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岭逸风·新四军军部遗迹 驻扎
祖国领土遭践踏,破碎沦丧 抗击日寇侵略,挽救民族垂亡 国共两党实行第二次合作 从内战转为外战,军事矫正方向 山林走出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 伴万千溪水流淌,让百鸟送行北上 队伍改建为国民军新编第四军 迈开雄壮步伐,征途充满信心力量 新四军成立,军部自武汉移南昌 辗转进入皖南山区,至两个地方 先歙县岩寺,后泾县云岭 坐落群峦间,驻扎于村庄 军部按照中央指示,制定行动方针 朝几面运动,形成三角状战场 “向南巩固,向东作战,向北发展” 建立抗日根据地,打击敌人凶狂 敌占区夺回,把黑色染成红色 块块土地和人民群众如同获得解放 新四军坚强勇敢,召之即来战之能胜 跨长江跃淮河,捷报频奏伴浪涛喧响 同八路军成为抗日战争中流砥柱 谱写中华民族反抗侵略壮烈篇章
司令部 种墨园,大夫第
云岭山下叶子河畔罗里村 有两座地主庄园,相望比邻 一叫种墨园,一叫大夫第 后代继承前辈,建立于晚晴 (建筑呈典型徽派风格 又具皖南民居显著特征) 种墨园宅主是陈冠群 (园称含文气,祖上秀才书香闻) 大夫第宅主是陈福骥 (第称含仕气,祖上买官乃商人) 两个陈氏地主,思想开明 将庄园腾出,支援抗日战争 军部司令部即安置在庄园 成为指挥中枢,部队大本营 军部设立各机关依地形条状散开 分布在云岭与四顾山之间十三个村
军长叶挺居住种墨园 寓入斯文又英武,岁月中叱咤风云 北伐战争,叶挺率先锋独立团 所向披靡,铁军干将威名震 参加南昌起义、广州起义 接连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枪声 开创人民军队,旗帜飘扬漫卷 红星闪烁光芒,照亮穷苦眼睛 国民革命和第二次国内战争 都立下卓著而不可磨灭功勋 统一战线,临危受命,慷慨赴任 转战征途领导新四军,时世传称 “北伐时期虎将,抗战时期岳飞” 精忠报国,义肝赤胆,壮志雄心 种墨园里运筹帷幄,驱赶日寇 再立下显著功绩,不朽于光阴
叶挺在种墨园内和外出 气派却不符军容也不合艰难时困 身束戎装又换穿夹克和西装革履 用餐单开灶,并带来广东厨师烹饪 项英看不惯,视为旧军队习气 相处不睦又意见分歧,逐渐产生矛盾 项英资格更老,强势揽权架空 叶挺于排挤,困惑难解,抑郁消沉 广州起义后,叶挺被非议出往欧洲 脱党没恢复,中央态度以不急且等 便于和国民党打交道,防止嫌疑 新四军党委军委会议对叶挺却关门 叶挺对新四军失去指挥权 感到不平,几辞军长渲泄气愤
叶挺云岭挥笔,种墨园也播墨 写出《云岭抒情》,表达爱国胸襟 种墨园又洒汗水,释闲种菜 其中番茄收摘,分给伤员作慰问 叶挺有三个爱好,种菜是增加 还有打猎、照相,两个经常性 园内枪对鸟瞄准,练枪不射子弹 瓦楞墙头和枝丛,仍在蹦跳欢鸣 照片近千张,部分堪为珍贵资料 熏染战火硝烟,洋溢战斗豪情
