书稿,只为让这本书能够真实、客观、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而在资金方面,我们同样遇到了不少困难。出版这样一部高质量的图书,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用于资料收集、编辑校对、设计排版、印刷发行等各个环节。正当我们为资金问题一筹莫展时,付洪波老师伸出了援手,给予了我们慷慨的赞助支持。付老师对周总理深厚感情和对传承红色历史文化的坚定信念,让我们深受感动和鼓舞。他的支持,不仅仅是一份经济上的助力,更是一份对我们工作的认可和对传播红色文化事业的有力推动。在此,我谨代表公司,向付老师表示最诚挚的感谢和最高的敬意!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这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节点,让我们更加感受到出版这本书的责任与使命。我们希望借此书,向那些在抗日战争中英勇奋斗、无私奉献的先辈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同时也为庆祝抗战胜利80周年献上一份厚礼。《红岩村孩子们的回忆》能够顺利出版,离不开在座的各位作者的辛勤付出。你们以亲身经历为基础,用真挚的情感和生动的笔触,记录下了那段难忘的历史。你们的文章,不仅为这本书增添了丰富的内涵,更让我们看到了红岩精神在你们身上的传承和弘扬。《红岩村孩子们的回忆》的再版,只是一个新的起点。我们将一如既往地秉持对优质内容的追求,继续深入挖掘更多具有历史文化价值和教育意义的好书,为传承红色文化、弘扬民族精神贡献我们的力量。再次感谢所有关心和支持这本书出版的领导、老师、同学们,以及在背后默默付出的每一位同事。让我们共同努力,让红色文化的光芒照亮更多人的心灵,让历史的记忆在岁月的长河中永不褪色!

    人文在线文化艺术有限公司高级策划编辑、正编审、本书特约编辑吴素莲,讲述了《红岩村孩子们的回忆》再版背后的故事。

    吴素莲在讲话中说,我怀着无比激动与自豪的心情,参加西花厅联谊会、中国红岩儿女联谊会、周恩来精神研究会、中国工农红军东路军后代联谊会主办的纪念抗日战争胜利 80 周年大会,以及《红岩村孩子们的回忆》再版新书首发式。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以及重庆谈判80周年的重要历史节点,《红岩村孩子们的回忆》一书,承载着历史的温度与深度,再次与我们重逢。它不仅仅是一部书稿,更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历史的鲜活见证,是革命先辈以热血与智慧铸就的丰碑,是红岩精神代代相传的生动载体。西安事变后,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及其他民主党派,共同构筑了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9年1月,中共中央南方局在周恩来同志领导下于重庆正式成立。在白色恐怖笼罩的山城,南方局、《新华日报》及情报交通战线的同志们隐姓埋名、舍生忘死,与敌人斗智斗勇,为抗战胜利立下了不朽功勋。生于斯、长于斯的红岩村孩子们,与父母一同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他们亲历并见证了父辈们在复杂险恶环境中不畏牺牲、披荆斩棘、创造辉煌的壮丽篇章,这份独特经历弥足珍贵。他们在战火中成长,又在新中国各条战线上为祖国的建设事业贡献力量,成为历史的“活档案”。如今,他们已是耄耋之年,部分作者如,熊畅苏、梁华银、汤澄东等已离我们而去。但他们在有生之年,以文字记录下亲历亲闻,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在此,我谨向他们致以最深深的敬意。本书不仅是一部珍贵的文献史料,更是一部传递温暖与力量的佳作。其详实的叙述与人物刻画,对研究党史具有重要价值,为后人了解那段峥嵘岁月提供了珍贵素材,同时,也告慰了英烈们:历史从未忘记他们,英名永垂不朽!我曾踏访周总理故乡淮安,参与《在周恩来身边四十年》首发;也曾跟随西花厅联谊会赴日,追寻总理为国奔走的足迹。每一步,都让我深切感受到总理精神的伟大与永恒。《红岩村孩子们的回忆》一书正是由这些特殊亲历者倾心撰写。他们以质朴的文字,记录下周总理工作生活的点滴,生动诠释了红岩精神的真谛——“刚柔相济、锲而不舍的政治智慧;出淤泥不染、同流不合污的政治品格;以诚相待、团结多数的宽广胸怀;善处逆境、宁难不苟的英雄气概”。这无疑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璀璨瑰宝。2012年1月本书首版即广受欢迎,3000册图书迅速售罄,甚至出现盗版。2013年3月又加印3000册图书亦告售罄。为回应读者热切期待,主编童丹宁老师决定再版,并将此重任托付于我(我当时为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北京分社返聘的高级策划编辑)。自2018年起,我们着手筹备。为求内容更臻完善,我提议借此次再版之机增补珍贵文章。童丹宁主编采纳了我的建议,坦言工作量巨大,我承诺会给予作者充分的时间。未曾想,这一过程竟跨越漫长的七年,历经四家出版社,成为我编辑生涯中耗时最长的项目。

