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红色精神>>正文
有感于毛泽东“高处不胜寒”
2010-12-31 17:12:24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作者:萃岚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收藏】 E-mail推荐:

    毛泽东是人,不是神,他也有七情六欲,也有“喜怒忧思悲恐惊”。也许有人要问,毛泽东一生最怕啥?有人说他最怕“泪”,也有人说他最怕“血”,也有人说他最怕人“喊救命”,谓之“三怕”。但也有人认为,毛泽东平生最怕孤独,最怕脱离群众,变成孤家寡人。

  众所周知,毛泽东一生最相信群众,最依靠群众,最尊重群众,最亲近群众,同时他也最怕脱离群众。新中国成立以后,走进“红墙深处”的毛泽东,曾经因经常看不到群众感到苦恼和莫名其妙的孤独,颇有 “高处不胜寒”的感觉。

  据毛泽东的贴身卫士李连成回忆,一次他为毛泽东按摩后,以为毛泽东已经睡着,正要离开,一只大而温柔的手突然握住了他的腕部。“别走,你不要走。”毛泽东眼皮只闪了一下,再没有睁开。他小声喃喃:“陪我一会儿,再陪我一会儿吧……”。他从毛泽东微皱的眉毛、颤抖的睫毛,间或抽动一下的嘴角和握牢他不放的大手上,强烈感觉到毛泽东的孤独寂寞和忧伤。

  他有妻子儿女,但是不在一起生活,与他形影不离的只有几名卫士。比较起来,卫士们更像他家里的人,但无法给他家庭中那种天伦之乐,只能照顾他的饮食起居,以便他更好地为党工作、工作、再工作,为人民服务、服务、再服务。他的足迹遍全国。但是,他不能逛街,不能游园,不能随便进电影院,不能随便上百货商店。他是人民的领袖,全国人民都由衷地喊他“万岁”。可是他没有随便见人的自由,处处受到“安全”限制。就连专列上的女服务要见他,也须经卫士同意。

  他的思想活跃,驰骋无羁,却长时间连飞机也不能坐。他想翱翔,但是不能够。他只是个人,他面对的是组织决定。有时,他一句话就能改变中国的历史进程。但同时,他说一百句也求不到去饭馆吃顿饭的自由。他在红墙内讲话地球也会颤动,但是他要随便走出红墙一步却不可能,这一切似乎让人不可思议,偏又是千真万确的客观存在。他曾多次羡慕那些工人、农民、士兵和普通市民的自由自在生活啊!但他终于不得不接受并习惯那种特殊的生活。

  他生活单调不自由,有人在电影和报纸上看到毛泽东在群众中的热烈场面,以为他是自由的,真是“毛泽东在群众中”。其实,那是有组织有安排的,他决不是要去哪儿就能去哪儿。警卫局管、公安部管、中央管,卫士也劝止,说不适合他就不去了。为了安全,中央决定不许他坐飞机。他为此发过多少脾气呀!第一次游长江,也是多次发脾气,把警卫中队的中队长都赶走了,才如愿以偿。但多数时候,他发脾气也没办法。比如他想送客出中南海,警卫人员便要拦住,没有安排是不许他出去的。

  毛泽东总想到群众中去,像普通人一样聊天。事实上不可能。在北戴河时,他一再坚持出去随便走走,安全保卫部门怕他气出毛病,同意了,条件是要戴墨镜和口罩。毛泽东散步,见了农民就想聊天。聊天怎么能戴墨镜口罩啊?毛泽东愤然摘下,扔到一边。农民立刻兴奋高呼:毛主席万岁!这下不得了,群众闻声拥来。于是卫士们便不容分说把他搀着架着拉走了。他发脾气也不行,这是为了保证安全。

  毛泽东坐在专列上,曾那么神往地注视着窗外那普通的农村,普通的农民,普通的农家生活。他吮着下唇,内心的激动是显而易见的。他望望环绕左右的卫士,忽然有了办法,指着远村说:“停,停车!我要去那村子里吃碗红烧肉!”他是想过普通人的生活,可是不能够。卫士长在车上打个电话,立刻就能通知省市领导,下面马上就要全面准备。待毛泽东走去农村讨红烧肉吃时,一切早已作好了安排,能见什么人,不能见什么人;能说什么话,不能说什么活……都作了安排。

  1958年毛泽东参观南开大学和天津大学的校办工厂,出来后正值吃饭时间。毛泽东坚持要去饭馆,便到了长春道的正阳春饭馆。可是毛泽东到窗口望了一眼街景,被对面楼上一位晒衣服的妇女发现了,惊喜叫喊:“毛主席!毛主席万岁!”一声喊过,人群便像潮水一般涌来。附近路口交通瘫痪了,连交通警察也想看一眼毛泽东啊。从上午11点多一直包围到下午5点多。警备区一个排硬把一辆小华沙推进人群,挤到正阳春门口。一群精壮的小伙子好不容易将毛泽东塞进汽车。据卫士讲,在黄鹤楼也出过这么一次事,毛泽东尽管戴着口罩,还是被一位小姑娘认出。以后,每当毛泽东想随便外出到群众中去时,卫士们便用正阳春和黄鹤楼的例子阻止他。久而久之,他逐渐接受了深居简出的生活。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有感于百岁老红军“节约得让人受不了”
·下一篇:共产党人的看家之宝——张思德纪念碑前的随想
·韶山毛泽东图书馆
·武东瑞、王志彬:毛泽东思想的时代价值
·特稿:毛泽东思想的时代价值
·毛泽东在清流林畲“诒燕第”居住时间考证
·毛泽东在四川的一组高清照片首次公开发表——《开国元勋李井泉》画册在人民大会堂首发
·特稿:毛泽东在四川的一组高清照片首次公开发表——《开国元勋李井泉》画册在人民大会
·赵朋洋:毛泽东在四川的一组高清照片首次公开发表——《开国元勋李井泉》画册在人民大
·特稿:毛泽东在四川的一组高清照片首次公开发表——《开国元勋李井泉》画册在人民大会
·特稿:程宸拣漏喜得稀见毛泽东瓷像试验样章(组图)
·程宸拣漏喜得稀见毛泽东瓷像试验样章(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特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红色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曾莹:井冈山开展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行动
特稿:井冈山开展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行动
张继平:情系红军路 瓷绘井冈山——景德镇百名陶艺家
特稿:情系红军路 瓷绘井冈山——景德镇百名陶艺家上
蒋阿平、曾莹:井冈山“乡村大讲堂”讲出幸福好生活
特稿:井冈山“乡村大讲堂”讲出幸福好生活
动车吸烟罚款千元太轻了
沂南县旅游局办公室:沂南县沂蒙红色影视基地凤凰阁
特稿:沂南县沂蒙红色影视基地凤凰阁景点奠基仪式举
马云龙:军民一致筑造钢铁长城
习仲勋会见原中顾委副主任薄一波
解放军厚葬名将张灵甫(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毛泽东称习仲勋:“你比诸葛亮还厉害”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到毛
毛主席“粗话”欣赏
习仲勋与儿子近平、远平
毛主席语录
习仲勋生平年表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纪念堂怀念老人家(组图)
特稿:首都各界隆重纪念毛主席诞辰116周年活动在京
9月9,李讷、毛新宇等来到毛主席纪念堂(组图)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
特稿:参加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集锦(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
特稿:华国锋年年到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组图)
纪念毛主席诞辰114周年 原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特稿:邵华遗体告别仪式(组图)
 
中 国 红 色 旅 游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建议使用分辩率1024*768浏览本站,16位以上颜色,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
冀ICP备05003408号
E-mail:js88@vip.sina.com