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沁园春·雪 毛泽东 一九三六年二月
吕梁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在这块革命的热土上,到处留下了老一辈革命家的足迹,洒下了无数革命英烈的印记和鲜血。吕梁是红军东征的主战场,红军东征的足迹遍及吕梁13县市。许多重大会议、重大决策、重大战役都与这块热土息息相关。也正是在举世闻名的红军东征期间,毛泽东写下了 《沁园春·雪》,使吕梁这个人杰地灵的地方,更加令人神往。关于这首词的写作时间、地点,曾有多种见解。近来,我们组织专家学者,走访了部分在毛泽东同志身边工作过的老红军、老干部。经多方考证,我们认为这首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千古绝唱确实形成于山西省吕梁老区石楼境内。
A《沁园春·雪》创作时间、地点争议的由来
《沁园春·雪》一词的创作时间、地点一直是众多专家学者关注的课题。普遍认可的时间是1936年2月,写作地点是黄河岸边。关于进一步详尽的时间地点则说法不一。
一种是“陕北说”。认为毛泽东于1936年2月初到达陕北清涧县袁家沟部署东征的准备工作时,面对山野白雪,涌动了诗意,写下了这首千古绝唱。还有说法是,毛泽东在红军东征前(1936年2月20日前后)在黄河岸边写就。
一种是“晋西说”。认为1936年2月21日,毛泽东东渡黄河后,正值大雪纷飞,在一座山头上,远眺北国的风光,胸怀胜利的喜悦,形成了创意,此后在石楼境内写下了这首诗。
还有一种说法,是飞机上之作。起因是1945年10月毛泽东在重庆谈判期间,将这首词抄送给了柳亚子先生,手稿传开后,先后被《新民晚报》和《大公报》刊登。于是,强烈关心毛泽东行动的读者理解成是在飞往重庆的途中写成。这一说法当时就被知情者否认。
B毛泽东渡河时间考证
1936年2月18日,红一方面军司令员彭德怀、政治委员毛泽东下达渡河作战命令。2月20日20时渡河作战开始。
关于毛泽东东渡时间牞大都认可为2月21日。原浙江省人民政府地矿局局长、红军东征时地下党的交通员白乙明回忆说:“2月21日上午,动用了六七只大船将红十五军团的人员、物资渡河后,毛泽东、贺子珍及红军总部机关约50人乘船来到山西省石楼县辛关村。”又说:“毛泽东与中央领导上午到了辛关后没有马上离开,就住在我店里专门等候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同志,周恩来下午到后,就立即在店里开会研究过河后的军事工作。开完会议后,也是2月21日傍晚,毛泽东率总部机关和中央领导同志离开辛关,向义牒方向进发,当晚住义牒镇留村”(中央文献出版社《数风流人物》)。
因白乙明当时公开的职业是开店,亲自接待了毛泽东一行,对时间的记忆应该是比较准确的。曾任东征时渡河司令的周士弟回忆说,毛主席在黄河边指挥红一军团、红十五军团渡过黄河后,就赶到前方,在赴前方之前,他又具体布置了后方工作。他还给杨立三写了一封亲笔信,信中说到“我由义牒镇向石楼前进”(2月21日12时于河口)。另《毛泽东军事年谱》记载毛泽东于1936年2月21日进入山西石楼县东辛关。
可见,毛泽东在1936年2月21日渡河进入石楼是有充分依据的。但有个别老同志回忆说毛主席是在22日或23日渡河的,因当时处于行军途中,记不准是难免的。
C《沁园春·雪》写作时间、地点考证
多数诗人和学者认为这首词写于2月21日以后。颇有代表性的作品有刘兴汉《〈沁园春·雪〉写作时地考证》,盛文廷《〈沁园春·雪〉的写作发表问题》,都认为该词写于1936年2月22日或23日晚。
一些红军将士和老人都记得,2月20日晚至21日确实下过一场雪。
时任渡河先遣队队长的曾思玉将军回忆 “……2月21日10点钟左右,我们看到河口附近辛关渡对岸河边上,这时,雪已经停了。冰封了的黄河,更有一幅奇特的景象……”(曾思玉《踏雪访黄河》《星火燎原》第4集)
在吕梁工作的同志曾走访过一些年长的村民,进一步证实了1936年2月20日晚确实下了一场雪。据石楼小蒜村的一位村民回忆:那年一冬未下雪,正月二十八(2月20日)晚下起了大雪,次日要葬他的姑妈,他们家人早早起来扫雪。
毛泽东20日晚至21日上午正在指挥东征,虽然在陕北遇上了雪,但作词的可能是不大的。
日本学者武田泰浮和竹内经过专门研究,在《诗人毛泽东》一书中认为“《沁园春·雪》是吟咏东征攻入山西省时看到的实景,这是没有错的。但我认为题材不限于此,还应包括内蒙古广阔的北方即北国风光的全景”。
应该说日本学者是不会有地域感情偏见的。
从长征将士的回忆和学者的研究看,这首词确是在石楼写的。
D没有红军东征就不会有《沁园春·雪》
王华主编的《毛泽东走进山西》(中共党史出版社),马连礼主编的《毛泽东诗词史诗论》(山东人民出版社),刘波、杜福增主编的《长征纪实》(人民出版社)等一批著作确认是“红军东征时期在石楼城下写成的《沁园春·雪》”。红军东征时的一位山西省柳林县籍团长王达成回忆说 “在西卫村开会时,人们传开了毛主席的一首诗”。贺清华也回忆“当时渡河后毛泽东很激动地写过一首诗,几乎可以肯定,那就是《沁园春·雪》”。贺清华回忆说,毛泽东在石楼的西卫村主持召开了各军团师以上领导干部会议,提出创建山西抗日根据地及“扩红、筹款、赤化”三大任务。在会上,毛泽东把他的词首次给与会同志看,大家看后很受鼓舞,随后,党中央及时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即晋西会议。这次会议从3月20日到27日,是流动进行的。当会议开到石楼灵泉镇四江村时,参会的同志再次看了这首诗,大家赞不绝口。当时参加会议的有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秦邦宪、王稼祥、邓发、凯丰、张浩、彭德怀、杨尚昆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