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11月16日结束访华行程后,在谈到对中共政治局新常委习近平的看法时,给予高度评价。李光耀说:“在我与他会面的一个小时中,我发现他是一个有想法的人,生命中经历了很多考验和磨难。你知道他有8年的时间下放到农村,在福建18年后才到浙江,然后去上海。所以我会把他归类在曼德拉这一级的人物――有强大的感情自制力,不会让个人的不幸和苦难影响其判断。换句话说,他让人印象深刻。”(11月21日《中国经济网》)
李光耀把习近平归类为“曼德拉人物”,称他“有强大感情自制力”,是真挚而客观的。作为前国家领导人习仲勋之子――习近平的人生经历的确非常坎坷。他的童年、少年,半是阳光,半是阴霾。文化大革命中,习仲勋同志受到审查、关、监护等残酷迫害,14岁的习近平也被打成“反动学生”,遭到折磨。1968年,不满16岁的他决心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去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这一去就是8年,期间他还被“四人帮”关进了所谓的“学习班”半年。在陕北农村,习近平天天跟群众一起干活,和群众打成一片,先后入了团、入了党,然后又当选为大队党支部书记。1975年10月,习近平几经周折,如愿进入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学习。大学毕业后,他先后到国务院办公厅和中央军委办公厅工作。后来,习近平主动要求回地方、下基层锻炼。1982年,他到河北正定县,担任了县委副书记。从河北正定起步,习近平一步一个脚印,一直坚定不移地走到了今天。(见4月7日《山西农民报》)习近平“有强大感情自制力”,正是源于他在艰苦岁月中培植出的坚强信念,源于在实践中的主观努力和修养磨砺。
可见,一个人“有强大感情自制力”,离不开主观的思想改造和道德修养,从而不断拓宽心理容量,学会控制自己的言行。刘少奇同志指出:“在思想、言论、行动上严格地约束自己,特别是对于同当时革命斗争有关的政治思想、言论和行动,用严格的立场和正确的原则来约束自己,除此之外,最好连许多‘小节’(个人生活和态度等)也注意到”。习近平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也因此而赢得人民群众的赞誉和信赖,并让李光耀“印象深刻”。
“有强大感情自制力”,实质是一种能力,也是领导干部基本素质的体现。人的意志往往容易随着条件、环境的改变而改变。领导干部如果没有很强的感情自制力,不能用理智指挥情感,冷静地处理矛盾和问题,往往就可能会因头脑发热,胡乱拍板,给工作造成失误。有鉴于此,各级领导干部都应努力培养和提高感情自制力。这样,才会使自己逐步走向成熟,为事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