淹城已经历了2500多个春秋,尽管东汉以降对其不断有记述,但真正对淹城进行研究,只有近70年的历史。1935年,卫聚贤、陈志良等考古学者首次对淹城进行了实地调查,确认淹城为一处古代居民的活动遗存,并发表了《奄城访古记》一文,使藏于深闺中的淹城重为世人所知,并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20世纪50年代未和60年代初,在内城河出土了3条独木舟和一批青铜器、几何印纹陶器,这批成组文物的出土,首次展示了淹城遗址独特的文化面貌和内涵,引起了社会和学术界的轰动,同时,这批重要文物的出土,还喻示着淹城本身的地位非同一般;80年代初,随着江南新石器时代和商周文化面貌不断得到揭宗以及吴文化研究的深入,淹城再次成为研究的热点,许多学者纷纷勘察淹城,发表了不少论著,特别是1986年5月至1991年8月,江苏省淹城遗址考古发掘队对淹城进行了为时6年的考古发掘,解决了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积累了一批科学的考古资料,这为全面研究淹城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关于淹城的性质,将历代记载和历次研讨成果作一总结,可归纳为7种观点:l.奄族原居于淹城一带,后迁徙于今日的山东曲阜;2.周成王东征时,奄人徙于江南始建淹城;3.这里曾有一个淹国,淹城为都城;4.吴囚越质子处;5.季札的封邑;6.吴国早期的都城;7.吴国的军事城堡。
故事最传奇
星移斗转,岁月沧桑,在淹城这块土地上曾经发生过的一切早已成为历史,这些历史,有的已变成历史学家、考古学家们案头的资料,有的成为曲折离奇、娓娓动听的美丽传说……也许正因为如此,淹城或许比2500年前更可爱、更美丽了。
在淹城外城的西侧,南北向排列着三个高大的土墩,当地人称其为头墩、肚墩和脚墩。关于这三个土墩,就有一段非常动人的故事。传说淹君有一个女儿,名叫百灵公主,长得如花似玉,十分美丽,是淹君夫妇的掌上明珠。百灵公主心地善良,知书达理,喜欢种桑养蚕,纺纱织布,酷爱琴棋书画,且能歌善舞,是一个才貌双全的勤劳姑娘。在淹城的东北部,距淹城约四华里有一个城叫留城。野心勃勃的留王之子,骗取了淹君的信任,被淹君招为东床驸马。有一天,驸马乘淹君外出之机,盗用百灵公主的名义,骗得了后花园的钥匙,偷去了淹君的护国之宝——白玉龟。淹君回城后,得知白玉龟被盗,大发雷霆,不分青红皂白,就把百灵公主处死,并碎尸三段,分葬三处。事后,当淹君弄清了事实的真相,悲痛万分,后悔莫及。翌年春天淹君亲临百灵公主墓地,培土植树,以示忏悔和怀念。现在的头墩、肚墩和脚墩,即为百灵公主头、肚、脚三个墓葬地。
就上面提到的白玉龟,也有一段美丽的传说。据传,紫禁城(即子城)中有两口玉井,又名玉龟井。当初,淹君有一对白玉龟,是淹君的护国之宝。为了保护白玉龟,淹君特地在后花园中挖了两口井放养。白玉龟每天生一蛋,蛋白如玉。玉龟天天生蛋,玉蛋不断在井底堆积,越积越多,以致井内光亮耀限。现在井内四周的鹅卵石,传说就是当年玉龟蛋的“化石”。
其实,有关淹城的传说故事还流传着很多,比如“龙女嬉水、玉龟造河”,百灵公主甘露城头品露珠,摇铃钟声报敌情,火攻淹城等。今天,当你置身于这千古绝俗之境,看看精美的文物,听听动人的传说,登登高大的城墙,划划淹城的独木舟,坐坐春秋的古马车,穿穿春秋的古服饰,闻闻野花和泥土的芬芳,发发思古之遐想,岂不快哉!
风貌最自然
淹城的三道城墙依地势逶迤起伏,如三巨龙蟠踞;三护城河常年清波荡漾,游鱼如织;城内到处绿树成荫,茂林修竹环围。古人有云:“相望斯城之风景,莫不啧啧而叹”。清康熙年间淹城重修古刹碑文云:“淹溪古迹,曲水环围,苍松郁秀,颇类空山无尘绝俗之境”。清末《淹城记》云:“泌水之乐,东山之卧,衡门之栖,钓台之依,奚若斯城之天然成趣,是以游目骋怀,极我视听之娱耶”。淹城水护城,城依水,宛如一座深奥莫测的水城迷宫,其悠然恬静的自然风貌颇受广大游客的青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