    吴素莲在讲话中说,2019年,正式进入编校排版阶段。我们对前一版中部分内容进行了必要调整。首版25篇文章因作者退出减至24篇,同时增补8篇极具史料价值的文章,如郭北阳《“月正圆”爸爸妈妈留下的故事》(讲述毛主席重庆谈判所戴帽子)、袁明《出淤泥而不染“红色资本家”》(详述华润集团创立)、华景杭《父亲华岗的传奇人生》(记录其父翻译《共产党宣言》历程)、张杭美《<红岩春秋>:一个红岩人的无悔人生》(再现其父母组成地下党“家庭掩护站”事迹)等。有多位作者在后续送审、推广中亦付出诸多努力。最终,再版后共收录正文32篇文章,附录3篇文章,作者达42位。该书原定由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再版,后因机构调整,北京分社撤销,未出版的书稿由编辑自行处理。此后,我多方联系出版社,皆因送审流程复杂而受阻。后来我入职人文在线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在公司领导大力支持下,终获光明日报出版社接纳。随后,我与光明日出版社编辑共同对书稿进行细致打磨后,便开启了艰辛的送审之路。2021年9月,光明日报出版社完成该书申报材料并上报集团后,送中宣部审核。然而好事多磨,同年11月,因申报材料不全被退回修改,出版社完善材料后再次提交。历经三年等待,书稿终于在2024年下半年获批。根据审稿意见,我们再次精心修改。因送审周期漫长,部分作者信息(如父母的年龄)需更新核对,也有作者希望补充完善父母简介。我与每位作者逐一核实细节,确保内容准确无误。为了做成精品书,呈现最佳的视觉效果,我们设计了多个封面方案。最终,选择了以红色基调为主,搭配宋平题写书名的封面,既彰显了红色文化的底蕴,又传承了历史的记忆。编辑设计完成后,出版资金成为新难题。公司能力有限,我与总经理潘萌、香港学者梁华京先生等人四处奔走寻求资助。最终,在公司总经理潘萌的不懈努力下,幸得站桩养正文化创始人、宋氏形意拳传人付洪波老师慷慨解囊,同时承蒙光明日报出版社领导鼎力支持,终使本书于2025年6月顺利付梓。此次再版首印6000册。值此抗战胜利80周年暨重庆谈判80周年之际,本书再版意义深远。它是对抗战英烈及所有贡献者的深切缅怀,以此献给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人类和平解放事业奋斗的仁人志士。它铭记着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艰苦卓绝,宣示了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与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让不屈抗争的历史,化为民族集体记忆,成为民族复兴的力量源泉。尤为特别的是,主编童丹宁先生出生于红岩,新中国成立后就读于育英学校。今日在此举办活动,更显意义非凡。育英学校不仅培育革命后代,更以教书育人为本,多年来为国家输送了大批栋梁之材。本书再版凝聚了许多人的心血,实属不易。恳请在座各位作者、朋友们群策群力,共同推进其发行传播,让更多人得以阅读此书,了解那段光辉历史,使红岩精神薪火相传,发扬光大!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大美邢台面面观之七:玉液醇香浆醉邢襄(组图)
·下一篇:无
·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大美邢台面面观之七:玉液醇香浆醉邢襄(组图)
·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大美邢台面面观之六: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组图)
·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大美邢台面面观之五:牛城精神传古今(组图)
·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大美邢台 面面观之四:山川演绎天地情(组图)
·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大美邢台面面观之三:百泉奔涌润泉城(组图)
·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大美邢台面面观之二:天人合一宜居城(组图)
·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大美邢台面面观之一 燕赵最古老的文明都城(组图)
·保定市白求恩精神研究会领导看望革命后代吕彤羽(组图)
·江山:保定市白求恩精神研究会领导看望革命后代吕彤羽(组图)
·吕正操上将之子吕彤羽看望革命后代殷子烈(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毛主席1938年三封电报,项英严格执行其中一
诏安县:召开由政府安排工作退役士兵岗前培
红色头条:习近平在山西阳泉市向抗战烈士敬
郭松民:从何应钦主持“受降仪式”谈起
陈先义:兔子警官
红色联播-宿秀清、洪玉玺:铭记历史 不忘国
什么是聚宇能农用动力素(组图)
美国评论家大胆描写毛主席!一定要多看几遍
红色教育-刘钇弘:隆重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
红色联播:从情绪画布到党员活动室:红韵赣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
中红头条:刘松林(刘思齐)同志遗体告别仪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