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红旅频道>>作者专栏>>江山(新华社高级记者,中红网—中国红色旅游网总编辑)>>正文
毛泽东妻子杨开慧烈士:忠贞不渝的革命伴侣(组图)
2018-11-14 17:41:06
作者:江山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五、相思三年

    1927年“八七”会议后,毛泽东潜回湖南,赶到板仓看望在此隐蔽的妻子和三个孩子,又在杨开慧陪伴下潜入长沙,住进了岳父留下的那座挂着“板仓杨”匾额的房子。毛泽东日夜进行暴动的准备,杨开慧则照料着丈夫的生活。8月底,毛泽东去指挥秋收起义,行前嘱咐杨开慧照顾好孩子,参加一些农民运动。杨开慧给丈夫带上草鞋,要堂弟杨开明送一程,并叮嘱毛泽东最好扮成郎中(医生)。

    这次话别,竟成为这对夫妇的永诀。

    1927年9月,毛泽东发动了秋收起义,随后率领队伍上了井冈山。杨开慧则独自带着孩子,回到了长沙郊外的板仓老家,坚持地下斗争,抚育三个孩子。

    三年间,杨开慧面对严重白色恐怖,在与上级组织失去联系的情况下,参与组织和领导了长沙、平江、湘阴等地的武装斗争,发展党的组织,坚持斗争。因关山远隔,音信不通,杨开慧只能从国民党的报纸上看到屡“剿”“朱毛”却总不成功的消息,既受鼓舞又牵挂。

    这几年间,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反共白色恐怖,直至死亡,杨开慧已有预料。她曾写信给堂弟杨开明,嘱咐他在自己遇到不测时,照顾孩子和母亲。

    杨开慧故居位于湖南省长沙市东北60公里的长沙县板仓乡,杨开慧在此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1927年9月初,毛泽东把杨开慧母子三人送回板仓居住,自己则去组织秋收起义。杨开慧在此处度过了三年艰难的岁月,直到1930年10月24日她在家中被捕。

    1982年3月10日在修缮杨家老屋时,工人们在维修杨开慧卧室,在卧室离后墙地面约2米高处的泥砖缝中发现一叠杨开慧手稿。

    该手稿篇页顺序凌乱,经过有关方面的认真整理,发现手稿共有完整的材料七篇:

    1)《从六岁到二十八岁》(自传体散文,写成于1929年6月20日);
    2)《偶感》(五言诗,写于1928年10月);
    3)《给一弟的信》(没有发去,写于1929年3月);
    4)《见欣尝人头而起的悲感》(文,预备寄《京报》莫愁的,没有寄去》;
    5)《女权高于男权?》(文,预备寄莫愁的,没有寄去》;
    6)《寄一弟》(新体诗,没有发去,写于1929年古历四月初八);
    7)《寄一弟》(信)。此外,另有一篇《寄爱》(没有发去,缺文)。

    1982年3月10日发现的杨开慧手稿《偶感》。这首五言诗《偶感》,写作时间为1928年的12月上旬左右……

    “天阴起朔风,
    浓寒入肌骨。
    念兹远行人,
    平波突起伏。
    足疾可否痊,
    寒衣是否备。
    孤眠谁爱护,
    是否亦凄苦?
    书信不可通,
    欲问无人语。
    恨无双飞翅,
    飞去见兹人。
    兹人不得见,
    惘忧无己时。
    良朋尽如此,
    数亦何卿卿。
    念我远行人,
    复及教良朋。
    心怀长郁郁,
    何日复重逢。“

    1990年8月中旬,再次修缮杨开慧故居时,又在卧室门右上角的砖缝中发现一叠手稿。

    1929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36岁生日,特殊的日子里,让杨开慧更加思念自已的丈夫,她在手稿中倾吐道:

