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老照片”,中国共产党不论是在井冈山时期,还是在延安时期,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领导人照相,都是随便一站,根本不讲究“座次”。比如,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府在瑞金成立时拍的照片,作为主席的毛泽东靠边站着,中间是邓发、朱德、任弼时等;在延安召开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政治局成员的合影,毛泽东站在了最左边;1949年,出席政协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的中国共产党代表团合影,毛泽东、刘少奇在第一排两边坐着,周恩来、陈云都在后排边上站着。由此不难看出,在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眼里,照相“座次”只是个形式,民族的独立、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利益才是最重要的。说到底,是真正把自己作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勤务员,而不是把自己当成高高在上的“官老爷”。
反观现在的一些干部,有的职务职级不高,架子往往摆的不小,对这样的干部人们常戏谑为“官不大,僚不小”;有的为人民服务的本事不大,发号施令、颐指气使的口气不小,对这样的干部人们常嗤之为“稻草干部”;有的十分在乎自己的“排名座次”,不管什么场合都讲究与职务职级对应,甚至连平常上楼、走路都要视官位高低而后行,生怕“丢份”、“掉价”或是“惹领导不高兴”,对这样的干部人们常称之为“宫廷干部”,等等。这样的干部往往被群众瞧不起,原因在于他们“官本位”意识太重,没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没有搞清“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
胡锦涛总书记在今年七一重要讲话中告诫全党同志,“我们党除了人民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是指引、评价、检验我们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每一个干部都应当十分清楚,自己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推进党的事业和为人民谋福祉,不能当成个人光宗耀祖、四处摆谱的资本,更不能沦为牟取私利、中饱私囊的私器。
世界观是总开关。一些干部之所以从人民的“功臣”变成“阶下囚”,表面上看是以权谋私、贪污腐败甚至生活腐化,但根源在于其理想信念动摇,革命意志消沉,思想防线崩溃,最终成为权力、金钱、名利、美色的俘虏,在糖弹面前败下阵来,断送了前程,有的还葬送了性命。马克思在青年时代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我们就不会为它的重负所压倒,因为这是为全人类所作的牺牲;那时我们感到的将不是一点点自私而可怜的欢乐,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万人。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因此,领导干部必须打破“官本位”的束缚,摆正心态,不去计较自己的“座次”,而去计较为党和人民做了多少事;不必在乎个人的“排名”,而在乎在群众中留下什么样的口碑;不要苛求官位显赫、飞黄腾达,而应追求“位卑未敢忘国忧”,为党和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干部也只有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这样一来,在我们党的成千上万干部队伍中,就能不断涌现出像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杨善洲、李林森等那样的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我们党的事业就能永远兴旺发达、充满生机与活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就一定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推向前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