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工业的条件下,发展工业与农业并重;不能把商品生产同资本主义混为一谈,商品生产同样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要发展商品生产,按价值规律办事;实行按劳分配,反对平均主义和过分悬殊,等等。以及“从一九五八年起,我们就确立了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只要有可能,就发展同世界上任何愿意和我们往来的国家的通商贸易关系”;“搞经济关门是不行的,需要交换”;“世界各国,什么地方有好东西,统统学来”等思想,实际上就是为适应当时情况而提出的关于改革和开放的思想。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的历史阶段,毛泽东在关注进一步进行经济战线革命的同时,更关注如何进行政治和思想战线的革命的问题。他对于此方面的一系列重要论述,都是试图进一步解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什么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如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问题。可能是鉴于苏共二十大及其所造成的后果这一严酷事实,使毛泽东同志在党的八大以后,更多关注党在执政后如何防止党和国家不改变颜色的问题,也可以说是为什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如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一立国之本的问题。从一定意义上讲,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无论是有益的探索还是在探索中出现的错误,这都对以后我们党在新时期逐步形成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的最终确立作出了贡献。
八大后的先行探索为改革开放30年来的飞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正是得益于我们党在八大后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先行探索,得益于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最终形成的党的基本路线,才保证了我国在苏东剧变的巨大冲击下巍然屹立并蓬勃发展。而苏联和照搬苏联模式的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则遭遇灾难或巨大困难。试想,如果没有毛泽东同志及其战友们当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理论的探索和贡献,我们党、国家和民族也完全有可能在上世纪90年代前后巨大的“苏东波”的冲击下,遭受一场巨大的灾难。
历史是不可假设的,但历史却是可以比较的。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可喜成就,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和综合国力的极大提升是举世公认的事实。30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60多倍,GDP平均增长9.7%。现在中国的外汇储备稳居世界第一,粮食、棉花、肉类、钢铁、煤炭、化肥等主要产品的产量在世界上也排在第一位,等等。当然,看到现阶段取得了巨大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还存在不少新的情况和困难,甚至在某些方面面临相当严峻的挑战。实践证明,中国只能走社会主义道路,也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发展中国,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副书记、研究员)
《人民论坛》 (2008-09-16 第31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