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图;平和县打响“八闽第一枪”的“平和暴动纪念馆”前合照。
2025年6月29日,为开展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4周年,不忘初心践使命、赓续红色血脉庆“七·一”的党日主题教育活动。梅州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闽粤赣边纵队研究课题组负责人周云水博士、广州市荔湾区驻松源帮扶工作队队长吴爱兵、梅县区老区建设促进会代表副会长王继伟、松源镇老促会会长何胜超等调研组一行8人,到闽南漳州市平和县打响“八闽第一枪”的“平和暴动纪念馆”、长乐乡联三村、秀山村、乐北村等地老区的革命旧址、遗址、挖掘、保护、利用等参观学习调研。
长乐乡联三村调研
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期间,平和县长乐乡因地理环境的独特,是闽粤二省四市(漳州、龙岩、潮州、梅州)交界处,是中共闽粤边重要的革命根据地之一。梅县曾有不少革命前辈李碧山(越南人)、温碧珍、陈仲平(武平人,松源党支部书记)、王立朝、陈莲秀、郭玉连(莲)、郭玉意等,均在闽南这片热土开展地下党巩固红色交通线,发动群众支持及参加革命并与国民党作艰苦卓绝的残酷斗争,保卫“南委电台”等秘密工作。陈莲秀、郭玉莲等,从1939年冬至1947年10月,近7年多时间曾长期隐蔽在平和县长乐乡秀山村、北村下村等老区开展秘密革命活动,与老区人民结下了深情厚谊,留下了不少旧址、遗址、革命故事等,深入挖掘,充实完善,讲好革命故事,促进闽粤老区苏区发展。长乐乡是梅州一行首次闽南调研组工作重点。
29日,也是天高云淡,梅州调研组一行人员,早上顺着热腾腾的骄阳,向革命老区平和县长乐乡继续开展革命旧址、遗址参观学习调研活动。活动得到了平和暴动纪念馆馆长罗燕军、长乐乡秀山村堡垒户后裔代表罗秀煌等陪同参观调研采访。
约10点多到达长乐乡红军驿站,平和暴动纪念馆馆长罗燕军早早在等候梅州调研组一行的到来,大家休息了片刻,开展“八闽第一枪”“平和暴动纪念馆”参观学习,一行人员在各展室都认真聆听罗燕军馆长声情并茂,历史条理分明,感人至深的讲解。

长乐乡联三下坪罗氏祠堂,大门匾额“平和暴动纪念馆”是原福州军区副政委王直将军所题。这个祠堂有着非同一般的革命历史。它是平和暴动旧址、中共平和县委诞生地、平和暴动委员会所在地。1928年3月8日“八闽第一枪”,震惊八闽大地的“平和暴动”号令就从这里发出。平和县长乐乡一带农民千余人,在中共平和县委和共产党员朱积垒、陈采芹等领导下,举行武装起义,攻进平和县城,烧毁国民党县衙和监牢,救出被捕同志采巩乐和群众数十人,没收豪鸦兰档绅地主财产分配给贫苦群众。之后,主动撤出县城,转入乡村整盼鸦迁,开展游击润恋屑斗争。这里也是朱德、陈毅、周帮采、林彪、粟裕、萧克、毛泽覃、王炳春等高级将领的卧室。
馆内分前后厅两部分,中有天井和走廊。展厅正中,安放当年暴动总指挥、中共平和县委第一任书记朱积垒烈士的雕像。馆藏文物陈展有实物百多件,布展图片、照片数百幅,内容丰富翔实。

上图;梅州调研组一行人员在长乐乡联三村河堤大树下文化广场“送郎当红军”雕塑像合照。
长乐乡秀山村调
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期间,梅县有一批地下党员,原松源党支部书记陈仲平、梅县松口籍的温碧珍、松源籍的王立朝、陈莲秀、郭玉莲、郭玉意等及她们的革命伴侣李碧山(越南人,曾在松源开始走上中国革命之路)、叶云、张全福、雷德兴、温仁宝地下党组织的干部,因组织革命工作需要,他(她)们被分派在闽粤边闽南平和县长乐等乡,隐蔽深山老区,发展党组织、开展发动群众,巩固红色交通线、壮大人民革命武装、成立和保卫“南委电台”等艰苦卓绝的革命工作。如原中共松源区委妇女书记陈莲秀、优秀妇女党员郭玉莲等,从1939年冬到1937年夏,扎根在闽南平和县长乐等乡,坚守党的崇高宗旨,在艰苦环境下依靠群众,开展革命活动有七年多之久。
下午,平和暴动纪念馆馆长罗燕军、长乐乡秀山村堡垒户后裔代表罗秀煌等陪同下,深入闽粤二省四市(漳州、龙岩、潮州、梅州)交界的中央红色交通线广东大埔入闽第一站,中共地下党重要活动据点之一的平和县长乐乡秀山村。他们乘摩托车为我们引路,行走在崎岖而蜿蜒,宛如一条盘旋在山间的巨龙,时而隐入茂密山鸣谷应,苍翠绿海林间、时而进入零星棋布,坐落各具特色或大或小村落与满山果园农田,一派生机盎然,美不胜收。

