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柏坡时期是中国革命最独特、最辉煌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实现实力由弱小变强大、战略由被动转为主动、地位由从属变为主导三个重要转变。“党已经不是小孩子,也不是十几岁的年轻小伙子,而是一个大人了。”(本文全部引述均出自《毛泽东选集》第四卷)这种特定的历史条件,促使井冈山、长征、延安时期党所具有的信念、勇敢、反省、图存的共性,逐一升华为自信、果敢、自省、图强的特性,彰显出中国革命的“制胜基因”,构成了具有重要当代价值的西柏坡精神。
从“信念”到“自信”。从井冈山时期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到延安时期的《论持久战》,均充满了必胜的信念。由于当时党处于从幼年到初步成熟阶段,综合实力较弱,尚未形成鲜明的自信品质。直到西柏坡时期,党的实力显著增强,“成了一个在中国历史上空前强大的党”,信念才逐步升华为自信:“我们是完全能够超越任何障碍和战胜任何困难的,我们的力量是无敌的”;第一次公开提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建立新中国的口号标志着党结束了自成立以来被动挨打的局面、长期以来寄人篱下的地位,成为一个真正独立自主的主体,“我们自己的命运完全应当由我们自己来掌握”,“自信”成为党的鲜明标志。不断的胜利使党成为历史的主导,推进战略反攻、实施《中国土地法大纲》、结束三大战役,凝铸了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坚定自信,“中国人民将要在伟大的解放战争中获得最后胜利,这一点,现在甚至我们的敌人也不怀疑了”。
从“勇敢”到“果敢”。井冈山时期直至解放战争初期,面对强大的敌人,党彰显了不怕艰难困苦、不畏流血牺牲的顽强与勇敢。到了西柏坡时期,党掌握了战争主动权,在进攻态势下和主动进取中勇敢升华为果敢:在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后,党审时度势、果断决策,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拉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抓住战机,及时组织战略决战;面对国民党“划江而治”的图谋,党中央及时决断,明确指出必须全部消灭一切反动势力,将革命进行到底。至此,果敢的革命精神已全面展现。
从“反省”到“自省”。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血的教训让党反省,走上了井冈山;第五次反“围剿”和长征初期的惨痛失败让党反省,实现了遵义会议的转折;延安时期开展了“整风运动”,既是对经验的总结,又是对教训的反省。直至西柏坡时期,反省才升华为自省:党承担了与以往革命高潮不同的历史责任,单独领导了新的革命高潮,要求党更加注重自身建设,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强化自省品质。随着土地改革深入,开展了整党运动。如果说整风运动是基于过去错误的彻底反省,那么整党运动则是在面向未来、走向胜利的情况下党清醒冷静的自我省察和自我教育;这种自省品质也体现在人民解放军开展的新式整军运动,体现在战略反攻情况下颁布“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训令;在全国胜利前夕,毛泽东面对党在未来可能会出现的一些问题居安思危,及时敲响了警钟,提出了“两个务必”,将自省铭刻在每一个共产党人的脑海里。
从“图存”到“图强”。在井冈山、长征、延安时期,面对白色恐怖,尽管胸怀远大理想,但党要优先考虑生存问题。直至西柏坡时期,党逐步摆脱了险境,由图存逐步转向图强:粉碎国民党重点进攻后,党提出了解放全中国的口号;辽沈战役胜利后,党未满足已取得的成绩,向着夺取全国胜利的目标乘势而上;三大战役胜利后,及时发出“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号召,彰显了党不安于现状、奋发图强的精神;在七届二中全会上,面对将从革命党成为执政党的转换,毛泽东同志语重心长、高瞻远瞩,指出“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继而提出了“比帝国主义国家要好些”的建设目标,图强的革命精神鲜明呈现在世人面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