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的家书更是他高尚情操的集中体现。这些家书我们都多次读过,每一次阅读都深受感动,像受到一次洗礼。大革命失败后,朱德与家人十多年未通音信,十分挂念家乡亲人,全面抗战开始后,他急切地写信询问自己的两位母亲是否还健在,希望培养自己的子侄辈们上革命前线。同时他也写道:“至于那些望升官发财之人,决不宜来我处;如欲爱国牺牲一切,能吃劳苦之人,无妨多来。我们的军队是一律平等待遇,我与战士同甘苦已十几年,快愉非常。因此,无论什么事都好办……我为了保持革命军队的良规,从来也没有要过一文钱,任何闲散人来,公家及我均难招待,革命办法非此不可。”不久,他的外甥来到山西,找到了他,他才知道家里的人因他参加革命而遭受迫害的情况。家中经济非常困难,所幸生他、养他的两位母亲还健在,都已八十高龄。这一年正是荒年,难以度日。他只能向川中好友戴与龄借贷二百元寄到家中,稍尽心意。朱德对家人的关心爱护和严格要求,为每一个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树立了楷模。
同志们,朱德在伟大抗日战争中表现出来的这些精神风范,集中体现了共产党人的坚强党性和崇高品格,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些精神,既是伟大抗战精神的组成部分,也是对伟大抗战精神的生动诠释,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是永远激励我们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
我们举办“朱德与抗日战争”学术座谈会,就是要铭记朱德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学习发扬他们的崇高精神风范,从历史中汲取的营养转化为今天的动力,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此文系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副会长、朱德思想生平研究会会长孙业礼在6月6日举办的“朱德与抗日战争”学术座谈会上的讲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