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与国际社会的日益接轨,源起于古希腊的“母亲节”从上个世纪末开始逐渐在中国流行开来,越来越多的人慢慢接受了“母亲节”这一概念。在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以各种方式表达对母亲养育之恩的感谢。
其实,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上,孝敬母亲本是我们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爱母教对子女成长的影响之大,有史可鉴,有口皆碑。而子女对母亲的深爱与崇敬,也是刻骨铭心,绵绵如缕。芸芸众生如此,杰出英才亦然,毛泽东的爱母敬母之情,更是感人肺腑,催人泪下。
有资料介绍说,毛泽东的母亲叫文七妹。这个名字被埃德加·斯诺译成“文其美”。然而,如此文雅的名字,并未能改变她大字不识一个的农家妹出身。文七妹15岁从湘乡娘家嫁到湘潭毛家,过着操持家务、莳弄菜园,相夫教子的日子。但她心地善良,为人慷慨厚道,随时愿意接济穷苦人。在她的影响下,少年毛泽东学会了关心、体贴、帮助别人,尤其是穷人。
1918年秋,文七妹身患结核性淋巴炎,曾住娘家治疗。准备离乡赴京谋职的毛泽东,特地觅得一方,抄寄他的舅舅,嘱咐“如法诊治”。次年春,毛泽东在北京大学图书馆任助理员时,接到母亲病重的家信。他立即赶回家乡,把母亲带到省城长沙就医,亲侍汤药。而此时的毛泽东置身在革命洪流,终日奔忙。文七妹病势稍缓,就要返乡,毛泽东又带她和两个弟弟到照相馆合影留念。这年10月,毛泽东正领导学生罢课驱张,突然接到母亲病危的家书。他忧心如焚,匆匆交待后,便领着小弟泽覃赶回韶山冲。谁知待他到家,母亲已入棺两天了。面对幽幽青灯,毛泽东放声恸哭,昼夜守灵。他席地而坐,含悲忍痛写下了414字的《祭母文》,详尽地追述母亲的高风亮节与爱子深情:“吾母高风,首推博爱;远近亲疏,一皆覆载;恺恻慈祥,感动庶常。……洁净之风,传遍戚里。不染一尘,身心表里……病时揽手,酸心结肠;但呼儿辈,各务为良。”
最能体现毛泽东对母亲敬重之情的,是那封他在母亲去世后写给挚友邹蕴真的信。信中说:“世界上有三种人:损人利己的人,利己而不损人的人,损己而利人的人。我的母亲就属于第三种人。”
凄风苦雨隔不断毛泽东对母亲的怀念。1921年春、1925年春夏之交和1927年初,毛泽东先后三次回到韶山冲,都到父母的坟前凭吊过。建国后,1959年6月25日,毛泽东再次回到韶山冲,又一次到父母坟前垂首凭吊。他接过随行人员采来的几束野花,献在父母坟前,深深鞠了一躬。我想,从这些点滴的小事中,我们足可以看出毛泽东对母亲浓厚的爱。他不忘母亲曾为自己付出的点点滴滴,理解母亲的艰辛和不易,知道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他的一片孝心,至今听来仍然令人感动感慨。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羔羊尚有跪乳之恩,人更应该永怀孝心。试想,一个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知道孝敬的人,何谈亲情、友情、手足之情?何谈生活、事业、国家大业?
所以,让我们记住母亲节,记住父母的爱,像毛泽东那样孝敬父母,给他们创造一个充满爱的和谐家庭以安享晚年,这是父母的幸福,也是我们的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