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抗日老兵,都是当年国难中的一段历史,记住他们,就是记住民族的历史
201位。这是3年来我在湖南寻访拍摄到的抗日老兵的数量。
“湖南抗战老兵肖像采集计划”开始于2009年,初衷是为这些年事已高,且长时间不被公众认知的卫国士兵留取“遗像”。
有资料显示,在抗战相持阶段,湖南是对日战事最多、最惨烈的正面战场之一。在8年抗战期间,湖南共征募兵员210万。在抗战胜利67年后的今天,湖南目前的抗日老兵仅存500余人(按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团队——“湖南老兵之家”今年8月26日统计)。但他们中部分人现在的处境却不尽人意,有的生活还比较困难。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许多老人刻意回避自己在国民党部队当兵的“历史”,如今“才有点感觉”。当年远征过缅甸,现居住于岳阳市平江县的朱锡纯老人就是其中之一。“北京一家电视台在我这采访了六七天”,“昨天一个广州来的记者就睡在我这……”说话间,老人不断起身,翻出各式出版物给我看。手指敲着一张报纸上自己的特写大照片,朱锡纯问围观的邻居:“你知道这个人是谁吧?”围观者点着头笑。朱锡纯补充说:“这是北京寄来的。”
老人们性格各具。正是秉持有异的生存惯性,让行至迟暮的生命依然饱满。每一个抗日老兵,都是当年国难中的一段历史,记住他们,就是记住民族的历史。
9月上旬, 名为“未曾忘记:湖南抗战老兵肖像展”的摄影展如期在湖南长沙举行。这些当年在正面战场的抗日老兵大都是第一次出现在公众视线里。
参观者中有一些是经历过抗战的耄耋老人,还有当年老兵的后代。他们思绪万千,流着泪静静走过每一张图片。何前贡是出席肖像展的一位抗战老兵,现年86岁的他经历了惨烈的常德会战,而后又在雪峰山战场与侵华日军进行对决。“感谢大家还记得我们。我们已经老了,最大的希望就是大家可以记住这段历史。”他表示。
老兵在抗日战场上的誓死与无畏,让许多年轻人很是感动。有人在留言簿上写到:“安静地端详每一张面孔,沧桑、坚毅、生动。是一份未曾忘却的记忆,是一段硝烟弥漫的岁月,更是一种千年不古的气质!”
“尽管对此类题材和历史并不陌生,但看到这些当年为民族独立作出巨大牺牲的国家功臣正在清贫和孤独中默默老去并凋零,我觉察出一种巨大的疼痛……”一位参观者说。
这样的展览是对保家卫国的一次整理和铭记。面对这些步入弥留之际因柔软而真实的老人,我不敢冒言景仰或悯惜,惟愿与他们长时间静心以对……
李生辉 生于1919年,居住于资兴市七里镇柏树村柑子塘组。决定从军时,他已结婚,但“日本人都打到家门口了,再没心思读书了”。从黄埔军校18期(西安)毕业后,李生辉被分配至国民革命军第九十九军166师496团3营8连,主要在广西河池至南丹一线驻防。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老人在洞庭湖区工作了15年。2012年4月5日,老人亡故。
彭伟光 生于1924年,曾用名彭富忠,现居住于湘乡市月山镇褒忠村。1943年他参加了当地抗日游击自卫队。全国解放后,彭伟光被编入解放军工兵十八团赴朝作战,参加了著名的上甘岭战役,多次负伤。1952年复员后返乡,在家务农至今。2012年6月4日,身患高血压、心脏病的彭伟光老人在堂屋内为人们“演示”在家乡抗日时学会的“六五桩”拳术。
陈惠霞 生于1920年,原籍广东顺德,现居住于湖南师范大学新至善村。1937年,从“广东顺德公立医院”护理科毕业后,陈惠霞在国民政府军政部117后方医院谋得一份护理工作。抗战期间,她过着“女同志不多,药品也不多”的日子。除了在后方医院,陈惠霞在“战时第五儿童保育院”和“滇缅公路医院”都有过工作经历。
张业恒 生于1919年,现居住于郴州市嘉禾县桃源路2号民政局宿舍。1940年,张业恒进入“陆军机械化学校”。1943年,他只身前往印度兰姆伽,在中国驻印军战车第3营3连任准尉助教。1948年10月,在沈阳带领所属部队起义。1951年,张业恒在黑龙江服刑,1962年“保外就医”,返回原籍“接受农村管制”,后落实政策。现张业恒享受离休待遇。
吴淞 生于1922年,现居住于常德市德山乾明寺。1938年,家住长沙化龙池的吴淞,坐筏子渡过湘江去找“税警总团”,在家人并不知情的情况下,穿上了军装。他参加过常德会战、第四次长沙会战、衡阳保卫战。新中国成立后,吴淞因故入狱23年。这对6个子女的影响不小。1996年,74岁的吴淞遁入空门,法名释来空。
王金柱 生于1914年,现居住于长沙县黄花镇黄谷路316号。1929年春,王金柱被“抓壮丁”进了部队。后来他做到团部军械官、师部副官、军械主任……后来随部队撤到台湾,1961年退役。2001年,他以台胞身份返乡居住。如今“难得下一次楼”的王金柱,调侃自己是“以床以房为伍”,“以手代脚”。
黄瑞祥 生于1919年,现居住于湖南省洞口县高沙镇长青村。即使是在平日,老人也会把三枚勋章挂在胸前。熟悉他的当地人说,这是老人在给自己之前受到过不公正对待的“平反”。1938年,他进入国民革命军第六军新22师66团1营重机枪1连。南宁会战后,老人所在的部队被编入中国远征军,进入缅甸。第一次入缅作战失利后,老人走出野人山到达印度兰姆伽。1948年11月,所在的部队解散,他回到家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