    “今天是他的生日,我格外的不能忘记他。我囗囗囗囗(注:字迹不清)使家人烧了一点菜,晚上又下了几碗面,妈妈也记着这个日子。晚上睡在被里又伤感了一回。听说他病了,并且是积劳的缘故,这真不是一个小问题,没有我在旁边他不会注意的……他的身体实在不能做事,太肯操心,天保佑我罢,我要努一把力,只要每月能够赚到六十元,我就可以叫回他,不要他做事了,那样随他的势,他的聪明或许还会给他一个不朽的成功呢!我的心挑了一个重担,一头是他,一头是小孩,谁都拿不开。”

    手稿节选:

    “几天睡不着,我简直要疯了,许多天没有信,天天等。我不要这样悲痛,孩子也跟着难过,母亲也跟着难过。”
    “即使他死了,我的眼泪也要缠住他的尸体,一个月一个月半年一年以至三年。他丟弃了我,一幕一幕地,他一定是丢弃了我。”
    “他是很幸运的,能得到我的爱,我是真的非常爱他的哟。不至于丢弃我,他不来信一定有他的道理!父爱是一个迷,他难道不思念他的孩子吗?我搞不懂他。”
    “我想着假如有一天他死去了,那时母亲也不在了,我一定要跟着他去死,假如有一天他被人捉着去杀,我一定要同他去共这一个命运。”

    1927年9月,毛泽东自和杨开慧分手后,一直不知道妻子的行踪和消息。秋收起义,毛泽东把队伍拉到了井冈山后,曾用暗语给杨开慧写过一封信。信中的大意是:我在这里做买卖,赚了钱,生意兴隆,堪以告慰;并提到了自己的脚伤。但一直没有收到杨开慧的回信。

    毛泽东由于长期得不到杨开慧和孩子们的消息,于是在1929年11月28日,毛泽东在给当时上海主持中央工作的李立三的信中提及:

    “开慧和岸英等我时常想念他们,想和他们通讯,不知通信处。闻说(毛)泽民在上海,请见(李立三)替我通知泽民,要他把开慧的通信处告诉我,并要她写信给我。”

    杨开慧,毛泽东自由恋爱的第一个幸福伴侣,他们在一起生活时间并不长,只有不到十年,但他们之间的感情却是一种刻骨铭心,融于灵魂的感情,是一种超越生命和时空的感情。

    六、壮烈牺牲

    1930年,红军两次攻打长沙。7月27日,红一方面军第3军团彭德怀部乘何键参与中原大战之际,占领长沙,何键退至沅江。

    8月5日,何键向红军反扑,在长沙疯狂屠杀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何键把对朱、毛红军的仇恨都发泄到杨开慧身上。为此,他组织 “铲共义勇队” 和 “清乡队” 四处捕人,并悬赏1000大洋捉拿 “毛泽东的妻子杨氏”。杨开慧在群众的掩护下,几次都逢凶化吉躲过了敌人的追捕。

    10月23日下午,当杨开慧潜回板仓看望母亲和孩子时,化装成贩卖陶罐的“小商人”密探余连栅,待在板仓寻找杨开慧。傍晚,杨开慧出来提水时,被余连栅发现。

    10月24日这天晚上,余连栅领着何键武术训练班教官、长沙县福临乡乡长范瑾熙等60多个清乡队员,冲进了长沙县板仓的杨宅,将杨开慧和8岁的毛岸英以及保姆陈玉英一并抓走。他们用当时农村流行的运输工具“鸡公车”,一路吱吱呀呀地押解杨开慧、毛岸英、陈玉英等三人赶奔长沙城的司禁湾陆军监狱署……这一天,正是毛岸英的8岁生日。

    据杨开慧的同狱难友杨经武1963年6月16日回忆,当时司禁湾陆军监狱署拘禁的人很多,而且不分男女同囚一室,大家只好席地而坐。一天将晚,来了一个《晚晚报》的采访员,大喊杨开慧的名字:“我心里一动,随声看去,看到杨开慧着一件浅蓝色竹布单长衫,穿一双青布鞋,面部表情镇静而严肃。”

    采访员先是问了问杨开慧的一些基本情况,然后对她说:“你为何要做共产党?你犯了法晓得么?”