副军长政委项英居住大夫第 寓进官高却出自低微贫寒阶层 项英参加二七大罢工、五卅运动 成为工人领袖,享有很高威信 当选中央政治局常委于上海 苏区中央政府副主席于江西瑞金 红军长征留守南方坚持斗争 成立新四军,结集队伍奔赴新征程 大夫第里保持工人本色 走过土地革命又像农民 平头戴军帽,军人又工农形象 脸黑皮肤粗糙,寛鼻梁厚嘴唇 室间墙挂陈旧军装、裹腿绑带 桌摆泥壶茶液粘脑汁,习惯思考于端饮 项英抓思想教育和队伍建设 培养干部,提高素质,增长才能 分析形势总结经验布置任务言稿 成为新四军重要文献,各项工作遵循 项英又任东南局书记、新四军书记 负责政务党务也管军事而权倾 平生小心,统战中保守,害怕国民党 皖南事变却失谨慎,不幸葬送生命
种墨园、大夫第居住机关干部 有参谋长张云逸(?)、副参谋长周子昆 参谋处主任赖传珠、秘书长李一氓 还有其他居住,或长或短不固定 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到云岭 传达中央会议,调解项英与叶挺矛盾 不居住大夫第而居住种墨园 安慰受委屈叶挺,抑制过分项英 找项英语重心长交谈,批评说服 缓和紧张关系,却未能弥合裂痕 著名音乐家任光从国统区到云岭 居住种墨园,乃受叶挺邀请 加入文艺队伍,积极创作抗战歌曲 誉为“民族号手”和“新四军中音乐之星” 美国记者史沫特莱女士到云岭 居住种墨园,叶挺非常欢迎 深入各地采访,写报道宣传新四军 医疗缺乏,呼吁国际援助器械药品
注:种墨园和大夫第,七十一间平房,一座楼房,一个花园,宅主还留一些居住在后面。种墨园主要有军部会议室、作战室、参谋处,叶挺办公室、寝室和餐厅。大夫第主要有军部秘书处、军党委会议室,项英办公室和寝室。
大会堂 陈氏宗祠
陈氏宗祠在罗里村西边 白墙黑瓦,连绿野接青山 厅堂三进宽阔,当地最大祠堂 家族颇具气派,盖得宏伟壮观 祠堂退出家族祭祀和聚会议事 让给部队使用,进出脚步改换
军部作大会堂和其它适合场所 召开大型会议和文艺娱乐表演 以及举办战斗缴获战利品展览 逢时人群汇集,一派热闹场面 第一进前堂木搭台,叫“万年台” 底下空,周立支柱,上面铺板 开会为主席台,演出为舞台 演出开会多少次无完整记录数算 其中一次开会报告和一次演出节目 长久难息,总在大会堂反复回旋
由叶挺、项英、陈毅等陪同 周恩来走进大会堂,精神饱满 登上主席台,全场爆发热烈鼓掌 部队干部听报告,席地坐草垫 报告为《目前形势和新四军的任务》 语言表达和声音洪亮,大家震撼 指出日寇,1将扫荡抗日根据地 2对沦陷区武力占领结合政治欺骗 3不会停止战争,直到分出胜败才结束 大家心领神会,明白三个特点 提出新四军部队,朝可趁地方发展 1空虚地方、2危险地方、3没国民党地方 既利于抗战又避免磨擦不利于统一战线 大家找准方向,三个原则记心尖 三个特点和三个原则是报告精华 拨形势引任务,报告经过长时间讲完 随后周恩来通过一起讨论研究 制定新四军行动方针,正确指南
由陈毅作词,集体修改 《新四军军歌》诞生(原名《十年》) 新四军鲁艺团长何士德作曲 经过反复排练,在大会堂呈现 听众观众是新四军干部和士兵 舞台演唱是新四军战地服务团演员 旋律以进行曲,内容以历程 浩荡激越,豪迈奔放,勇往直前 从北伐到东进,担负民族解放 铁样新四军高举旗帜,迎接胜利明天 演唱赢得掌声雷动,反响强烈 鼓舞士气斗志,昂首奋力抗战 《新四军军歌》全军上下必须学唱会唱 队伍集合和告别亡友都唱起,高亢又低婉 同《八路军军歌》形成南北交响 成为人民军队文化精神一份宝贵遗产
政治部
