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在我的脑海中依然清晰可见。每当我回想起在他身边工作的那段日子,对老首长的怀念之情不禁油然而生。他那崇高的思想品格和宽阔的胸怀,他那坚持原则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他那平易近人和关心群众的工作作风,至今历历在目。他的光辉业绩和革命精神,永远值得我们缅怀学习和发扬光大。
他一生履职尽责,勇挑重担,是文武双全、军政兼备的优秀指挥员。王平同志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无论是从事军事工作还是政治工作,无论是在基层工作还是在总部机关工作,他都勇挑重担,不畏艰难,出色地完成党交给的任务,并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治军、作战经验,是一位能文能武、军政兼备的优秀指挥员。战争年代,他作战英勇顽强,从中央苏区到长征路上,从抗日烽火到解放战争洪流和抗美援朝前线,到处都有王平同志征战的足迹,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立下不朽功勋。和平年代,他积极探索国防和军队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善于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为国防和军队的建设发展作出了贡献。王平同志到总后工作后,面对拨乱反正的艰巨任务和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勇于负责,排除万难,按照党中央、中央军委的决策指示,为清除十年动乱给军队后勤造成的严重危害,为推进军队后勤建设与改革,倾心尽力,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王平同志十分重视对后勤系统政治工作特点和规律的研究,提出在新的历史时期,政治工作首要的、根本的任务是不断研究和解决军队现代化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强调政治工作要渗透到业务工作中去,政工干部要到一线去,充分发挥保证和服务作用。
他一生对党忠诚,坚持原则,是追求真理、实事求是的典范。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无论环境如何险恶、处境如何艰难,王平同志的革命意志始终坚定不移,理想信念始终坚定不动摇,为追求真理矢志不渝。越是危难关头,越是多事之秋,越能显示出他的沉着果断、大智大勇的才能。在十年动乱中,王平同志与林彪、“四人帮”进行了坚决斗争,被诬陷迫害长达8年之久。1975年4月恢复工作后,先后担任炮兵、武汉军区政委,他排除干扰,冒着再次被打倒的风险,整顿部队作风纪律,落实干部政策,加强部队教育训练。1977年12月,王平同志到总后工作后,他依据党中央、中央军委的方针政策,从组织真理标准大讨论开始,大刀阔斧地进行拨乱反正,深入开展“揭批查”的工作,平反冤假错案,使遭受打击迫害的两千多名干部得以平反。同时调整总后各级领导班子,并提出解放思想、打破框框,积极推进各级领导班子的年轻化。总后系统知识分子比较集中,他经常深入到院校、医院和科研单位,调查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的情况,不失时机地树立典型,宣传他们的优秀事迹,总后系统连续出现了黄翠芬、吕士才、张华等优秀知识分子和模范人物,进一步推动了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在总后的全面贯彻落实。他善于把中央军委的决策指示,与我军政治工作优良传统和新时期政治工作的要求结合起来,针对后勤的特点,实行政治工作分类指导,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及时性和有效性。
他一生注重实际,联系群众,是勇于实践、开拓进取的楷模。王平同志始终坚持和发扬我党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密切联系群众,注重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王平同志到总后工作后,根据中央军委提出的“坚持勤俭建军方针,加强后勤战备建设”的要求,与其他领导同志一道,制定了“勤俭办一切事业,面向连队,面向基层,一切为部队服务,一切为战备服务”的后勤工作指导思想,有力地促进了新时期军队后勤建设。他针对基层干部经济困难的情况,亲自组织研究论证军队工资制度改革,向军委提出了级别与职务相结合的薪金制改革建议,提高军队干部的工资待遇,对稳定部队起到了积极作用。他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对知识分子在政治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