    杨开慧回道:“ 我没有犯法,是何键犯了法。” 采访员又说:“ 现在你能悔过自新就无生命危险了。”

    杨开慧说:“我誓不屈服。关于政治,各有已是,我的生命早不计较,不成功便成仁。”

    采防员再问:“还有什么话要说没有?”

    杨开慧答: “我的话说完了。”

    杨开慧被捕的新闻报道。

    面对敌人要求她只要与毛泽东离婚就可交保释放的劝说,杨开慧斩钉截铁地回答道:“要我与毛泽东脱离关系,除非海枯石烂!”

    杨开慧入狱后,其七舅向定前派同济青布店员杨振湘护送杨开慧母亲向振熙去南京,与正在南京的杨开慧的胞兄杨开智一道找到杨开慧父亲杨昌济老友章士钊、蔡元培、谭延闿等教授、名流营救杨开慧,他们曾联名向国民党当局致函。南京政府屈于外界压力,致电何键,嘱其缓刑。

    何键在舆论的强大压力下,没有为难在狱中的杨开慧,而是再次提出让杨开慧脱离与毛泽东的夫妻关系,就可以恢复自由之身。这时,一个中共叛徒出场了。

    曾任湖南省委书记的任卓宣向何键献策称:“杨开慧如能自首,胜过千万人自首。” 于是,审讯官提出,杨开慧只要宣布同毛泽东脱离关系即可自由。但杨开慧毅然回答道:“ 死不足惜,惟愿润之革命早日成功。”

    劝降不了杨开慧,外部压力又很大,何键等深知事久多变。他一方面把南京政府的电报压下,另一方面通过制造谣言,策划游行示威,并叫嚣说:“毛泽东的堂客不杀,别的政治犯都可以不杀了……”

    就这样,何键将杨开慧杀害了,只不过是将杨开慧 " 斩首示众”,改为“枪决、暴尸。”

    杨开慧对来探监六舅妈严嘉交待说:“ 屋里有块青布料子,给我做一套衣服,上路时穿的,年少时,家父有训戒:‘我杨家死了人,不作俗人之举!’”

    杨开慧对儿子毛岸英叮嘱道:“孩子,我没有别的话要说。如果你将来能见到爸爸,就说我没有做对不起党的事,说我非常想念他,我不能帮他了,请他多保重!”

    杨开慧先是被关在国民党的“清乡司令部”,怕有人劫狱,又转移到长沙陆军监狱。转移时,押签上注明:“最严重的政治犯,女共党杨开慧一名,附小孩一名,女工一名。”她带着长子毛岸英坐牢,面对国民党长沙警备司令部“铲共队”的种种威逼利诱,严刑拷打和逼问,她坚贞不屈,大义凛然:“你们要打就打,要杀就杀,要想从我的口里得到你们满意的东西,妄想!”“砍头只像风吹过!死,只能吓胆小鬼,吓不住共产党人!”中共地下党和杨开慧的亲属们也四处营救,许多知名人士也出面保释。何健迫于压力,对下属交代:只要杨开慧同意登报声明与毛泽东脱离夫妻关系,就可交保释放,其他问题都可不再追问。杨开慧则斩钉截铁地回答:“我死不足惜,愿润之的事业早日成功!”“要我与毛泽东脱离关系,除非海枯石烂!”“我死不足惜,愿润之的事业早日成功!”

