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经验,提出坦克部队作战指导思想。1957年兼任装甲兵学院院长。1959年9月任国防部副部长。在装甲兵建设中,他强调政治工作与技术工作相结合、军事训练与实战需要相结合,提出“没有技术就没有装甲部队”的思想。他带头系统学习和掌握坦克技术,并在装甲兵部队积极实行由院校培养生长干部的制度。他坚持从我军的实际情况出发,主持制订装甲兵的建设方针和发展规划,并积极组织实施,使装甲兵部队迅速成长为一支具有相当规模和战斗力的陆上作战力量。他重视军事学术研究,主持编写和审定装甲兵战斗条令、教程、教范,并撰写了《陆军的发展趋向及装甲兵的运用》等多篇论文,对装甲兵部队建设起了重要作用。许光达同志为我军装甲兵的创建与发展呕心沥血,作出了重大贡献。“文化大革命”中他遭受迫害,1969年6月3日含冤去世。1977年6月,中央军委为他平反,恢复名誉。
许光达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他的崇高品质和革命风范,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永远值得学习和发扬。
我们要学习许光达同志对党无限忠诚、矢志追求真理的坚定信念。许光达同志一生经受了多次复杂严峻的考验。进入黄埔军校后,他面对国民党右派逼迫共产党员退党的威胁毫不畏惧,旗帜鲜明地表达了“死不退出共产党”的坚定决心。大革命失败后,他曾两度与党失去联系,但他怀着对革命事业的必胜信念,在白色恐怖中克服困难,历尽艰辛,辗转千里寻找组织,同时积极主动为党工作。“文化大革命”期间,他虽然遭受残酷迫害,但坚决斗争,宁折不弯,以忠诚和生命践行了“只为人民谋解放,粉身碎骨若等闲”的铮铮誓言,充分表现了共产党人的坚强党性和可贵品格。
我们要学习许光达同志多谋善断、有胆有识的指挥才能。许光达同志是中国革命战争实践中锤炼出来的我军一代名将,戎马一生,身经百战,屡建功勋。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他在巩固和扩大苏区、坚持敌后抗战、转战陕北、解放大西北等许多战役战斗中,无论是独立作战还是配合作战,无论是开展游击战还是指挥兵团作战,都身先士卒,勇敢顽强,能征善战,灵活用兵,取得了一系列以弱胜强、以劣胜优的辉煌战绩。他具有深厚的军事理论功底,善于在丰富的军事实践基础上进行研究总结,在作战指挥、战役战术和部队建设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具有重要价值的真知灼见,丰富了毛泽东军事思想宝库,不愧为我军文武兼备、能征善战的著名将领。
我们要学习许光达同志勇于探索、锐意进取的开拓精神。许光达同志不畏艰辛,敢于面对各种挑战,战胜一切困难,在每个岗位上都勇挑重担,善于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带领部队孤军奋战,与敌周旋,巧妙地跳出了包围圈,参与开创鄂西北苏区,打开了苏区发展的新局面。抗日战争时期,他率部深入敌后,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下,因地制宜提出对敌斗争策略,机动灵活地打击日伪军,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根据地。建国后,他着眼我军现代化建设长远发展,精心筹划组建装甲兵,在创立装甲兵作战指导思想和作战运用理论,合理设置装甲兵部队体制编制,搞好教育训练,推动武器装备发展等方面,做了许多开拓性的、卓有成效的工作,为实现我军兵种建设的历史跨越作出了重要贡献。
我们要学习许光达同志胸怀宽广、严于律己的崇高风范。许光达同志光明磊落,襟怀坦荡,重事业、淡名利,功高不自居,位重不谋私,具有崇高的思想境界。1955年,当他得知将要被授予大将军衔时,多次请求降为上将军衔,在未被批准的情况下又提出降低工资级别,被毛泽东同志誉为“共产党人自身的明镜”。他心系群众,关心部属,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始终保持普通一兵的本色,深受广大官兵的敬重和爱戴。他爱憎分明,刚直不阿,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