军部政治部在汤村,一处宅子 堂屋内屋厢房,用做开会办公就寝等室 居住主任袁国平、副主任邓子恢 工作生活,充满浓厚政治气息 政治部下设组织部、宣传部、保卫部 民运部、敌工部,在另外宅子挨靠紧密 邓子恢负责民运工作十分活跃 发动地方建立各种抗日团体 农抗会、工抗会、商抗会、妇抗会 以及儿童团、民兵,共六个组织 民众纷纷参加,齐心救国 农民工人努力生产,提供军需 商人捐钱捐物,将日货抵制 妇女针线给战士做鞋缝补衣服 担架抬伤员,帮助照顾护理 儿童操棍棒,喊口号骂鬼子快死 青年加入民兵队伍,满腔热血 时刻准备杀敌人,保家乡卫社稷 敌工工作也活跃,别开一条战线 削弱敌人,瓦解伪军,不当汉奸可耻 政治部创办《抗敌报》,按期印发 注视风云变幻,披国内外形势 贯彻统战政策,坚持团结抗日 报道新四军英勇壮烈抗战业绩 宣传部另外创办《抗敌》杂志 一报一刊成为新四军锋锐宣传工具 周恩来给《抗敌报》题写了报头 增添了光彩又寄予殷切希冀 俱乐部 “佑启人文”
云岭山脚下新村,陈氏家族公房 一座前后几进屋排,屋顶流云飘荡 门头高悬“佑启人文”石头匾额 四字醒目,任随风吹雨打岁月沧桑 做俱乐部,居住新四军战地服务团 学习生活场所,工作进出来往 团长是朱云靖,副团长是谢云晖 团员四五百,基本年轻而充满革命理想 各地和海外热血青年以及工人职员 投奔新四军,参加服务团,踊人才聚力量 北往延安,南往云岭,两条道路 穿行步伐,闪烁炽烈胸怀报国愿望 团员接受军事训练和政治教育 学习各种业务,从早到晚繁忙 服务团设民运、宣传、演出三个队 相联戏剧、音乐和绘画、摄影艺术行当 民运队、宣传队与政治部民运部、宣传部 共同开展工作,轰轰烈烈,掀起救亡 演出队排练节目,经常战地演出 对推动抗战,产生积极影响 歌曲《新四军军歌》、《打大仗》、《反扫荡》 《我们是战无不胜的铁军》、《怒吼吧长江》 话剧《繁昌之站》、《大时代女性》 小调歌剧《送郎上前线》、《红鼻子》等作品演唱 揭露社会黑暗,谴斥日寇侵略罪行 鼓舞士气旺盛,激发斗志昂扬 绘画作品有中国传统画和油画 题材紧贴现实,表现斗争感染力强 摄影作品镜头聚焦部队带群众 照片中人事物交映烽火,烙下不灭印象 战地服务团团员担负各样任务 不怕困难和危险,勇敢上前方 参与战地勤务,包括战斗动员,疏散群众 救护照顾伤员,看押敌人俘虏,打扫战场 战地服务团团员还遍走山川村庄 同乡亲们交往,帮助解决问题,情深意长 周恩来云岭行,同战地服务团团员 “佑启人文”门前合影,一次宝贵难得照相
修械所 关圣殿
罗里村西面关圣殿或关帝庙 陈氏家族合村民所建,有传说围绕 每当山发洪水,河就淹没村庄田地 因魔蛟作怪作恶,将灾害频闹 故借关圣帝威严而镇住肆虐魔蛟 但殿庙继续供奉,焚香火祈祷 保佑风调雨顺又对忠义崇拜敬仰 挥舞青龙偃月刀,报蜀向汉朝
新四军用作军部修械所,兵工厂分支 修理各种损坏残破枪炮和制造弹药 设备简陋条件差,初无任何机器 仅凭工具由手工完成,困难拦不倒 制作零件重装武器,保障部队战斗 锤敲刀锉等声,交响墙壁标语呼喊口号 抖擞精神鼓干劲,累弯了腰又挺直腰 操忙中有一位事迹显著,杰出代表