    为了信仰,她拒绝与毛泽东脱离夫妻关系,毅然割舍下老母幼儿,在一片撕心裂肺的哭喊声,从容走向刑场。

    1930年11月14日,秋风肃杀。这一天,距她29岁的生日(11月6日),仅过8天。

    这天早饭以后,特务四连的值星官、也是监斩官之一的晏国务不断地吹哨子,边发号施令:“今天办人,办的是共犯要人,大家要特别注意警戒。” 士兵荷枪实弹分两列面对面,站立在清乡司令部的“法堂”里,形成了两三尺宽的一条人巷。尽头的大堂中央,摆了一张长方条桌,上面有一箭形的“标子”,白色的纸上已写好了“枪决女共犯杨开慧一名”10个粗黑的大字。“标子”旁边有一个大砚台,里面有一汪血红的墨水…… 不久,罗国林、姚楚忠、黄正榜等四五人押来了杨开慧。此时,杨开慧仍旧一副大家闺秀的风范,面不改色地穿过“人巷”,走到执法处长李琼的面前。李琼板着面孔,向扶绑的罗国林、姚楚忠做了个手势,二人给杨开慧松绑,然后,脱下杨开慧的青色毛衣和旗袍,只留下一件也是青色的单薄内衣。 李琼拿着一张状子向杨开慧宣读,接着,从桌上提起一支粗大的毛笔,在血红的砚台里蘸饱,对着“标子”上白纸黑字的“杨开慧”三字从上至下一笔勾下,随后朝上一带,丢掉笔,把滴着红墨汁的“标子”扔到地上,旁若无人地掉头走进了里屋。罗国林、姚楚忠又用麻绳重将杨开慧绑紧,站在一旁的黄正榜将“标子”从地上捡起,狠心地插到杨开慧的后颈衣服里。

    所谓的宣判过程,不到5分钟。行刑的队伍从位于教育坪的清乡司令部出来,由北正街到南正街,然后在学院街口的马路上停留了片刻。此时,特务兵不知从哪里搞来了一部黄包车,他们将杨开慧架到车上坐下,爬到天心阁,绕到浏阳门外,向识字岭刑场走去。 走在最前面的是号兵谭青云和唐冬初,后面是晏国务和清乡司令部的监斩官钟吕潜。他们骑着大黄马,杀气腾腾。马后,便是坐在黄包车上的杨开慧。在她的身后,是两列全副武装的士兵。 经过近一小时的示众,行刑队伍出了浏阳门。打眼一望,马路那边便是丘陵山地识字岭了。

    自始至终一声不吭、大义凛然的杨开慧用她那特有的沉默表示着心中的仇恨与愤怒。她贴身穿了一件新做的蓝色布衣,衣的外面罩着她与毛泽东分别时穿过的旗袍,脚穿灰色的袜子,黑色带边的布鞋。她从容地步下黄包车,径直走向一较高的坟堆。

    此刻,秋野一片荒凉。晏国务一声令下,尾随杨开慧的刽子手帅保云抬起了罪恶的驳壳枪,朝杨开慧的背心砰砰就是两枪。杨开慧应声扑倒在地,转脸瞪了帅保云一眼,帅低着头也看了一眼杨开慧的尸身,便将驳壳枪插到腰里,转身离开。罗国林和姚楚忠给杨开慧的尸身松开绳索,紧随大队人马而去。

    中午,行刑的人大打牙祭。刚刚吃了饭,卫兵向晏国务报告,“上边来了通知,上午打的那个女人没死!”晏国务当即命令道:“副目姚楚忠,你去补枪!”姚楚忠带了两个士兵,提着驳壳枪直奔识字岭。只见杨开慧匍匐在荒草地上,枯草上浸透了一大片血迹,血还在流,还有一丝气息。披肝沥胆的痛苦,她的嘴里已啃满了泥沙,两只手深深地抠进了泥土里,地上留下了两个大坑!但冷血的姚楚忠见此并没有半点怜悯,而是朝杨开慧举起了驳壳枪……

    杨开慧就义那天是1930年11月14日,家乡的群众冒着生命危险,连夜将她的遗体运回板仓,安葬在青松环绕的棉花坡上。

    那一天的太阳红得像血。

    那一天的太阳好像老也不愿下山,带着身边的片片碎霞,好久好久都挂在山上,把天上地上涂抹得一片血红。

    那一天,我们的霞姑娘走了……29岁,一个正值大好时光的年岁,杨开慧用最热烈的感情、最悲壮的故事诠释着对丈夫的爱、对亲人的爱、对祖国的爱。让我们一起为这位伟人的妻子、英雄的母亲、党的好女儿、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杨开慧献枝花,深情纪念这位巾帼不让须眉的女性逝世87周年!

