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前,林纾写小说《荆生》,想借徐树铮将军镇压新文化运动,因此,刘半农和陈独秀、胡适等人不喜欢徐树铮。但刘半农并不赞成采取仇家暗杀的手段,他写道:
我以为暗杀总不是人间应有的事。虽然当初徐将军之杀陆将军,手段也与暗杀相差无几,但若必须要在什么事上都讲起“礼尚往来”来,那就不免冤冤相报,将人间事弄成了一大堆的冤仇的集合。在这种情形之下,我们那里还能有生存的余地?这就是我所以要悼徐将军的重要的,而且是单独的理由了。
徐树铮(1880-1925),北洋皖系军阀。江苏萧县(今安徽)人。“陆将军”指陆建章,北洋军阀,1918年6月,被徐树铮在天津骗杀。
夏天,刘半农主编《世界日报·副刊》,针对青年人不肯读书,而喜欢骂人,刘半农吟诗讽刺,其中提到“过年”。诗云: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秋有蚊虫冬有雪,收拾书包好过年。
三
1934年2月13日,星期二,旧历除夕。中午,陶孟和、傅孟真在欧美同学会请袁守和,约刘半农作陪。袁守和告假九个月,准备到欧美调查图书馆,并采集珍本书。
傅斯年对刘半农说,周叔迦送来敦煌卷子,我请森玉看过,断为赝鼎,即将原物送还叔迦。刘半农只好赔笑,百忙中多此一忙,殊无谓也。周叔迦也不好意思,初四和哥哥周志辅特意到刘半农家拜年。
陈寅恪也在座,刘半农已数月未见他。陈寅恪新作《四声》、《三问》二文,刘半农觉得,其立论大有可商之处,席上,刘半农和他面谈了一二。因为人多不便,刘半农打算他日详细讨论。
因闹除夕,刘半农到夜三时半才睡。市中爆竹声稀稀拉拉,已呈萧条景象。
夏天,刘半农去外地调查方言,染病去世,他打算找机会与陈寅恪详细讨论声调的念头,无法实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