上图;闽粤二省四市(漳州、龙岩、潮州、梅州)交界的中央红色交通入闽第一站、中共地下党重要活动据点,张全福、陈莲秀、郭玉莲(连)、郭玉意等曾多年隐蔽在这平和县长乐乡秀山村一带地方开展艰苦的革命工作。
13点多,一行来到近山顶一处平地,坐西向东,见一堵红色围墙二边对等三段凸面设计,红色秀山村三个字围墙中间大门上方显现,这是利用原秀山村小学一排二层建筑的学校而设的长乐乡秀山村党群服务中心。一行参观服务中心楼下右边一间教室,这还是村民文化活动室,室内墙体规整布展有本村部分红色文化图/文史料,展框展出百多件红色文物、书籍及民俗农耕用具和用品,为传承苏区红色基因,弘扬老区革命精神,起着很好的教育作用。

秀山村秀磜上洋塘背正屋
据从事研究平和县红色文化四十多年的罗燕军馆长,如数家珍地介绍;秀山村秀磜上洋塘背正屋(塘背公屋),1927年8月在塘背正屋成立中共秀磜支部,书记罗官灵,党员13人。(1928年3月一1930年11月为中共平和县委机关)。1928年3月8日平和暴动后,16日,国民党新编第四师和平和保安队对中共平和县委、平和县农民协会驻地联三村下坪疯狂清剿,中共平和县委从下坪下书斋转移到这里,指挥福建工农革命军独立第一团,进入山区开展游击战争,至6月14日,先后粉碎了敌人的4次清剿。7月26日,中共平和县委在这里召开扩大会议,通过并颁布《平和县秋暴工作方针》,指出长乐已成割据局面,取消农民协会,成立工农民主政权,工农革命武装按照“三三制”编制法,成立红军两个营,即“平和特务营、平和独立营”。
1929年4月,中共平和县委书记朱积垒在大埔县城茶阳镇牺牲后,中共福建省委书记罗明在磜上洋塘背正屋这里主持召开平和县委扩大会议,任命陈彩芹为平和县委书记。

1930年11月,平和、大埔、饶平三县合并成立中共饶和埔县委,全县划为12个区,这里第五区委机关。(1930年12月一1934年10月红军长征为饶和埔县第五区委机关)1935年5月,张鼎丞、谭震林在这里主持成立中共长乐区委,(领辖原饶和埔第五区、第九区所属党组织),张全福任组织部部长。1937年9月张全福任长乐区委书记。这里为中共长乐区委机关。(1935年5月一1942年6月为中共长乐区委机关)
中共地下党妇女干部陈莲秀在长乐活动7年多的时间,其中:1941年2月至1942年6月初,居住乐北村下村做群众保密工作,1942年6月至1943年夏,居住秀山村山顶坪寨仔。其他时间都居住在秀山村秀磜上洋和秀磜湖洋小片仔,居住最长的时间是秀磜上洋。陈莲秀曾任交通员、区妇委书记、妇女党总支书记等职。

上图;陈莲秀隐蔽在秀山村秀磜湖洋小片仔,地下党堡垒户刘赛家有14个月之久。
通过平和暴动纪念馆馆长罗燕军介绍及陪同在闽粤边陲的平和县长乐乡各村调研,长乐乡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革命武装斗争的一片热土,老区人民支持革命作出了伟大贡献与无私的牺牲。分布其境秀山等村,红色历史底蕴深厚,珍贵的红色旧址、遗址等资源相当丰富。

上图:秀山村相当丰富珍贵的红色旧址、遗址资源一角。
梅州调研组一行在实地看到,由于历史等因素,闽粤赣边老区共有的重要珍贵红色旧址、遗址、人物、故事等资源,部分没及时得到系统宣传、挂牌保护、传承利用,社会各界及有关部门,对革命老区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促进作用重视、投入等动能不足。而今随脚可至,触目可及,不少红色旧址已倒塌,或已被改建。就目前存量少数珍贵的原始红址,也在现代意识条件下,不久也可能被红址保护意识不足的业主,有人为拆毁改建的动机危险。
在共产党领导下各革命历史阶段、农民武装、人民军队、老区革命群众艰苦卓绝、血雨腥风、前仆后继、战火洗礼过当地不可再生的珍贵红色文物旧址,拆一处,少一处,倒一处,遗弃一处,实在可惜。这也是闽粤赣边区各地存在或这或哪的通病现状,从而革命老区与乡村振兴相互促进,还有不少提升空间,全社会应提高觉悟,对挖掘、宣传、保护、利用,擦红擦亮老区珍贵的红色资源,还任重道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