    七、深切怀念

    1930年12月,毛泽东在中央苏区惊闻杨开慧牺牲的噩耗,痛感“开慧之死,百身莫赎”,悲痛地写下悼念亡妻的词《蝶恋花·向板仓》:

    “霞光褪去何凄楚,
    万箭穿心不似这般苦。
    奈何吾身百莫赎,
    待到九泉愧谢汝。

    无感霜风侵蚀骨,
    此生煎熬难与外人吐。
    恸声悲歌催战鼓,
    更起刀枪向敌仇。“

    而后,托人辗转给杨家寄回了30块银元。

    1957年1月,毛泽东诗词18首在《诗刊》创刊号首次刊发了,李淑一读后爱不释手。

    李淑一,湖南省善化县白箬铺桃林人,她和杨开慧同岁,也是出生于书香门第。李淑一的父亲李肖聃与杨昌济是一道留日的同学,两家十分友好。1920年杨昌济去世后,杨开慧随母亲及兄嫂护送父亲灵柩南归长沙,此后杨开慧曾居住在李肖聃在长沙的居所,与李淑一朝夕相伴,形影不离。不久,李淑一与杨开慧一起在长沙福湘女中就学,她俩同住一间寝室。因李淑一长杨开慧几个月,故杨开慧称之为淑一姐,两人无话不谈。甚至于毛泽东写给杨开慧的书信,杨开慧也拿给李淑一分享。杨开慧介绍柳直荀与李淑一认识,1924年10月30日,李淑一与柳直荀结婚。婚后三年左右,柳直荀革命离家,李淑一独自在家教书,养育儿子。柳直荀在1932年牺牲,她守了几十年的寡,一生十分坎坷。1933年夏天的一个晚上,李淑一在梦中见到丈夫柳直荀衣衫褴褛,血迹斑斑,不禁大哭而醒,和泪写下了《菩萨蛮-惊梦》一词:“兰闺索莫翻身早,夜来触动离愁了。底事太难堪,惊侬晓梦残。何人征处觅,六载无消息。醒忆别伊时,满衫清泪滋。”

    柳直荀,时任红3军政治部主任。他是湖南长沙高桥人,1924年经何叔衡介绍加入中共。柳直荀认识毛泽东、杨开慧夫妇后,经杨开慧介绍,1924年他与李淑一结婚。柳直荀曾任湖南农民协会秘书长。
    1927年8月柳直荀参加了南昌起义;1928年任中央军委特派员,1929年冬担任中共长汉局秘书长兼湖北省委书记;1930年奉命到湖北洪湖革命根据地工作,担任红2军团政治部主任、红3军政治部主任。1932年9月在肃反运动中被中共湘鄂西中央分局书记夏曦诬杀,时年34岁。

    一九五七年春节,李淑一写信给毛泽东,谈她读了毛诗的感想,并附了一首她在一九三三年听到柳直荀牺牲时写的菩萨蛮。毛泽东当年五月十一日回信,附上自己写下的一首《蝶恋花·答李淑一》词,寄托自己的哀思:

    “我失骄杨君失柳,
    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
    问讯吴刚何所有,
    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
    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
    忽报人间曾伏虎,
    泪飞顿作倾盆雨。“

    这是毛主席在妻子杨开慧逝世27年后写下的,寄托了他对亡妻的绵绵哀思之情。

    1962年,杨开慧的母亲去世,毛泽东在唁函中嘱咐:“葬仪可以与杨开慧——我亲爱的夫人同穴。”再一次表达了对杨开慧的深切怀念。

    毛泽东对章士钊解释 “骄杨” 的含义:“ 女子革命丧其元,焉能不骄!”