修械所带领技工是车间主任吴运铎 抗战时期兵工开拓者,新四军骄傲 出身工人阶级,参加革命队伍 执着追求兵工业,意志百折不挠 生活简单俭朴,工作吃苦耐劳 精心钻研技术,善于运用,富于创造 通过土法上马,自造车床,自造枪支 枪支为步枪,一批批生产往前线调 史沫特莱参观颇感兴趣,拿枪射击 一连三颗子弹洞穿钢板,把拇指翘 为增火力制出马尾子手榴弹、枪榴弹 “两弹”诞生,威力大在战场呼叫 汀潭之战、泾县之战、繁昌之战 炸死炸伤炸怕鬼子,接连战斗奏效 一个顺口溜,赞弹“顶呱呱”真顶用 鬼子遇着就发慌发怵,心惊胆跳 敌人对抗日根据地实行经济封锁 特别是军用物资几乎堵死渠道 火药原料缺乏,取火柴头磷与锅灶烟子 配成火药,火柴需要量大却达不到 便购医药雄黄、硝配制,解决了问题 子弹金属原料也缺乏,又何处去找 需要铜而没铜,想方设法收集铜元(钞) 制出子弹筒,子弹头铅作比较好搞 修理枪炮弹和制造实验爆炸中 前后数次负伤,伤斑遍体大大小小 第二次重伤,左眼失明,左手断了四指 左腿膝盖肉绽见骨,鲜血流淌,疼痛牙咬 但依然顽强坚持工作,不离开岗位 只要活着就不瘫下,将一直干到老 之后随部队到苏北、淮南、淮阴、沂蒙 解放战争到大连,总系着战火燃烧 抗战中又制出定时、踏火等各种地雷 打工事平射炮,可摧毁敌人成群碉堡 第三次重伤,检查射出去哑炮弹发生意外 突然爆炸,左手折腕和残损右腿右脚 新中国成立后,回忆写出自传体小说 《把一切献给党》,成长奋斗,不惜生命可交 影响几代人,尤其以榜样激发青年理想 与苏联《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像兄弟篇拥抱 被誉为“中国保尔”,参加天安门国庆观礼 当选解放前一百位英雄模范之一而光闪辉耀
东南局
中共中央东南局,跟新四军走 安在丁家山村一片宅子,排屋靠山丘 距离罗里村八里,二村都非常幸会 相拥党军两大机关,一份荣光而长留
书记项英在罗里村大夫第,两处来往 穿行野径泥路,或骑马蹄踏或徒步足叩 副书记曾山、饶漱石等居住丁家山村 也去罗里村和奔赴各地,内外忙迭不休
东南局领导新四军和东南各省党的工作 下设组织、宣传、统战、青年、妇女等机构 其中青年部长是陈丕显,妇女部长是李坚贞 秘书长是温仰春,工作开展取得显著成就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国民党白色恐怖 多少党组织活动停止,等待转机而翘首 抗战迅速恢复,并且加以发展和巩固 各级充满生机活力,带领党员继续理想奋斗
贯彻执行中央发展华中战略方针 新四军东进又向北,沉重打击日寇 建立“江抗”、江北、江南指挥部 驰骋大江南北,呼应两淮,激荡神州
努力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和思想建设 纯洁队伍,紧密团结,教育党员做分子优秀 石头尖村举行新四军第一次党代表大会 一个党和军队凝聚浓厚,枪杆听从镰刀锤头
争取改善人民生活,争取人民权利 发动合法政治、经济斗争,提出合理要求 减轻租息和赋役负担,享有自由、民主 扩大党在群众中影响,形象亮照广大眼眸
指导各地新四军办事处,发挥积极作用 号角吹荡中雷厉风行,面对云涌雨骤 动员青年参军补充战场兵员,当征兵站 筹集军用物资供给前线,做后勤助手
江南新四军奉调备移江北,队伍离开皖南 根据地将成为国统区,形势变化令担忧 部署地方活动转向隐蔽,独立自主发展武装 积蓄力量做好潜伏,伺机跃起而注意时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