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我思前想后这都是靠党和政府对俺的帮助。
杨江顺(龙虎乡三里交村农民):没有党的政策指引,也没有俺老百姓的幸福生活,是党的政策让俺走上了发展科技,绿化荒山的道路。1993年,在政府的支持下,我承包了村里的350亩荒山,发动全家老少上山修地。我们这一代人,对党的感情最深,我们对现在富裕起来的生活感受也最深,干起来有劲儿。几年来,县里各部门给我无偿提供各种设备折合人民币50多万元。1996年的洪灾,给我造成的直接损失达11万元,我有点灰心丧气了。在这个时候,乡里的书记率领一班人来做我的工作,鼓励我坚持干。我觉得政府对我支持太大啦,我得干出个样儿才对得起党,对得起政府。后来,我又陆续承包了450亩的荒山。如今,10个年头过去了,我开发出300亩的生态林,其余500亩都栽上了花椒、冬枣、苹果、核桃等,把这片素有“七沟八岭九道洼”之称的荒山变绿了,并收到了效益。我也从中体会到了江总书记为啥要说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道理,有了生产力的发展也就有了经济的发展,有了俺老百姓的富裕生活!
图为赤岸村农民张保善在县领导帮助下运用农业科技栽种的冬瓜喜获丰收。
图为张保善建的“立体生态农业示范园”。
“俺村民的物质生活富裕了,文化活动也多了,真正感到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去做没错儿”
主持人:文化事业的发展是与经济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素有"八山半水分半田"之称的涉县,由于受大山的阻隔,文化和信息的传播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对此,涉县有关部门是怎样对老区人民输入先进文化的呢?
三里交村农民杨江顺在乡村干部帮助下将“七沟八岭九道洼”的荒山变成了层层尽染绿色的经济林。
与杨江顺一起开发荒山的乡亲们在兴高采烈地交谈着。
江志强(涉县广播电视局局长):在“三个代表”的实践活动中,如何在涉县发展先进文化?对于这个山区县来说很困难。在1998年,全县还有232个村是广播电视盲点村,许多村的群众买台电视也看不清影,为让群众看上电视,我们实施了“村村通”工程,先后投资1800多万元,乡乡通上光缆,村村通上电视,98%的村通上有线广播电视。县里十分重视文化的推动和带动作用,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也要逐年加大投入,年投资超过了文化经费占县财政总支出1%的标准。
张庆华(更乐镇东巷村村民):没有经济发展搞不好文化发展,过去俺村是全县有名的穷村,后来,村里干部领导群众大力发展经济建设,一跃而成为全县有名的富村,人均收入达到4000多元。尤其是90年代以来,俺村先后投资6000多万元,建成农民住宅楼30栋,农民都住进了水、电、煤气、暖气、闭路电视、电话六通的住宅楼,村民们真正过上了小康生活。经济发展了,村民的文化需求也多了。为了发展文化,村里投资296万元建成了一流的学校,投资160万元建成了文化宫,投资96万元建成了文明阁,投资160万建起了剧院,并在村里组建了军乐队、篮球队等。
江和秀(东巷村村民):自从学习“三个代表”以来,村里对我们这些老人的晚年生活是更加关心了。我现在60多岁,村里每年给1500元的养老金,村里在各方面都为我们老年人着想,还建起了好几处文化活动场所。每年重阳节,村里都组织老年人到村里的宾馆举行老年人联谊活动。村里家家户户都住上了楼房,全部由村里统一规划,周围环境也都绿化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