    也正因为如此,杨开慧的形象永远留在毛泽东心里,杨开慧永远是青春的化身。她过早的离去,她永远给毛泽东留下了青春的靓丽!也正因为如此,毛泽东在其一生中始终深挚怀念着杨开慧。杨开慧,令毛泽东终生挚爱的女人!

    2010年11月16日,位于湖南省长沙县开慧镇人杨开慧纪念馆,正式免费向社会开放。杨开慧纪念馆景区由杨公庙、杨开慧烈士陵园、板仓故居和杨开慧纪念馆四部分组成,景区占地面积6.42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200平方米。故居、陵园、杨公庙三处均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纪念馆是湖南省妇女儿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湖南省统一战线教学基地,长沙市党员教育基地,省内外40多所学校德育教育基地。

    杨开慧烈士,一位伟大的中国革命女姓!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第24场毛主席故事大讲堂 石小庆讲述张思德的故事和《为人民服务》的诞生(组图)
·下一篇:无
·江山:毛泽东妻子杨开慧烈士:忠贞不渝的革命伴侣(组图)
·第24场毛主席故事大讲堂 石小庆讲述张思德的故事和《为人民服务》的诞生(组图)
·江山、吴志云、张伊、李学叶、陈胜:第24场毛主席故事大讲堂 石小庆讲述张思德的故事和
·中彭会、中红网和八宝山革命公墓联合纪念彭德怀同志诞辰120周年(组图)
·江山、张伊、韩超导、李学叶、陈胜:中彭会、中红网和八宝山革命公墓联合纪念彭德怀同
·《彭德怀史料汇编》首发式暨纪念彭德怀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组图)
·江山、张伊、李学叶、陈胜:《彭德怀史料汇编》首发式暨纪念彭德怀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
·纪念彭德怀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组图)
·江山、张雁之、张伊、陈胜:纪念彭德怀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组图)
·江山、李学叶、曹霜:北京平谷馨馨然朗诵学苑育英朗诵团(小红军团)热情讴歌革命英烈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特稿:毛泽东妻子杨开慧烈士:忠贞不渝的革命伴侣(
毛泽东妻子杨开慧烈士:忠贞不渝的革命伴侣(组图)
江山:毛泽东妻子杨开慧烈士:忠贞不渝的革命伴侣(
特稿:毛泽东妻子杨开慧烈士:忠贞不渝的革命伴侣(
王久龙:老照片——永远忠于毛主席(图)
特稿:老照片——永远忠于毛主席(图)
张贝伊: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被教育部评为“全国
特稿: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被教育部评为“全国中
特稿:长沙学生到韶山开展研学旅行(组图)
布铁威:长沙学生到韶山开展研学旅行(组图)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怀念
特稿:图说谁参加了叶选宁的遗体告别(组图)
特稿:痛悼李昭 怀念耀邦——李昭同志遗体告别仪式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组图)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举行(
特稿:最后一位开国中将王秉璋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老一辈革命家谭震林同志长子谭淮远病逝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情满淮安”——日本松山芭蕾舞团首次来到
特稿:开国中将陈先瑞夫人王彦同志在京逝世(组图
特稿:贺晓明、林炎志等晋绥革命后代赴兴县迎17名
特稿:毛泽东亲属赴朝鲜祭奠志愿军烈士(组图)
特稿:毛主席机要秘书谢静宜在京病逝(组图)
特稿:高波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湖北红安举行开国上将王建安诞辰110周年纪念
特稿:季振同黄中岳冤案始末(组图)
特稿:红西路军后代2017年新春团拜会(组图)
特稿:《共和国将帅肖像油画集》及画像赠送仪式在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
我要啦免费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