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同志是一位领袖、一位伟人,然而,他也有常人的情感世界,也有父母兄弟、儿女媳婿、三姑六舅、堂亲表戚。他怎样处理和亲友的关系呢?最近阅读《毛泽东家书》,从字里行间的述说中,领略了毛泽东作为人民领袖那种对亲友、乡里的一往情深,更感悟出他处理亲友和社会关系时所表现出的高风亮节。《毛泽东家书》收录的是他的家书,也是他以身作则,入情入理地对亲友故旧提出的严格要求和谆谆教导,更可以作为共产党人正确处理亲友故旧关系的典范和楷模。
譬如,亲友请求作了国家元首和领袖的毛泽东为其“走后门”,谋求分配工作、升学等方便,他们大概觉得这是“一句话”的事情;而毛泽东的处理原则却是:“不宜由我推荐,宜由他自己在人民中有所表现,取得信任,便有机会参加工作”。“升学的事,我不宜向学校写信,能否考取,听凭学校”。
譬如,毛泽东的一些亲属和故旧在家乡发生了不服从地方政府或有关组织管理的现象,大有一些恃势而骄的味道;而毛泽东对其处理的做法是:“任何人,都要同乡里众人一样,服从党与政府的领导,勤耕守法,不应特殊。……如有落后行为,应受批评,不应因为他们是我的亲戚就不批评他们的缺点错误”。
还有,家乡出了全国人民的领袖,地方就很为荣耀,也希望能“沾点光”;而毛泽东的回答是:“自未便单独地照顾少数地方”。
是毛泽东对亲友故旧没有感情么?非也,一本《毛泽东家书》,字里行间处处渗透他的“情”:“因为他们是劳动人民,又是我的亲戚,我是爱他们的”。这是亲情;“寄上三百元给你母亲,以后还可寄一些。”这是友情;“可以常常来信,告我以乡中情形。”这是对乡里的怀念和关心。眷怀之情,跃然纸上。然而,他重情更重义,这义就是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就是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因为我爱他们,我就希望他们进步,勤耕守法,参加互助合作组织,完全和众人一样,不能有任何特殊”。
读《毛泽东家书》,可以深刻感受到一种严于律己的处事原则,很多即使是别人看上去并不算什么的小事,他也一丝不苟,毫不含糊。他用时时处处以身作则的高风亮节,向世人展示了共产党人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这就是把“为最大多数人的最高利益服务”作为“唯一的宗旨”,在处理社会关系时,无论亲疏、远近,无论处世、处事,都要人民至上、一切为公。他这种从严约束亲友故旧,不把公权变私器,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做法,应该是我们治党治国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和毛泽东同志处理与亲友故旧关系的做法相比较,就强烈地反衬出一些人的极端个人主义的处世原则。这些人的做法尽管形形色色,其核心却只有一个,就是一切为私,就是封建的荫亲观念和利欲熏心的等价交换观念。譬如,“一人当官、鸡犬升天”,譬如“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实质就是要用不光彩的手段,为自己和亲友向国家和人民掠取一些不应得的利益。现实生活中一些人亵渎民主,置国法党纪于不顾,滥用职权,唯我独尊,在干部任免和人事安排上搞“近亲繁殖”;甚至搞“家天下”,独断专行,以人划线,顺者上,逆者下;或者搞权钱交易,卖官鬻爵,把国家权力变成谋取私利的资本,把他掌管的单位或部门变成“自家”的大本营。与毛泽东同志的博大胸怀相比,这些人的精神世界显得太渺小、太猥琐了,他们受到人们的鄙视、指责,其甚焉者受到人们的唾弃、反对,理有应得,也是必然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